护理诊断的国内应用现状论文_徐嘉漪

护理诊断的国内应用现状论文_徐嘉漪

上海市徐汇区妇幼保健所 200030

【摘要】医药卫生学科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学科分级精细化,护理学专业现已成为新的独立学科。本文就护理学的相关语言,护理诊断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护理建议。

【关键词】护理学;护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04-0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护理学专业。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将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这既是对护理学专业的认可,同时也对护理学专业如何建设学科内涵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建立护理学科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基础和知识体系,形成护理学科自己的语言及术语系统即护理标准化语言,才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同协作,并能清晰表达护理专业所特有的观点。

一、护理诊断概述

护理诊断就是目前在国际护理专业上已被普遍应用的NANDA护理诊断、NIC护理措施分类和NOC护理结局分类所使用的术语[1]。它们是由护理标准化语言权威性的研究与发展机构—北美国际护理诊断协会(NANDA-1)所发布。为了提高护理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可见度,NANDA-1对护理问题和护理现象进行命名、定义、描述和分类,以此作为护理人员描述日常工作问题的标准化语言。他们首创性地提出了护理诊断的概念,即“对个人、家庭或社区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临床判断”,并审查、收录和定时更新。最新的护理诊断标准共有13个领域(Domain)、47个类别(Class)、216个诊断名称及编码,有50多个国家的护理人员参与,被翻译为14种语言,被应用于5个护理程序当中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使护理诊断成为全球信息共享中的通用语言。同时,护理诊断使整个护理程序的步骤都在标准化语言体系的涉及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临床护理工作的完整标准形成,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标准化,为护理工作的可测量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效能与效益的可测量性成为可能[2]。其次,现在的护理模式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而护理诊断中的诊断类别绝大多数是针对病人整体功能的护理,有了护理诊断标准语言,护理工作者就能明确工作的重心与焦点,就可体现护理工作者的价值。

二、护理诊断的应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护理诊断伴随着责任制护理、护理程序引进我国,1984年中华护理学会秘书长李学增概括编译“护理诊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护理诊断。1986年、1987年,我国召开了两次全国责任制护理会议,护理诊断的概念得到来自全国各省市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在此后的20年里,全国掀起应用护理诊断的热潮。

但近年来,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临床上基本不提护理诊断。小局面的应用护理诊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或者护理问题相混淆,概念不清晰,照字面翻译,没有真正理解概念及定义;书写不规范;没有针对性;排序不正确。造成上述的原因有很多,如护理诊断相关理论推行的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研究支持、中外文化的差异等;护理诊断在目前来说基本属于停滞彷徨阶段,2002年国家颁布《医疗事故鉴定规章及相关法规》,其中明文规定:护理记录可以被患者复制,由于整体护理病历中护理诊断难以掌握而不确切,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等原因而被取消,某些医院护理记录基本恢复到传统的交接班记录。是否有必要继续应用护理诊断,引起较大的争议。

NANDA护理诊断引入中国后弥补了自身缺陷,但受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限制,护理专业整体受重视程度较低[3]。另外,自上世纪末循证护理传入我国以来,因其讲究在护理实践中遵循科学的依据与原则采取行动,有利于护理向科学化发展而被推行,于是在对循证护理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模式,将取代整体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在中国更好的推广、正确的使用护理诊断这一标准化护理语言,护理同仁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为了提高学生正确进行护理诊断的能力,王位琼等[4]将护理诊断教学应用在《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专业课学习,三个教学阶段,并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学生护理诊断能力的评估。结果发现护理本科阶段进行三阶段延续性护理诊断教学实践具有可行性。陈靖等[5]指出要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能从根本上完善并衔接护理临床与护理教学,使学生尽早适应临床,解决护理教材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学科发展。赵修春等认为导致护理诊断临床应用和教学中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主要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护理诊断的概念不清、我国护理处理的职能与北美国家存在差距及有些护理诊断不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6]。解决的方法应该从我国的临床护理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护理诊断体系。

三、护理诊断的应用意义

护理诊断的应用意义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以病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后,护、患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功能制护理[7][8]。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在护理程序各步骤中,评估是为诊断做准备,诊断正确是科学计划、有效实施的前提,评价是下一程序的开端,故护理诊断是其核心步骤。实质上“护理诊断”有双层含义。从内容来看,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评估资料、确定健康问题的能动性思维过程;论形式,护理诊断是护理对象存在的、需要用护理程序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护理人员描述“人类对健康问题的反应”的一种专业术语[9],是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过程所形成的产物。可以说护理诊断是评判性思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士核心能力之一,核心能力在护理专业及护理人员能力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0]。判断护理是职业还是专业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刘可等[11]认为,护理学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其特有的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系统;只有在护理实践、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系统地贯彻护理程序,才能体现护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综上所述,护理诊断是护理人员在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过程中评判性思维的智慧结晶,是护理的专业性语言。推广和规范应用护理诊断,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教育与科研、确立护理专业的地位、增进护理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应用护理诊断提出以下建议:(1)将护理诊断本土化:由于文化背景、卫生保健系统的差异,导致部分护理诊断的标题或定义特征、相关因素的表述不适合中国国情;(2)教育先行:吸收临床及教育专家共同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来教导临床护理人员及在校护理专业学生;(3)各级卫生系统的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应用护理诊断等护理标准化语言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吴袁剑云.护理结局分类和护理标准化语言[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79-80.

[2] 秦保英,魏金爱,丁珍珠护理诊断分类语言国际新进展及在国内推广应用启示[J].护理研究,2013,27(6):1800 -1802.

[3] 皮雪花.试论推广护理诊断的意义与困难[J].护理学杂志.2008,23(13):75-77.

[4] 王位琼,张洪,许振华,李雪洁,孙晓晖.护理本科阶段护理诊断教学实践探讨[J].护理研究,2014,28(1):114 -115.

[5] 陈靖,丁琳,黄万琪.在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1(32):112 -113.

[6] 赵修春,岑慧红.着眼于我国临床护理实际解决护理诊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护理研究,2012,26(9):2305 -2306.

[7] 曹颖,于艳秋.护士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山西护理杂志,2000,14(2):6061.

[8] 吴美杰,徐明莹,许晓华,等.精神病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之初探[J].护理学杂志,1999,14(1):1416.

[9] 李宁,蒋刚.对护理诊断的重新定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78379.

[10] 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2):102.

[11] 刘可,张美芬,颜君.中国护理专业与专业标准差距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57259.

论文作者:徐嘉漪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护理诊断的国内应用现状论文_徐嘉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