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各国共产党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欧论文,共产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之后,北欧地区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仍存在多个共产党组织。这些党党员数量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尽管它们对北欧各国社会的影响已非常微弱,但仍坚持共产主义信念,顽强地坚持着斗争。
北欧各国大都存在多个共产党组织
北欧各国共产党大多成立于上世纪初。上世纪中期,普遍因内部分歧而多次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或多个小党。如丹麦有丹共、丹麦的共产党、丹共(马列)、丹麦共产主义工人党和共同路线党;芬兰有芬共和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瑞典有瑞典共和瑞典共(马列)革命派;挪威则有挪共和工人共(马列)。
北欧各国属发达国家,尤其是二战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高,中下层群体的生活也有较好保障。因此民众对北欧资本主义现存发展模式的认同感较普遍,求稳怕变的心理较强,另外北欧各国社民党、工党历史悠久,组织系统较为完善,政治影响力强大。在此条件下,北欧各共产党处境一直较为困难,各党党员人数长期以来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整个国家政治中的影响也比较小。
芬兰共产党是1986年4月由原芬共中分裂出来的“少数派”组成的。1990年芬共停止活动并入“左联”后,该党以芬共(团结派)的名义继续开展活动,宣称要继承芬兰共产党的传统。1994年11月决定改称共产党。现有党员6500名,此外,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也有1000名党员。
瑞典左翼党(曾名瑞典共产党)在1948年党员人数曾高达到5.2万,此后党的力量逐渐下降。1967年改名为瑞典左翼党(共产党人)。1990年,该党再次改名,取消党名中的“共产党人”字样。该党虽仍自称是社会主义政党,但实际上已向社会民主党转变,现有党员3000名。
丹麦共产党于1919年成立,1932年进入议会。1945年,丹共参加联合政府,党员曾一度增至5万人。后来党内斗争不断,几经分裂,至1979年,该党在议会大选中失去全部议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党的组织力量进一步削弱,成为一个力量和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小党。丹麦共产党、丹麦的共产党和丹共(马列)共有1000名党员,三党正酝酿合并。此外,丹麦共同路线党也有5000名党员。
挪威共产党在1923年成立之初,有党员1.3万,战后,挪共曾短暂参政,党员人数一度增至1.6万,此后因无力适应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政策失误,其政治影响力日益萎缩,党员人数不断下降,现仅有500名党员。
北欧共产党目前的力量确实与这些党当年最强盛时不可同日而语,各党现在全国议会没有席位,只有少数党在地方议会拥有少量席位和影响。
造成各党力量和影响下降的原因
一、内部分歧引起党的分裂。北欧各国共产党普遍因内部分歧而多次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或多个小党。如丹麦有丹共、丹麦的共产党、丹共(马列)和共同路线党;芬兰有芬共和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瑞典有瑞典共和瑞共(马列)革命派;挪威则有挪共和工人共(马列)。分裂导致本已影响不大的共运力量更加分散,如芬共原是战后欧洲各国共产党中参政时间最长的党,但几经分裂,至90年代初已成为芬兰政坛上一个小党。
二、苏东剧变对共运的冲击。苏联和东欧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对北欧地区共产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各党在国内的地位不断下降,如何走出困境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结构变化造成各党群众基础萎缩,党员队伍老化。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产业部门如钢铁、造船、纺织等逐步萎缩或消失,服务业日益发展,中间阶层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产业工人的队伍日渐缩小,各国党在新兴服务业部门的工作薄弱,造成党的阶级基础大为削弱。一些党虽试图向中间阶层自由职业者开放,但成效并不明显。同时北欧各国共产党在思想方法上长期受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教条主义倾向较重,所提目标及各项主张往往脱离本国实际,难以实现。对国内形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判断失误,造成党的政策与国内实际存在较大距离,因而难以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加之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发展新党员,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对群众失去了吸引力。
四、生存空间受到左右翼政党的挤压。该地区传统上存在着两大政治势力——社民党和保守政党,各国共产党或因受保守政党的打压和限制,仅能勉强维持生存,或因被迫依附于社民党而难以发展。共产党和社民党(或工党)同产生于工人运动之中,长期以来两党一直争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社民党在工人中的影响逐渐占上风,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逐步减小。社民党在北欧国家长期处于执政地位,把持工会,使共产党很难在工会及广大工人中站稳脚跟。此外,80年代以来,主张环保的绿党在北欧各国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走了共产党的部分支持者。
五、活动经费不足。北欧各国共产党实力比较小,在国内的影响也不大,因而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从事大量的政治活动,这也客观上限制了北欧共产党的影响力。
困境中坚持理想和调整政策
苏东剧变后,右翼政党及其追随者在国际上掀起反共逆流,一些左翼性质的政党纷纷更名、更改党纲,与共产党的历史“划清界限”。在瑞典,当左翼党(共产党人)决定去掉党名中的“共产党人”称谓时,瑞典工人党(共产党人)则在此时更名为共产党,并强调指出,“左翼党1990年取消党名中的‘共产党人’,标志该党彻底脱离了共产主义的思想传统。如今,工人党愿接过瑞典共这一名称,并以此为起点,总结历史经验,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重建和壮大共产党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朝着社会主义的未来继续前进”。在芬兰,在原芬共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并决定加入左翼联盟后,芬共(团结派)向当局重新以芬兰共产党名义注册登记,恢复芬共在芬兰的存在。
在总结苏东剧变及本国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各党修订并调整了国内政策。在党纲中,各党不再沿袭过去的一些传统提法,如不再坚持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也不再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等主张。对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有状况的分析比以前较为具体,不再笼统地用“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等提法。在保留实现社会主义最高纲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现党的最低纲领,提出了更加务实、符合底层群众利益的主张。如芬共提出了“缩短工时行动纲领”;主张维护社会福利,要求银行和主要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集体管理和分配工作成果;要求建立一个没有金钱势力、没有失业、没有不平等、没有环境与战争威胁的芬兰与世界。苏东剧变后,瑞典共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加强世界上一切为维护和平与缓和、争取经济和社会进步、争取社会主义的力量之间的团结;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争取充分就业,改善社会环境等。随着形势的变化,瑞典共更加注重国内实际问题。在国内政策上,瑞典共提出将重要公共资源国有化;强化对资本和高收入者征税;争取男女同工同酬;提高福利待遇等要求。在对外政策上,要求瑞退出欧盟,反对瑞典加入北约,反对政府支持美在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以及中东的政策。
芬共、瑞典共、挪共、挪工人共及丹麦各共产党组织等除了保留以前所办报刊、杂志甚至简易电台等作为宣传手段之外,目前大多建立了党的宣传网站,在网上展开宣传、讨论和对话等各种活动,试图扩大党的影响力。
总之,北欧各国共产党目前虽组织力量弱小,却仍坚持建党初期的奋斗目标,只是在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上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进行了调整。有一些党也认识到应联合起来以壮大斗争力量,如丹麦的三个共产党组织将于近期进行合并,它们的行动势必会对北欧其他共产党产生影响。在北欧有可能出现共产党组织在分裂多年之后走向合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