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能源-电气,其工程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在电气工程中有重要地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动态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有力保证。该技术通过对系统和先进设备的控制利用将人工操作中出现的种种不足规避,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研究
有比较强专业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如电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综合于一身,将这项技术的要求特点牢固掌握并将研发该技术的力度加强,才能有效促进电气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一、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和特点
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设计原则是最大程度将生产工艺和产品实现的要求借助该技术满足,同时对高效和经济原则进行兼顾。自动化技术的控制系统将计算机作为核心,通过组合软硬件得到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系统控制管理,自动对接每个功能模块的衔接,使自动化设计要求最大限度的得以满足。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一)该技术在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发电厂的分散监控系统一般以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对发电厂运行和生产环节进行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分散监控自动化系统由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工作站等组成,过程控制单元分析处理生产单元的各种信号并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控,同时对关联参数监测与接收,例如对全局24小时监测电网、电网网点运行状况是否良好进行高清检测。该单元可将出现的故障准确并迅速排查,执行机构管理的数据驱动则以直接将监测结果输出,最大化发电厂的分散控制价值和分散作用。分散测控系统在发电厂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监控、检测整个发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将人工巡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并使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将发电站稳定供电存在的风险隐患减少,使电气工程能够稳定持续的顺利发展。
(二)电网调度技术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控制电网调度的各种自动化系统和相关服务器来实现,自动化技术和该类系统设计往往借助三种方式:首先利用经济调度技术使电网能够在实际中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其次自动化系统相关负荷对自动化预测往往利用各种生产信息、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达成;最后利用显示相关电气装置数据及时确定、排查相关电网系统中发生的故障。
(三)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在电气工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负责对相关电气设备稳定可靠运行驱动和电能调度,有较大规模的变电站进行动态监控时无法离开大量人力,致使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被人为因素影响。此时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还能够避免人工操作导致的误差。同时变电站管理人员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加大实时监督变电站工作的力度,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对变电站实际运行时出现的问题发现并及时制定应用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提高工作安全性同时大力推进电气工程的顺利进行。该技术伴随不断发展的电力行业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相关技术不断完善成熟,多数地区变电站逐渐转变为无人监控,这也说明通过优化更新变电站自动化工作使人力资源投入降低,并将整体电气工程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电气设计的优化
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可将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当前社会生产的使用需求更好的满足,并将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水平提升。将电气设计进行优化可使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加快,其性能的充分发挥得以促进。设计人员应根据诸多设计影响因素和环境的各种特点全面详细的了解,通过相互学习沟通按照环境及性能要求将每个细节进行优化,从而使电气设计的质量提高。在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得到满足时为使经济收益得以促进将生产成本减少,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使工作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在监控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电机系统远程监控对各个区域、空间电气设备进行掌控主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控制,这样可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受到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干扰避免,同时将监控系统的工作能力提升并对工程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进行有效处理,使电气系统的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集中监控对工程中全部设备的管理控制借助监控系统使用简单方法实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应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应用系统运行合适的自动化监控手段,使工程运行效率全面提升。
三、其他方面的应用
3.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阶段的工程数据采集主要包括被动采集和主动采集两种,前者需要在收到具体指令后回传数据,而后者直接面对数据,主动、适时地完成数据采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通过触发机制实现电力数据的远程监视,控制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设备操作。它结合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多维动态监控系统,抓取必要数据后进行分析,区分不同设备和模块,设置不同的对象情景和操作。它提高了电力系统响应速度,主要应用于自动化实时监控中,在供电工作中发挥作用明显。
3.2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需要借助外部仪器与控制设备,形成多向、串行的较为全面的信息收集网络,可以实现数字通信、远程控制和复杂计算等功能,逐渐成为电力自动化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现场总线技术使用方式简单,它通过智能搜集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后借助数据模型,在中央数据库即总服务器中实时处理,经过预设程序计算,在控制面板上显示控制指令,完成信息调度等自动化管理。
3.3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出现补偿异常时,电力工程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其低压补偿技术主要运用了自动化补偿法,它通过闭环控制,根据电力运行中的实时压力,进行相应的动态调节和补偿。既能有效规避电力工程运行中补偿失效的情况,又能完美的解决补偿过多等其他问题。
3.4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是指在继电器或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实现各单元和组件的通信互连。它通过网络拓展和重组,充分协调负载元器件进行电子交换,使其具有抗干扰和畅通信的特征,提高了系统集成性,方便电力系统数据采集、控制和实时操作。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全时全域控制,提高了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未来的企业发展应在全面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计算机技术,提升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强化软件的数据捕捉与处理功能,不断完善测算技术的实际应用性。同时,需要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精准掌握现场线路铺设,实时更新监控系统数据,避免在系统运行出现报错时无法及时定位排障,影响电力工程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均以渗入,将电气工程控制电的能力有效提升,快速推进其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电气工程应将该技术的应用广度及深度进一步扩展,才能使电气自动化的潜力真正发挥,促进电气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骊臣.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106.
[2]张立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65+140.
[3]孔石头.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85.
[4]支忠山.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180.
[5]张茂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6):223.
论文作者:邵淑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