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54例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是27例。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应用法莫替丁,在治疗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胃炎;奥美拉唑;硫糖铝;临床疗效
急性出血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临床症状是胃黏膜出血以及水肿,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危害性较大,因此,胃炎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出血时需立即给予其准确药物治疗,但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用药多种多样,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成为了临床用药难题之一。本文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的临床疗效,我院对54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7)。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7例,女性例数为10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8.58±4.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6例,女性例数为11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8.03±5.02)岁。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1.2方法
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应用法莫替丁治疗:将40mg法莫替丁溶解于适量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给药5天为一疗程;
在治疗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奥美拉唑一次服用20mg,1天2次;硫糖铝一次服用1g,1天3次。服用方式是于餐前嚼服。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54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对比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经对应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反应在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用药依从性较好,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急性胃出血胃炎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诱发其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外源性致病因素和内源性致病因素[1],其中饮食、药物、喝酒等均属于外源性致病因素,应激性溃疡、肝病、肾病、颅脑疾病均属于内源性致病因素。当患者发病时,易出现恶心、呕血、上腹部不适感以及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因此,在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需考虑其是否为急性胃出血胃炎[2],并进行确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胃出血胃炎的药物很多,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硫糖铝等。法莫替丁是一种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形成的H2受体阻断剂[3],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以及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奥美拉唑可以通过抑制壁细胞质子泵进而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以达到降低胃内胃酸的临床目的,作用时间长、耐受性好;硫糖铝可以对患者的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胃糜烂部位快速愈合。据相关文献报道,将奥美拉唑与硫糖铝联合使用可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9%,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07%,同样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说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
综上所述,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覃桂聪,黄璐.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3):329-331.
[2]黄金红.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8):19-20.
[3]饶平.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3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5):1032-1033.
论文作者:李晓蕾1,艾纯芳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患者论文; 胃炎论文; 血性论文; 奥美论文; 例数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