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美贸易摩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美论文,摩擦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具体涵义即指在双方的贸易关系中,由于日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美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贸易冲突和争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曾出现巨额的顺差,几乎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比如1946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7.4%和74.8%。但是,从60年代中期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①而且是每况愈下,相反,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急剧增加。1965年,日本方面的顺差仅为4.4亿美元,到1969年就达到15.6亿美元,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的顺差再次出现新高潮,从1976年的38.7亿美元增加到1984年的35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之快、增加数额之大是资本主义贸易史上所罕见的,由此使日美贸易间的摩擦愈演愈烈。根据一些日本学者的研究,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收支如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就会同主要的贸易伙伴发生“激烈摩擦”,要是超过2.0%,就会引起对方的“报复措施”。1985年,日本的外贸顺差为560亿美元,经常项目收支黑字为493亿美元,其国际经常收支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6%;翌年,日本的外贸顺差再次增为897亿美元,经常收支盈余达937.62亿美元,后者在国民生产总值(19585亿美元)中占到4.78%(三项数字均含有美元大幅度贬值和日元大幅度升值的水分),虽然尚未达到英国1871年创纪录的5.7%,但与美国1917-1921年间4.1%的高峰和1957年的3.9%的水平相比,则已遥遥领先。根据这一尺度,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黑字早已大大超过了引发贸易伙伴“激烈摩擦”和“报复措施”的数值,因此将日美之间称为“贸易摩擦”甚或“贸易大战”,是不为过的。迄今为止,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过了多个回合,其基本情形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日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特点是:(1)涉及的对象商品由低级向高级,即向高附加值化发展;(2)美国对日本的要求从控制出口逐步发展到开放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3)由单项商品和政策制度的摩擦扩展和延伸到全面摩擦;(4)每个轮回均以美国提出要求为始,而由日本作出某些让步告终。
表1 日美贸易摩擦的历程
时间 摩擦内容
1956年实施纺织品出口的“自主限额”;
1957年签订日美纺织品协定;
1968年美国国内掀起立法运动,限制日本钢铁的进口;
1969年日本第一次“自主”限制本国钢铁的出口;
1970年日美进行纺织品贸易谈判;
1972年日美签订纺织品协定;
1976年日本再次“自主”限额向美国出口特殊钢材;
1977年日本作出决定,“自主”限制彩色电视机的出口;
1978年开始实施trigger价格制度;半导体领域内出现日本企业的“间
谍事件”;日美农产品贸易谈判宣告结束;
1979年美国加强对日产汽车的进口限制;日本电视机全面中止向美国
的出口;
1981年日本“自主”限额向美国出口轿车;
1982年日美贸易摩擦进入尖端技术领域;发生日本企业在IBM中的
“间谍事件”;trigger价格制度中止实行;OECD工业委员
会缺席有关半导体贸易的章程;
1983年日本继续执行向美国出口汽车的“自主”限额政策;
1986年日美签定半导体协定;
1987年美国对日实行经济制裁;出现“东芝机械事件”,美国为此中
断进口东芝机械产品,该公司将减少2500亿日元的出口。
资料来源:〔日〕《21世纪展望》,1987年7月,第34页
日本和美国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贸易摩擦,而且摩擦的程度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激化,对此国内外学术界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客观规律和发展战略等深层次上的原因,也有贸易政策等表象化的因素,具体地说就是:
第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在战后初期曾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1948年,它的工业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54.6%,创历史最高纪录,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2.4%,黄金储备则为世界的74.5%。然而自60年代中后期之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便开始相对下降,1968年,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到14.6%,两年之后,其工业产值所占份额也已减少到37.8%,因此,美国国内有关自身是否衰落的讨论可谓一浪高过一浪。②而与此同时,西欧尤其是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则呈明显上升态势。日本不仅在工业生产上与美国缩小了差距,而且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家总资产和资本输出方面也赶上并超过了美国,使日美之间从以前恭顺的主从关系变成了现在分庭抗礼的竞争关系。这个过程的变换,一方面加速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出口竞争能力的萎缩,③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日本出口的扩大和出口商品构成的升级换代。比如,日本的纺织品贸易和钢铁贸易分别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出现较大幅度的顺差,而同期美国的纺织品贸易和钢铁贸易则先后转为逆差;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末期日本的汽车贸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贸易先后转为顺差,而美国在这两方面的贸易和国际竞争力则节节退让。可见,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此处即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和日本地位的相对上升,是日美之间贸易摩擦产生和升级的基本原因。
第二,日本经济发展战略和贸易结构特殊性的作用。前文已述,日本战后以来实行的主要是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加之其独特的国情,其经济属于典型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其贸易结构则属于典型的垂直分工型结构,即一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原材料和农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则大量出口各种工业制成品。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各种工业原料进口在日本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为60%左右,而同期各类工业制成品在其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则高达85-90%左右。④一般地说,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等机电产品的所得弹性值(世界市场的需求增加率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之比)较高,而原材料和农产品的所得弹性值普遍偏低。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的估算,在1975年至1988年期间,日本的出口所得弹性值(出口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为1.66%,分别为美国和原联邦德国的2.7倍和1.7倍,而同期日本的进口弹性值(进口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却只有0.766,分别相当于美国和原联邦德国的1/3和1/2。日本在出口与进口商品上的一高一低,与美国在出口与进口商品上的一低一高,正好相反,自然也就加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收支差距。另外,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主要市场为发达国家,而能源等初级产品的供应地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因此日本的“垂直型”贸易结构还造成了其对外贸易收支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即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之间容易出现顺差,而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石油输出国之间容易出现逆差。比如1989年,日本在对美国和欧共体分别存在494亿美元和188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同时,却与东盟(不含新加坡)国家之间有约35亿美元的逆差。
第三,低工资成本的推动。日本的商品出口竞争能力之所以高于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除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先进技术的大量引进和有效的经营管理等因素以外,工资成本较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低工资、高积累是日本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之一。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虽然工人的工资和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日本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下面的表2就分别反映了日本国内人民对其生活水平的反映和国际上工资水平的相互比较。
表2 日本工资水平的国际比较(制造业工人平均每小时工作报酬)
资料来源:〔日〕通产省:《90年代的通产政策展望》,1990年8月,第324页。
从表中可看出,即使是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之后,日本按购买力计算的工资水平也要大大低于西方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事实成为日本扩大商品出口、增加贸易顺差进而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动力之一。故此,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藤诚曾经评价道:“仅仅将贸易摩擦问题看作是日本和各发达工业国(特别是美国)围绕着贸易收支不平衡而展开的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水平式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争论焦点,恐怕是不够全面的。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体制的结构性根源之一,还在于转换到出口主导型轨道上来之后的日本经济内部的企业与工人之间的一种垂直型生产关系动向之中。”⑤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经济学家把提高工资作为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办法之一。⑥
最后,日本对国内市场采取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为了保护国内市场,鼓励增加出口,采用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限制措施,比如,利用进口配额对进口进行直接限制;推迟实行贸易自由化;在实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加强非关税壁垒;等等。进入80年代后,迫于国际压力,日本虽然在减少限制进口商品种类和降低关税税率等方面已经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接近,但是仍有种种非关税壁垒手段的存在。据美国众议院能源委员会监督调查小组公布的关于不公正贸易交易报告,日本设置的进口贸易障碍约占全世界所有国家存在的障碍总数的9.6%,占发达国家同类障碍总数的21.7%。日本方面对外国工业品规格的限定、动植物检疫和进口手段的繁琐规定,以及市场经销制度和排外性的销售系统,都仍构成美国商品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障碍。
总之,日美贸易摩擦是双向的,既有美国方面的原因,也有日本方面的原因,那种把所有责任推向美国,⑦或者把所有责任推向日本⑧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
签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重,日本和美国这些年来都在寻求一种双方能够接受的折衷解决方案。1990年7月,经过5个轮回和数次的磋商谈判,两国之间终于达成了一项日美结构问题调整协议,在协议中,美方在六个领域(储蓄投资方式、土地利用政策、流通体制、价格形成体制、企业系列化问题和排它性的商业惯例)向日方提出了改善要求,同时,日方也在七个领域(储蓄投资方式、企业投资活动、企业行为、政府限制、研究开发、振兴出口和劳动者训练及教育)向美方提出了变通要求。不应否认,这个协议将对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是它是否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则大可值得怀疑。因为日美贸易摩擦问题并非一些表面性现象所致,它的深层原因在于美日之间消长起落的实力对比和日本根植国情的贸易立国战略,所以,只要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存在,只要日本的基本国情得不到根本改变,一切指望圆满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方案都将归于徒劳。
与美国以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长期存在和不断激化,将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首先,它会使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被进一步孤立,从而影响日本走向国际大国的进程。其次,贸易摩擦达到一定程度,将会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日元的升值,1985年和1986年,日本已经经受了一次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冲击。1993年随着日本不见减少的巨额外贸出超和欧洲货币体系的混乱,冲击波再度掀起,8月17日,东京外汇市场传出重要新闻:日元对美元的比价达到100.40:1的最高历史纪录!日本政府首脑当天表示,政府最晚将于秋季制订一项紧急对策,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日元升值带来的进口获益的还原;二是放宽进口限制,调整内外价格差;三是通过优惠贷款等措施,帮助应变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效果,我们还将拭目以待。退一步说,即使这次日本仍能象上次一样,渡过难关,那么以后呢?看来,由贸易摩擦等原因造成的后果将使日本“茫茫苦海无尽期”。最后,贸易摩擦的长期存在和升级,通过推动日元升值,将使日本汽车和家电等出口比重大的行业遭受重大损失,它们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将不得不压缩设备投资,裁减人员,进一步扩大在海外的生产,这样一来则会使日本失业人口增加,加剧产业空心化,从而影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摆脱贸易摩擦→日元升值→产业空心化→经济发展受阻的怪圈,将是日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难题。
注释:
①1954年8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在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说:“我坦率地告诉吉田首相,日本别指望找到庞大的美国市场,因为日本人不能生产我们需要的东西。日本的出口商品须另谋出路。”看来这位杜勒斯先生未免过于自负和傲慢了。
②据美国政治学家S·亨廷顿的划分,有关美国衰落的争论已经历了五个轮回(参见所著《美国——衰落还是复兴?》,载[美]《外文》杂志1988年至1989年冬季号,第95页)。在最近一次由美国历史学家P·肯尼迪发起的大辩论中,就连强硬反对派者也不得不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国衰落这一无情事实的无奈。比如J·奈就曾告诫人们说:“那种认为美国应该在世界总产量或世界力量中永远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不理智且有悖历史规律的。1945年以来,美国的力量明显下降,即使这种衰落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在某些方面继续衰落也是自然而然的,美国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适当反应不应建立在对美国力量的夸大的基础之上。”(《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另一代表人物H·诺也无奈地表白:“70年代美国的实力已经衰退,本书的解释并不打算否认这点。”(《美国衰落的神话》,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③有一个极生动的事例很能说明美国这方面的问题。据说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曾文质彬彬地对美国前总统里根作了让步,答应呼吁日本人多买美国货。中曾根要求日本人每年购买100美元的洋货,他还亲自发布日本人应多买的外国货单,包括一些日本极少使用的舶来品。日本政府提倡多买洋货的宣传电影在东京放映时,引起了观众的哄堂大笑。它呼吁日本人购买外国(主要是美国)制造的让猫进出的门框、儿童用的橡皮弹簧垫和胡萝卜手擦器,以减少500亿美元的外贸顺差。日本贸易当局劝导人们多买舶来品而精心发动的宣传和运动,结果在一般人心目中,使包括美国货物在内的洋货成为笑料,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在这个事例中,固然隐含了日本方面的计谋,但是它所反映出来的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出口商品面临的窘境却是不可小视的。
④参见马成三:《日本对外贸易概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221页。
⑤见其所著:《世界经济当中的日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⑥参见[日]小岛清:《日美经济摩擦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世界经济译丛》1986年6期。
⑦比如美国经济学家J·格雷森和K·奥德尔在他们合著的《对美国企业:两分钟的警告》一书中,认为日美摩擦的主要原因在美国自己而非日本方面。日本自民党众议员石原慎太郎则极而论之,认为“日美不和与摩擦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人抱有顽固的人种偏见。”(见他与盛田昭夫合著:《日本可以说“不”》,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⑧如美国经济学家E·林肯于1990年出版了题为《日本实行不公平贸易》的著作,强烈指责日本在美日双边贸易中,一方面极力扩大对美的出口,另一方面则采取种种手段阻碍产品进口,封锁本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