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论文_丁文超

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论文_丁文超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企业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使企业信息得到合理的保存和快速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这种崭新的管理模式,企业能将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更好的发挥出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传统管理模式下业务流程多、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策略

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企业管理信息化即把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固化于信息系统,并将这些资源有效应用于企业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企业管理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采购管理信息化、营销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内容。企业管理信息化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完成工作的执行、调整、决策和预测。因此,一个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成本投入,加快科技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企业管理的全部流程、标准、制度等深入细化,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管理、生产实现自动化,把标准强化到企业经营的细节中去。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把流程、职责、权限、指标等各方面都深刻的规范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来。原本很多不合理的企业经营过程,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需要重新的设计,直到符合流程的要求;原本很多不清楚的核算、审批,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细化到个人;原本很多含糊不清的事情,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都必须明确职责,明确数据指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的科学化决策;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给企业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使企业更快速、更准确的得到先进的经验和成果。

2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企业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其建立过程非常草率,并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和专业的分析,甚至对MRP(财务管理软件或制造资源计)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原理不甚了解,这样的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不能将企业的信息充分利用,不仅无法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反而浪费了资源和经费。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不仅是开发相关管理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更要随着信息化管理重组业务流程、改变组织结构,可以说是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因此部分员工会担心损伤自身利益,并对此采取抵触态度。这种现象阻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

2.2 管理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量的企业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内部管理系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企业近年来高速发展,经济效益上去了,但是管理并没有跟上,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没有固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急于建设信息化系统,实施ERP,结果会适得其反。ERP系统的实施复杂度大,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涉及面相当广,其中包括供应、财务、生产、销售等。原本随意的管理方式一下子受到约束,很可能造成员工和客户的不适应,影响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对企业的供应、销售等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客户流失。此外,企业管理的随意性大,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这就可能造成执行力度不到位,企业管理信息化流于形式,最后不得不放弃信息化管理。

2.3 投入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占总资产的百分比远低于西方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在中小型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信息化管理需要购买相应设施,引进先进技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期仍然需要软件的二次开发、系统维护和设备更新。部分企业将信息化建设当成一次性建设,省去了后期维护,随着软硬件资源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系统必然落后,从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

2.4 专业人才欠缺

调查显示,80%企业认为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高水平管理队伍的支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观念,丰富的管理经验,还需要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信息化管理系统涉及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各种单项管理子系统,各系统之间又需要相应接口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和各部分的交流,技术人员如果缺乏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很难将信息系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信息安全问题

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企业的经营信息以纸质文件的方式存放于各部门,即使发生信息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也不会非常大,易于恢复数据。但是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各种信息依存于内部网络系统,虽然提高了传递信息的效率,但是一旦信息被窃取或者破坏,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破坏者可能通过病毒入侵、黑客攻击或者利用内部管理的安全漏洞窃取和破坏信息。

3 推进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3.1 首先可以发挥政府的强大影响力

技术方面,政府可以投入部分资金和人力,用于管理软件的开发及硬件的研究,同时鼓励信息化方面的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在国企方面,政府可以将国企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列入业绩考核的范围,从而增加企业管理层的动力。对于私企,政府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鼓励机制,引导私企管理的信息化。此外,政府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力宣传也会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3.2 培养和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期间需要不断完善和维护,因此需要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强化员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的技能,用交流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增加员工积极性,同时引进高水平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内部要为信息化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包括提高待遇,改善福利等,吸引信息化人才。同时,应加强信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建立企业信息文化,减少信息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3.3 避免盲目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开始之前,应该先明确企业自身的状况及对信息化的需求,对企业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安排,購买企业适合的信息化设备,采用切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化软件。例如,大型企业的规模庞大,其业务规模、信息量也很大,因此需要更加复杂的信息化管理结构。而中小型规模较小,企业业务灵活,信息量小,容易实现信息同步,宜采用更加简洁实用的信息化结构。

信息化建设不可急于求成。首先要打好基础,做好原始信息资料录入的工作,完善的信息资料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建立企业内部网络,根据企业内部结构建立子网,加强各部分网络的联系。在企业内网建设达到一定成效之后,可以着手企业内外一体化网的建设,包括与合作伙伴、客户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渗透到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方面。同时,要定期研究分析企业现状,以及当前信息化系统产生的效益,不断改进信息化系统。

3.4 增强管理基础,健全企业制度

信息化系统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管理基础的支持。中小型企业不能一味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管理机制也要相应跟上,不能以一种毫无章法的方式管理企业。企业管理随意度过高,一些信息化系统就难以合理地应用于管理中。应使员工、合作方、供应方等都能够遵守相应的规则,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做好铺垫。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考虑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系统。

3.5 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

国内并不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他们往往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有的甚至跨国发展,信息化管理在这些企业中是不可或缺的。海尔集团是在我国制造业之中实现信息化较早的企业,也是信息化建设比较成功的例子。其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以訂单信息流为中心,从而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每个订单在网上发布的同时,所有部门都可以看到与这一订单有关的数据,每个部门可以及时针对该订单做好相应的工作。其成功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供应链成本、闲置物资,减少了仓库面积和库存资金,物流中心的吞吐量大大增加,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4 结语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传统的人为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决策,而信息化系统通过资源整合,信息的数据化,使决策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使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有着更为科学和稳定的依据。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充分,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高水平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匮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经验总结;不能光靠先进的设备和软件,需要改变管理思想和完善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申玉红.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7,(10):147-148.

[2]刘欣.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1+3.

[3]艾晨.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118-119.

[4]杨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216.

作者简介:丁文超,身份证号码:3305221992****2951。

论文作者:丁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论文_丁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