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又超脱”-从儒道人生哲学汲取现代“成人”教育之道论文

“严肃又超脱”-从儒道人生哲学汲取现代“成人”教育之道论文

【文化与教育】

“严肃又超脱”
——从儒道人生哲学汲取现代“成人”教育之道

王 佳

摘 要 “成人”是我国教育传承自古的目标。教育要促成个体的成长、人格的完善,根本是解决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儒道哲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有其完整体系。本文分别从人性论、人与社会关系论、人生态度论和人生境界论四方面进行对比阐释,揭示二者独特的“成人”之道,从互补融通角度讨论儒道哲学对现代“成人”教育的适应性。

关键词 “成人”教育;儒道人生哲学;互补;融通

“成人”,指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年龄长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成人”,只有具备了自觉道德意识和知识、思维能力,再施以教化,才具备成人的德行。冯友兰说:“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才真正是从中国的国风养出来底人,才真正是‘中国人’。”[1]因此,“成人”必是中国文化培育出来的人,应从儒道两家的人格养成之道中汲取营养。本文试从人性论、人与社会关系论、人生态度论和人生境界论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儒道人生哲学,探讨现代社会“严肃又超脱”的成人教育内涵。

一、儒道人生哲学的四元构成

(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首先要把握何为人、即人的本质问题。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孔子主张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开放式观念,到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主张,总体上是以性善为中心的。儒家虽承认人有自然属性,但更张扬人的社会属性。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因此,孔子围绕人与人的关系确立道德规范(五伦),建立了“仁”学的基础,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似有共通处。

与儒家注重社会性不同,道家注重自然性。人的生命来源于“道”,所以人的本性取决于“道”的本性,而“道法自然”,因此人道也要法自然,固守天道赋予之德性。道家多用“真”“朴”来说明生命的德性:“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朴”是一种浑然未分的状态,都指未经雕琢而保有的本然状态。因此,抱朴守真才是生命完成的路径,一切人为矫饰、违背自然天性的行为都会对生命造成戕害。伯乐善治马却几乎将马治死,倏与忽为混沌凿七窍却害死了混沌,都强调天道无为、人性自然,反对人为对自然的改变。

(二)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人怎样发挥自己的本性,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找到适当的位置,是儒道两家都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儒家认为人生活在人伦世界中,人的价值实质也即人伦世界的价值,因而只能在人伦世界中对象化、客体化自身才能实现主体人格。孔子在回答子路怎么做一个君子的问题时,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自我完善要通过发挥在社群中的作用来实现。孔子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3],其核心是爱人。爱人的起点是“亲亲”,再推广到“泛爱众”,前者合乎天性,后者合乎人道。爱人与自爱相互启发,“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的“忠”与消极的“恕”,构成了爱人的两面,背后的逻辑都是由己推人。

美国FATCA的CAA,虽然形式上是双边的对等协议,但实质上主要是向美国单向交换信息,很不公平。美国以推进FATCA为理由,至今未签署,也未承诺执行AEOI的CRS MCAA。美国在受益所有人审查和登记方面并未形成有效的国内立法,其结果,就是美国让上百个国家在其主导的规则下为国际税收信息自动交换相互博弈,却把自己保护起来成为安全岛,使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避税港之一。

道家亦追求“圣人”人格,但与儒家的内涵不同,从而这种人格所抵达的人生境界也有差异。庄子的《逍遥游》以鲲鹏展翅的想象画面描绘了一种无形无碍、游心骋物的自由境界。自由的本源在于无待,即无所依赖,“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伎于众”,排除世俗、外物、他人、群体对自身的约束,才能实现自由人格。功名、自我尤是自由的屏障,无己、无功、无名才是修行的境界。难得的是,道家还提出了抵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齐物和虚静[5]。齐物则放弃分辨,回归道之本然的混沌和整一,“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虚静的状态下人忘形去智、物我两泯,才可以体味大道。

儒家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具最博大的爱人精神,外具安定天下的领导才能。内在修身行仁便能外在治世安邦,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圣王之道有时代性限制,亦非常人所易至,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儒家境界的日常化诉求。“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4]这种境界在“孔颜之乐”中得到了呈现,身处简陋的物质环境中,个体精神因学问道德的完善而得到满足,实现了人生境界的超越。

(3)波纹结构2部分流动特性有显著差别,在波纹凹槽段,沿流向方向压力不断升高,到平直段压力迅速降至最低,再缓慢上升,且平直段上方流体流速高于凹槽段。当波形度增大时,凹槽左右两侧压差促使涡向左侧偏移。

(三)对人生方向与处世态度的认识

道家既反对人为改造自然,在处世中必然选择消极的态度,但消极中同样蕴有一种主体性精神,“无为”比之“为”,亦是一种理性选择。道家重身贵生、安时处顺,首先是应对乱世的生存法则。老子说,无为以无不为,避免涉入纷争带来的生命损害,同时得以保持本性。人应尚谦、贵柔,不敢为天下先,亦是依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天道逻辑。庄子更关注人道,以生命为最高价值,反对殉利、殉名、殉业、殉天下。从庄子的人生实践来看,他拒绝了楚王的国相委任,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从“濠梁观鱼”中体会自得之乐,通过“蜗角之争”的故事批判现实,保持了个体的独立性。

(四)对理想人格与人生最高境界的认识

道家对社会采取回避趋向。上古社会“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人相交则争,不如无交而自得其乐。道家对仁的看法是悲观的,“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仁义道德是自然德性被破坏后的次等诉求,起于人的伪饰。同时,仁义的提倡进一步败坏了人的真朴本性,人为了追求仁义之名而丧身、丧性。注重生命价值的道家提倡,相濡以沫而丧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存身。

第一部分是评估函数,确定局部最优情况,最终确定的评估函数算法有两种:一是局部进行评分的算法,在此称为局部最优得分算法;一是尽量贴近最优情况阵型的算法,称为局部最优矩阵算法。

二、从儒道互补树立“成人”教育目标

儒道人生观的差异互补足以培养有道德持守而丰富灵动的人,即冯友兰所说“严肃又超脱”,它的现代教育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如果这个“只有一个”的结论真是不容争疑的历史事实,从形式逻辑角度分析一定也是正确的。我们不妨看看,这个结论是否合乎逻辑。我们引用有关专家原文,根据形式逻辑的推理原则,用三段式表示这个推理过程:因为“秦始皇会稽刻石”碑在会稽山上——以会稽山为主脉包括东干、西干山脉的岭、峰、尖、峥、阜、宕、峤、丘有无数——而鹅鼻山是其中一峰——所以“秦始皇会稽刻石”碑树立在鹅鼻山上是一个不容争疑的历史事实。成立吗?显然不能!

(一)善性与真性兼具,养成主体性人格

儒家主张人性是良善的,但需要巩固培养。孟子说善心的扩充才能发展为仁义之德。人性是发展的,道德是不断完善的,这个过程需要克己复礼,勉力而为。儒家提出了一个人格完善的问题,并终身以之。这明显是人为的努力,是道家所反对的。道家主张不以人为损天然,要保持自然素朴、浑然天成的德性。它是客观的存在,没有善恶的分辨和价值判断。道家尤其指出对德性损害最大的是仁义,它克服了人格虚伪化的倾向。在利益至上、传统道德约束薄弱的现代社会,儒家提出的道德自觉尤其重要,对现代人在义利矛盾中如何抉择具有导向作用。同时,道家的淳朴追求亦能成为人们摒除诱惑、保持本心的护佑。

(二)既入群又独立,培养创造力

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人的价值实现应包括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融合。人总是从他人认可中获取自身价值的认知和实践勇气,但又要注意过度融入群体以至于消解个性的可能。入群满足归属感,适度张扬自我则培养个体精神和创造性。时代的变革打破了传统“五伦”的格局,但儒家主张的“忠恕”观念,与现代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合作共赢的精神相贯通,仍可作为对待人己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外,现代教育应育出“有高尚精神的人性与有原创能力的灵性的人才”[6],前者即适应群体的道德善性,后者诉求于生命本身的创造性。灵性乃自然之性的绽放,发扬人的直觉力、主体性,会产生类似“庖丁解牛”游刃于无间、“梓庆削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

(三)进取与游心,扩充人生内涵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道家主张出世全生,但根本上二者都追求生命的自我实现。有为的目标会增加行动的效能,也会带来挫败的可能,因此儒家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灵活选择,但真正的仁者是不遗余力的,孔子直到临死还在哀叹道之不行。道家提供了追求失败的补偿机制,虽然它的初衷并不诉诸外求。道家追求游心骋物的自适生存,为生命提供了宽裕的空间,并诞生了审美的内蕴,比如“濠梁观鱼”的雅趣和“庄周梦蝶”的哲思。现代社会,存身不是紧迫问题,人对生命的漠视却成为隐忧,忙碌之余对生活内涵的追求也提上日程。儒道二者不同的人生追求,在现代社会可以转换为不同人生阶段的主题,或是追求过程中心态调整的策略。

(四)日常与超脱,涵养生命趣味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功利性输入社会各个领域,现代生活中充斥着社会化的“有用”之念,也充斥着娱乐化的“无用”之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强调了精心的思致安排,但最终诉求是利益,这本质上还是人生观问题。儒家的入世当然有其世俗追求,外王为其事功,但内圣是其内构。孔子的人生总结,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最终的境界是道德自由为核心的自我实现。还要注意到儒家追求道的日用表现,舞雩台上的俗世之乐是融入了礼乐理想的,而道家予人以超脱,消减“功利心”对人的异化,避免生命沦为逐利工具,实现部分的自由。此外,大众文化和娱乐至死伴随着网络经济愈演愈烈,现代人沉浸于碎片时间和庸俗消遣,也需要用超越性眼光看待,培养不受时代裹挟的个体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33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J].社会科学战线,1989,(1):61-66.

[4]许宏海.论人生境界[J].社会科学,1998,(9):60.

[5]陶东风.死亡焦虑与庄子人生哲学的超越性结构[J].东方丛刊,1992,(4):91-112.

[6]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6):2.

中图分类号 B222.2; 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25( 2019) 06-0142-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先秦诸子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和渗入高校德育的路径”(项目编号:SKL-2017-1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佳(1981-),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文学与诸子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  ;  ;  ;  ;  

“严肃又超脱”-从儒道人生哲学汲取现代“成人”教育之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