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论坛:资本市场主角_开放式基金论文

财富论坛:资本市场主角_开放式基金论文

《财富》论坛:资本市场唱主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财富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戴相龙、周小川纵论资本市场

在香港的财富论坛上,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话题成为各跨国公司首脑最关注的问题,而其中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更引人瞩目。在全球资本市场专题研讨会上,中外金融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有效的改革和开放,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自然成为了人们追捧的焦点人物。

戴相龙首先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他说,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间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以中国为例,到目前为止,外商直接投资达3500亿美元,外债是1400亿美元,实际引进的外资大约已有5000亿美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一般占到10%。

在谈及央行应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时,戴相龙幽默地说:“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我是深受其苦啊!工商企业8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所以央行是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

他总结说,第一、央行支持商业银行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国有企业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有条件的国有独资银行要改造成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以后也要上市。第二、近年来央行7次降低利率,对克服通货紧缩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促进居民把资金投向股市,推动了资本市场发展。此外,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央行还容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到证券市场融资,用股票作抵押可以贷款,此外,正在准备将住房贷款证券化。

第三、中国不但要发展资本市场,而且要像国外一样开放,其中要做的是创造条件推动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已在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的兑换方面除了外资购买人民币股票和债券有限制之外,其余的资本项目都已放开,外商可以借债和投资,利润可随时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步发展资本市场,也是为了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而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表示:境外公司在内地发行A股尚有法律问题未解决,而香港蓝筹及红筹公司到大陆上市,也要提出申请。目前正研究修改有关法例。

他强调,要修改条例后才可再处理海外公司在中国上市事宜。至于H股公司在大陆发行A股,法律上并没有障碍,已提出申请的个案都在研究当中。他指出,香港优质H股发行A股可换股债券,是个别企业的选择,不会影响大陆企业到香港集资的计划。相当多的大陆公司愿意到香港集资,因为除可取得外汇外,也可参与国际性的活动,对公司来说有好处。

在谈及中国资本市场与外国市场接轨问题时,周小川重点谈了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外基金投资两个方面。他说,中国希望实现这个接轨,以吸引更多的资本,中国将尽快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目标。

在改革新股上市制度方面,周小川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投资环境也有很大变化,有许多资金进入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他说,目前大型新股上市可以在国内进行,也可以到境外融资,同时原来的新股配额制度已经废除,即对所有的公司一视同仁,只要符合上市条件都可以在上海或深圳的交易所上市。

资本市场进入全面转型期

鉴于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上升,今年以来,管理层推出改革一级市场发行制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强证券市场监管以及从境外引进证券高级管理人才等一系列措施。业内人士认为,我国

资本市场已进入全面转型期。

境外专才陆续来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今年两会期间接见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大代表时称,中央决定在银行、证券及大中型企业中积极大胆引进海外人才,并以香港为主。

中国证监会已先后罗致了香港证监会4名猛将,包括前主席梁定邦担任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前副主席吴伟骢任沪交所副理事长、前营运总裁徐耀华出任深交所受薪顾问,及已经赴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前香港证监会副主席查史美伦。

内地要加快金融改革的进度,对证券市场的监控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并且证券行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所以,引进像梁定邦、史美伦、徐耀华、吴伟骢这样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范的专才,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是有利的。

“PT水仙”之死:中国股市零的突破

4月23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PT水仙”因连续4年亏损,且未能就扭亏为盈做出具体安排和提出有效措施,其股票终止上市。“PT水仙”的退市打破了“只生不死”的股市纪录,并且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正式启动,这在我国证券市场10年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国际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已有一两百年历史,其目的是保持证券市场的总体质量,把不合格的上市公司淘汰出局。

退市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抑制股票二级市场不重业绩的非理性现象,而且,只有在退出机制上有所突破,市场的进入机制才会更加完善。因为如果有退出机制的约束,证券中介机构在选择、培养、推荐公司上市时才会更尽职责,投资者才会以各自的方式来理性的评判新股质量。退市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高,发挥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拥有健康顺畅的退出机制也是证券市场成熟的标志,证券市场通过吐故纳新的动态调整过程,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而提高市场内在质量,化解市场风险。

开放式基金:“整装待发”

2000年5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曾明确提出,要采用“超常规、创造性”的思路发展投资基金,大力推进开放式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此后,设立开放式基金的呼声便日益高涨,各家基金管理公司纷纷摩拳擦掌,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开放式基金的准备工作。今年3月26日,证监会初步确定华安基金管理公司为首家开放式基金试点单位,使该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开放式基金的推出给我国资本市场的变化无疑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根据基金券变现方式不同,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其发行在外的股份或受益凭证总额是不固定的,可视公司发展需要追加发行。投资者也可根据市场状况和各自投资决策,随时购买基金单位,也可随时将持有基金券在基金公司设定的内部交易日里转卖给基金公司。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一般不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它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及其指定的代销网点销售,银行是开放式基金最常用的代理销售渠道。其特点是:选择性强、流动性好、透明度高、便于投资。开放式基金将成为中国人投资理财和养老规划的新选择。人们可以通过开放式基金作长期投资,这有助于将投机者转变为投资者,同时有利于分流银行储蓄,降低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

银行、证券、保险:混业还是分业?今年年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批评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如一个规范的赌场”,引起社会各界很大的争议。在体制的层面上,这争议其实就是银行和证券分业混业问题。银行想通过证券渠道获取效益,证券则想通过银行谋求资金,而目前的政策铁板一块,不允许混业经营。

关于“分业、混业,谁是谁非?”的争议主要围绕风险、效率、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展开。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的主体不成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划分行业,强制保护起来。中国的企业大多产权不明晰、管理不当,至今找不到对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合适定位。银行和证券作为特殊行业,也有相同弊病,在这样情况下,限制银行进入证券业是有必要的,同时,市场也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完善。所以,目前中国金融业仍以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为原则,但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免不了要受到国外金融巨头的冲击,为探索应对之策,掌握混业经营的一些规则和经验,最近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使银行、保险、证券合作。具体包括: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可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

私募基金:期待步入阳光地带

近来,“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给私募基金准生证”的呼声越来越大。去年11月,私募基金被写入《投资基金法》草案第四稿,并在立法咨询会议上得到海外专家一致赞同,该草案就是要为市场化私募基金的成立创造条件,给它一个合法地位。

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圈子虽小,但门槛很高,一

般是为富人和一些大机构度身定做的理财工具。通常情况下,它是由一个在市场上有良好业绩和声誉的基金经理人先设计出一个投资计划,再去游说一些大的投资者投资组建而成的,像巴菲特、索罗斯这些国际上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人掌管的都是这种私募基金。

目前,私募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各种形式的“工作室”、二是各种形式的投资咨询公司。它们不是通过公开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而是以非公开的方式,个别地协商,积聚众人资金投资于股票或债券。

地下私募基金大量出现的背后,是蓬勃的市场需求。资本都是逐利而动的,目前国内实际上有大量游资,个人储蓄是一部分,不少上市公司富余的资金更是一大块,尤其是企业的闲钱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投资,自然会找机会杀回股市了。其中,地下私募基金更是个比较方便的渠道,利之所趋,自然是万众云集。

随着入世临近,中国基金市场的开放已为时不远,根据有关协议,5年后国外基金可进入中国,未来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因此,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采取的方式应是疏导而不是堵,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止中国私募基金走弯路,尽快赋予私募基金明确的法律身份,让其早日步入阳光地带。

标签:;  ;  ;  ;  ;  ;  ;  ;  

财富论坛:资本市场主角_开放式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