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创式”景观设计应用论文_刘坤

摘要:美丽乡村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原则,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传统手艺等,开发“乡创式”景观生态设计,能够让生态文明融入至乡村景观的设计中,为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创式;乡村景观;生态设计;街道

一、“乡创式”乡村景观生态设计

乡创式也指创客,创客作为“美丽乡村”的主力军,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这些创客包含了很多领域上的人员。吴彤先生曾提出过“自组织方法论”,当一个形态模式在保持其自身结构特点,并能与基本功能要求相一致的时候,它便是一个有序的聚落形态。“乡创式”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是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对乡村的景观要素和利用方式进行整合与设计,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使乡村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的实践方法,其核心是生态环境设计。就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将农民组织起来,超越血缘间的关系进行互助,景观设计师对这种互助组织应给予一定引导,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与认识水平,这样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的景观面貌,而且能让农民学习到另一种谋生的技能。这种设计方法即尽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最小,对待自然环境不是“消极”的割断和抹杀,而是“生态介入”的渐进式的进化的态度,在尊重维护自然功能和价值前提下,加入文化、审美的内涵,形成一个过程设计。通过生态过程的展示,对过去环境进行历史性的修复和环境的升级,使乡村景观设计达到对大众的环境启发,使得原有的环境更具包容性。

二、“乡创式”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方法的应用

(一)农村基础设施雨水的排放采用

乡村的基础设施是雨污,而“雨污合流”的形式应用至其中,实现了村村通马路,避免地面排水或是地面沟渠排水至两边的排水沟,通过雨污合流,家庭污水处理和乡村道路雨水排放结合。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根据院子的大小和庭院绿化情况,在合适的位置修建不同大小的污水处理池,水池驳岸采用当地的山石,水中种植水生植物协助完成污水中有害成分的净化过程,可以养一些鱼、鸭等,多余的水排到乡村排水渠道中。在乡村地势较低的地方修建有乡村污水处理池,联系乡村排水渠道和农田灌溉渠道,在乡村排水渠旁边适当的种植一些植物和水生植物,经过净化全村家庭“污水”和雨季的降水,经过乡村排水渠二次净化后流入到污水处理池中,集中处理并通过乡村灌溉渠道,用于农田的灌溉。这样乡村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村民在参与的同时,对环境的改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乡村景观不是规划者的景观,是村民自己生存空间的景观,乡村道路不是简单的硬化,道路不再是嫌弃的“抽水沟”。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乡村道路排水渠道的修建,增加了乡村廊道的建设,增加了乡村景观的异质性,增加了乡村能量流的交换,使乡村景观焕发生机,人们可以听到渠道水流叮咚的声音,增加了大人小孩对水的亲近,回归到乡村和谐的自然环境。

图1 家庭污水处理和乡村道路雨水排放结合原理图

(二)乡村街巷围墙的“拆除”

虽然街道两侧是由院墙来限定空间,但院内所种植的花木透过墙体生长出来,虽然增加街巷的宽敞感,但封闭感还是有的。特别是街巷其两侧的院墙很高,对外不开窗户,空间比较狭窄,抬头仰望只剩下一线天,不像欧美国家,其家庭的绿化和乡村的绿化是融为一体的,他们没有高高的围墙,而是朴实的栅栏围杆,把院外甚至是远方的景点都作为地景,视野相当开阔,乡村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在农民的观念里,没有墙就不是家,墙是家的第一道防线,但是从景观生态意义上讲,高墙大院阻碍了与自然的沟通,阻碍了信息流的交换,“乡创式”乡村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就是指在特有的条件下,通过对村民的引导,让农民接受这种思想,打破“围墙”,实现乡村景观资源的共享,拆除围墙,也不是说就没有围墙,不是18世纪后半期风景式庭院先导者威廉•肯特(William Kent)的“哈哈墙”,而是根据自己家的情况,降低围墙的高度,利用当地的材料,栅栏式、石头式等等方式,并结合自己庭院的景观,营造属于自己的庭院景观(见图2),并做好维护的工作,打破围墙的厚重感,享受到更多的美丽,而不是独自欣赏,尽可能的体验原生态绿色生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图2 墙体绿化

(三)邻里街道空间的改造

道路和房屋入口之间的外部秩序空间,内外空间由于没有“前庭围墙”的限制,在经过加工的草坪及各种花朵,空间变得开放,乡村景观和大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感觉十分清爽。国外的石砌建筑,因直接面临道路修建,完全没有前庭,所以在不休房子的地方就做成石材的铺装,广场成为整个街道的起居室,是建筑的外部空间,人们在这里生活,交流,使用率相当高。由于道路和用地的关系,产生出景观不同的道路,中国乡村,特别是北方的乡村,其街道在空间上属于外部空间,对于外部空间的利用,使用率不是很高。农村的邻里街道空间,特别是街道,基本是由围墙而界定的,而且街道上基本不种树,邻里空间基本上通过墙来围合。如果把乡村的房屋庭院看成内部空间,墙以外围合的街道就形成了外部空间,乡村邻里外部空间主要是指门前或者是街道“十字”“丁字”路口等自发性活动场地和祠堂寺庙中心或广场或集市等公共活动的场地。对于乡村的公共场地,在节庆、社戏或祭祀等活动时,利用率比较高,而平时人们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多停留,更多愿意在附近村民门前或者是开阔的地方进行交流活动,所以在邻里空间的改造方面,不是大规模的修建公共场所,而是就近原则,开辟适宜的居民自发性活动场所。这个面积不用很大,空间面积控制在 400m2~ 425 m2之间,在这些广场上如社区花园、健身锻炼、儿童游戏、户外文艺表演等等,并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配置不同的植物,营造不同的景观(见图3)。

图3 邻里空间

三、结语

“乡创式”景观设计方法就是让乡民知道怎么利用现有的乡村资源设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城市的设计方法,怎么让自己生活的更加舒适。乡村景观是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而“美丽乡村”的实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由于中国乡村景观复杂多样化,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方法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在新型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寻回乡村传统特色的过程中,能吸引更多的设计师、返乡农民,通过渗透景观生态设计思想,使乡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6-58.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5-50.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 中国园林,2003(3):39-41.

作者简介:

刘坤,男,1990,湖北,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论文作者:刘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基于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创式”景观设计应用论文_刘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