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设计与实现_地理论文

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实施到今天,探究式教学成为其标签之一,日益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青睐。但我们仔细审视当下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发现,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却很盲目,导致其作用不能落到实处。笔者力图通过课堂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案例,引起地理学科同行畅谈更多的体会,把探究式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一、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内涵

      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以地理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为基本探究内容,依照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而设计的问题。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实施,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解疑释难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案例

      [案例课题]太阳高度变化如何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以23°26’N以北地区为例)

      [问题设计与实施]

      1.情境创设

      学生代表展示课外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问题设计 太阳能热水器供应商分别在北京和徐州两地做了市场调查,发现某型号热水器在北京地区使用效果很好,在徐州地区却不理想,为什么?

      生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 不作过细评价,多给予热情鼓励。

      2.探究问题一: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的因素是什么

      问题设计 ①为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在徐州地区也能正常使用,你能想出哪些办法?结合模型演示。②影响热水器支架角度的因素是什么?③画出热水器发挥最大效率时的太阳光线。④写出太阳高度角和支架角度之间的关系公式。

      师 绘制太阳能热水器简图(如图1所示),逐一展示问题①~④。

      生 先自主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板图和模型列举办法;归纳影响因素;画出正午太阳光线(如图1所示);书写关系公式α=90°-H。

      

      师 适时点拨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还有没有不同见解?);总结(热水器的集热管和太阳光线垂直即能发挥最大热效率,太阳高度越小,热水器支架角度越大,反之,太阳高度越大,支架角度越小,二者为互余关系);过渡(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呢?)。

      3.探究问题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何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

      问题设计1 ①观察flash课件“徐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总结徐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②为保证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始终垂直,计算徐州地区(34°N)和北京地区(40°N)一年当中支架角度调节的范围,描述两地区支架角度调节的规律。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之中热水器支架的角度调节范围有何规律?

      师 多媒体展示flash课件。提出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组内合作交流,后派代表展示。

      生 ①仔细观看课件,分组总结徐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② 小组讨论回顾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并派代表板演展示。结合板演数据,描述徐州地区热水器支架调节规律。

      

      ③比较两地热水器支架的调整范围,总结北回归线以北不同纬度地区支架角度调整规律。组间相互比较、借鉴。

      师 可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支架角度的调整,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支架的角度冬季较大,夏季较小。不同地区同一季节,纬度越高,支架角度越大。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同一款热水器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效果不同了。现如今,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考虑夏半年的光照,支架角度都是固定的,我们如何改造它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热效率呢?

      问题设计2 ①结合模型,制定改进方案。要求:阐述设计依据,列举所需材料,展望预期效果。

      ②小组之间评选出最佳方案。

      生 分组讨论,动脑思考、动笔设计、动手操作。分组派代表展示、讲解设计方案。

      

      

      师 充分鼓励合理设计,重点赞扬创新设计。展示几种教师设计的改进方案。

      生 小组互评,阐述推荐最佳方案的理由。

      4.探究问题三: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如何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

      问题设计 ①对照“探究问题二”的探究思路,自主设计“探究问题三”的探究思路,完成下页表3。②基于太阳高度日变化对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的影响,如何设计改进方案?

      师 总结归纳“探究问题二”探究思路。

      

      生 结合图2,完成表3“探究步骤”和“探究方法”部分的内容并展示。

      师 ①点评。②提供给学生相应素材。

      生 根据提供的素材,完成表3“探究结论”部分的内容并展示。

      师 点评。

      

      生 自主设计改进方案并展示。

      师 点评。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一)探究问题设计分析

      本节课问题的设计既有宏观上的三个探究环节问题的设计,又有微观上的每个环节中问题的设计,它们呈现以下特点。

      1.紧扣三维目标,有的放矢

      从知识与技能层面上来看,问题的设计落实了太阳高度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培养了学生合作或独立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运用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过程与方法层面上来看,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合作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在此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的体会、见解和成果。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来看,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注重情境创设,激发探究欲望

      太阳高度变化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点,如果就概念和原理直接进行探究,未免显得枯燥和乏味。探究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节课巧妙地把原理性文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化问题情境,用一个具象的太阳能热水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太阳高度变化问题,整节课学生一直保持较强的探究欲望。

      3.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遵循认知规律

      宏观层面上的探究问题设计,从地理现象入手,引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的重要因素,然后结合本地区探究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最后结合规律进行创新设计。前两个问题为后一问题探究提供了必要的铺垫,学生有了分析问题的抓手和方向,水到渠成。在微观层面上,在设计探究问题的同时相应设计了一系列小问题,思路清晰,指向明确,上一问题充当下一问题的“脚手架”,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整个问题设计过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改进方案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其意在引导学生将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在问题设计上,首先是开放式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是体验型的,学生结合本小组制作的模型进行设计、改进,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提升。

      5.重视探究过程、方法的掌握和探究品质的培养

      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基于此,在“探究问题三”的设计上,没有照搬“探究问题二”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对照其探究思路,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尝试自主设计探究步骤和探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探究结论。这种通过学生自身的主体体验的问题设计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能力。

      (二)探究问题实施分析

      为了设计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并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在问题实施上采取了以下做法。

      1.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探究问题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逐一展示问题①~④,“探究问题三”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每个宏观探究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掌控、操作要求和进程调整等。(2)及时点拨、诱导。如,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新思维。(3)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究行为。如,提出设计改进方案时,有的学生把视角转到了储水箱或集热管本身的材料上,偏离了探究方向,教师要及时作出提醒。以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规避探究过程较长、消耗时间较多和探究活动的计划性差等缺点。

      2.引导探究、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相辅相成

      “探究问题一”以教师引导探究为主,“探究问题二”以合作探究为主,“探究问题三”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探究有利于学生了解探究的基本思路,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了上述探究过程的体验,再开展自主探究,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3.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本节课在问题实施上力争让学生“多动”。如,动眼观察太阳高度变化的现象,动口描述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动手作图太阳光线,动身板演支架角度,动脑设计改进方案,等等。学生活动方式的灵活运用是师生之间智慧的、思维的、情感的真实体现,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到探究问题中去,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探究问题的再生成,达到有效解决和落实探究问题的目的。

      四、地理探究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一)为提高探究问题的实效性,教师需精心设计问题

      1.问题设在有疑之处

      有疑问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不能为了探究而设计探究问题,造成课堂时间浪费和效能低下。

      2.问题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

      3.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思维应是发散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应是灵活的,探究问题的答案也应是多样的。

      4.问题难易适度,体现层次性

      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情,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能够让学生通过努力探究解决问题。问题设计要遵循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提高。

      5.问题具有实践价值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生动,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让探究与其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孤立进行。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时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为体现问题设计的效果,问题实施过程需脚踏实地

      1.创设自由民主的探究氛围

      问题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究活动,提出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2.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探究问题的实施过程不能华而不实走过场,应做到重点问题不惜时,难点问题不惜力,分歧问题多激励,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过程中带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收获。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整体参与

      在一些开放性强的问题上,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讨论,讨论时不由教师支配,也不能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应集思广益,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解决探究问题的主要形式,但动辄就采用此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还是需要独立学习。即使是采用合作交流方式,也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标签:;  ;  ;  ;  

地理探究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设计与实现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