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是电力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电力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深入思考,规范施工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本文就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电力行业是一个支柱性产业,并且电力工程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通过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终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进行强化,从而可以建立完整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最终促使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特征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征有:因为电力建设工程一般地处偏远,其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也比较复杂,并且电力工程自身涉及的技术类型较多,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多,会受到设备、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在投入运行后,会出现故障等,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以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应用新兴管理理念对各施工部门以及资源进行协调,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项目管理部门都是临时建立的,其中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临时抽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合作并不密切,也缺乏合同意识,采购价格无法得到控制,投资效益观念比较单薄,这就使得在采购时无法控制采购价格,会引发一些经济损失;②在技术管理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且业务流程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施工竣工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在审核通过之后支付余款,但是很多工程的决算以及验收工作都是草草了事;③电力企业的部门较多,业务存在重叠,并且在施工中需要相互交接工作,这样就会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其重要性体现在: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但是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这是解决电力供需问题的有效途径;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技术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于促进电力工程施工规范化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效率,可以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所以,技术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的改进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的改进主要从完善企业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加强电力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合理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面对其进行重点分析:
3.1完善企业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
需要完善工作程序以及规章制度,以技术标准为核心进行标准化体系,也需要对日常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予以重视。因为电力工程建设较为复杂,因此其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为此,需要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强化其管理意识,同时全体员工需要树立团队意识和精品意识,实现工程施工流程标准化、质量达标,在施工工艺、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加大质量管理宣传力度。成本控制和企业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员工树立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
3.2加强对电力工程设计工作的管理
①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项目的可研阶段,需要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条件等进行勘察,对于改造项目也要进行调查,防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青赔问题影响进度,同时还需要获得项目所在地村民的签名以及网改保证书;②设计单位需要提高设计质量,并且深化设计内容,细化设计图纸,参考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工作,还需要加强对施工图纸设计的评审工作,减少变更;③属地供电所需要积极参与电力工程建设,要召集相关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召开配网工作前期工作会议,各供电所的所长需要对项目进行严格筛选,保证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不利影响,也要保证项目建设方案的最佳。
3.3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使得施工更加规范。在电力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设计单位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一次设计交底,明确讲解设计思路,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工艺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进行详细交底,从而使得施工内容更加明确。同时,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图纸复测,且需要向设计人员和业主汇报技术问题,在施工方案编制结束后,需要将其报送给监理以及业主进行审核,保证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另外,施工单位内部的技术部门在审核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准确评估,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则需要立即进行整改,在和审核人员达成一致之后再正式开工。明确相关问题之后,施工单位内部总共需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必要的设计变更,需要遵循先审批再变更的原则,对于擅自变动则需要予以严厉的处罚。
3.4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其对于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水平有积极意义。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其完成的作业质量得以体现,这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需要做好承包商的准入管理,对承包商以及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资质进行严格核查;②需要深入落实电网基建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开展违法转包、违规分包、以包代管专项清理整顿;③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参与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对当前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进行深入讲解;④需要注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并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⑤施工单位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3.5合理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也可以引入计算机系统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整合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单位可以应用软件程序对施工内容进行组合规划,对高层管理的进度、资源、费用等进行调整和管理,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促进现代管理模式的完善。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建立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出其功能,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作为电力施工企业,需要明确施工技术管理内容,并且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组织各方单位进行协调商讨,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电力工程建设和发展,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一凡.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3(20):157.
[2]余松.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率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134.
[3]苏奉彬.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133.
[4]宋志利.关于建立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29(31):101.
论文作者:陈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电力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