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三人民医院 心内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肌电图相关指标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以评价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神经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9.08±3.76)m/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38.45±3.22)m/s;对照组患者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依次为(36.98±2.91)m/s和(35.98±2.89)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为(4.21±1.12),对照组为(5.37±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 木丹颗粒;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1.2]。糖尿病病程长,导致肢端血行不畅,脉络受阻,从而导致感觉麻木。疼痛等。本次研究采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其对周围神经症状的治疗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9-68岁,平均(51.29±4.49)。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5-66岁,平均(53.47±5.76)。
纳入与排除标准:(1)明确诊断为糖尿病。(2)治疗前行肌电图检测提示存在周围神经病变。(3)未服用过营养神经药物。(4)排除腰椎间盘疾病、严重骨质增生、药源性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严格按照糖尿病患者管理,注意饮食、运动。同时应用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治疗期间监测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将血糖控制在(FBG≤7.0 mmoL/L,2hPBG≤10.0mmoL/L)理想水平。
观察组患者采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木丹颗粒7g,口服,Tid。甲钴胺注射液500mg,iv,QD。对照组单纯采用甲钴胺注射液500mg,iv,QD。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肌电图相关指标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
1.3 观察指标
肌电图相关指标包括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肌电图仪刺激电压为0-99mA,刺激频率1Hz/s,扫描速度3m/s。检测双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主要包括神经症状、感觉和反射评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神经传导速度和TCS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经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9.08±3.76)m/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38.45±3.22)m/s;对照组患者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依次为(36.98±2.91)m/s和(35.98±2.89)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为(4.21±1.12),对照组为(5.37±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3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工作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全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达60%-90%[3.4]。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蚁行感或者袜套感,且成对称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神经细胞不可逆性变性坏死,严重者引起肌肉萎缩,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痹证”、“痿症”范畴[5.6]。肢端血运不畅、脉络阻塞,出现一系列麻木、疼痛症状。木丹颗粒是多种中药调和而成,包括三七、丹参、红花、黄芪等。多种药物效力相辅相成,增加患者免疫力,改善肢端循环,具有止疼、活血、通络的作用。甲钴胺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是临床中常用的西药。本次研究采用中西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药物相辅相成,共同改善周围神经病变。
观察组患者采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9.08±3.76)m/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38.45±3.22)m/s,较单纯使用甲钴胺患者明显改善。TCSS评分为(4.21±1.12),对照组为(5.37±1.42),可见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明显改善痛温觉、触觉等神经症状。
总之,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杨文强,于炎冰,徐晓利等.木丹颗粒对实验性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2):1099-1102.
[2] 赵步长,赵涛,赵明中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木丹颗粒干预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33-35.
[3] 王晓,崔宏旻,任芳等.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2):124-126.
[4] 冯翠娥,石振东.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44-46.
[5] 哈斯也提.研究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68-169.
[6] 刘林,秦贵军.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5-86.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神经论文; 颗粒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速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