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钱莉

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钱莉

瓦房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辽宁大连 116300

摘要: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他为我国在建设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由于国土测绘中我们不可能派人到所有的地方去进行实地调查,这种方式不仅仅劳民伤财,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信息的及时性,最终造成了国土测绘管理的误差。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精准的国土测绘管理信息,我们必须运用GPS设备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检索。所以GPS技术在我国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是十分的广泛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测绘工作概况及GPS 技术,探讨了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技术;国土测绘;管理应用

如今,GPS 定位技术已经十分普遍,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测绘管理领域中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在国土测绘工作中,不可能每一次每一块土地的测量都派遣专业的测量队伍,如果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所需成本较大,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数据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使得测绘管理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效果。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就必须借助 GPS 等一系列顶尖科技。因此,现阶段国土测绘管理对于 GPS 技术是极其依赖的,如果将该技术融入的更加完善,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仍是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测绘工作概况

1.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就是获取反映地球及其表面自然与人工形态、社会要素的形状、大小、数量、位置、方向、分布状况、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区域空间结构的地理信息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测绘可分为基础测绘和专业测绘两部分。基础测绘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为国家各个部门和各项专业测绘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测绘的总称。基础测绘必须在全国或局部区域按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进行。是指产业部门为保证本部门业务工作所进行的具有专业内容的测绘的总称。专业测绘应采用国家测绘技术标准或者行业测绘技术标准。专业测绘包括地籍测绘、工程测绘、矿山测绘、房产测绘等。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

2.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概念的迅猛推广和深入人心,解决落后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技术系统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解决空间数据采集与提取提供了有效手段。下面我就从测量手段和成果两方面对传统测绘和现代测绘作一比较:传统测绘—测量手段:经伟仪三角测量,皮尺钢尺量距、经伟仪导线、小平板仪大平板仪、水准仪测图,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手动跟踪陀螺仪定向。测绘成果:多为纸质地形图。现代测绘—测量手段:红外全站仪、激光免棱镜全站仪、手持GPS、静态GPS、网络动态RTK- GPS、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智能自动跟踪全站仪、自动跟踪蛇螺仪,大比例尺低空航空摄影测量,航空航天遥感测量等。测绘成果:数字电子地图、地形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4D产品等。

二、GPS 技术

1.移动通信网络当中,一般常见如下几个定位技术:其一是一种将Cell ID 作为核心的定位技术,该技术根据网络侧得知用户此时所处基站的相关信息,进而获取该用户此时的准确位置,测量精度与基站的实际分布目的以及监控的范围息息相关,存在误差和死角;其二是一种将AFLT 作为核心的定位技术,AFLT属于 CDMA 的一种,在执行目标定位过程中,终端会在同一时间对多个基站当中的实际导频信息进行监听,运用码片时延明确目标到达基站的实际距离,然后再利用三角定位的方法对目标具体的位置进行测量和计算;最后一种则是将 AGPS(在得到无线网络辅助作用下的 GPS 技术)作为核心的定位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简化了终端,使网络侧可以与终端进行直接配合完成所需定位,实际上就是把卫星扫描以及定位计算等较为复杂的工序全部移动至服务器中进行,因此该技术的定位效率大大提升。

2.CDMA 技术开发目的是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定位技术,主要运用 Client 或 Server 方式。该技术成功结合 AGPS与 AFLT,即可进行 GPS 定位又可以使用三角定位对准确位置进行测算,大幅提高了定位的精准度。如果现实环境无法应用这两种定位技术,该技术在识别完成之后自行切换至基于 Cell ID 扇区的定位方法,从而时刻保障相对较高的定位成功率。广域上的 GPS 定位卫星所参考的网络一般由许多灵敏度较高的接收装置构成,主要负责 24h 监控覆盖位置上方任何一个卫星的数据、频移以及定位过程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平台当中储存的数据库。终端只需有定位需求的时候打开无线网络,然后网络自动向平台发送信号,然后在该平台的支持下获取卫星的实际信息,这样一来速度极快,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设备消耗。依靠定位服务器当中强劲的计算能力,能够使用较为繁琐的算法消除信号传播受阻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进而提升定位的准确度与灵敏性。平台将实时经纬数据发送至应用平台当中,或者直接在无线网络上进行传播,最终在终端上有所显示,从而完成定位操作。

三、GPS 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国家土地局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可布设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三边网及边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锁),一、二级导线网及相应等级的GPS网,并且各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城镇规模均可作为首级控制。应用GPS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就避免了常规地藉测量控制时,点位选取的局限性,并且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观测方便及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使GPS技术在国内各省市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控制,没有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琐要求,只要使用的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点位选取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地籍测量规程要求。

1.GPS 技术在地籍测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国土测绘管理而言,最为重要的项目就是地籍测量管理,需要对指定区域当中的土地及其一系列附着物的实际情况,比如具体的界限、位置、尺寸、开发利用状况以及权属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及测定,并根据测定的结果绘制图纸,从而为地基控制以及测量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根据当前国土测绘的相关管理制度,地籍平面当中的具体控制网有三种形式,分比为一级和二级三角形网络;二等、三等以及四等三角形网整合一级、二级GPS 定位网络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将二等、三等以及四等三角形网点当做首级完成控制,GPS 定位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消除了使用传统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为地籍控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监视的基础,实际工作过程中,GPS 技术所对应的网络结构与实际的定位精准度不会产生任何冲突,各个点位无需在充分透视的基础上即可完成测量,基本完成了过去无法达到的实时观测。

2.GPS技术引入地籍细部测量。细部测量是整个地籍调查工作中的核心,目的在于测定每块土地的实际权属及其位置、形状等一系列参数。通过对调查规则的分析了解到,建立在地籍平面控制前提下的细部测量,当目标精确至城镇街道时,实际误差不得超过10cm,而如果目标较为隐蔽,则误差不得超过15cm。运用GPS 定位技术满足上述提到的精度要求绰绰有余,因此,应该在适宜设置 GPS 检测点的位置运用该技术。对于那些遮蔽地带,建议利用全站仪以及经纬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并使用极坐标等方法对地籍进行勘查丈量,以便提升测量速度加快进度。

3.GPS技术在地籍控制网管理当中的改进与完善。通过较长的实践,许多人都注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三角法进行测量,虽然这种方法较为经典,手法较为成熟,但是仍然存在准确度低下、可靠性不足以及缺乏全面性等问题,而且这种传统的方法还会消耗较大的经济成本,对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此,通过多次研讨及反复的试验和应用,相关研究人员推出一套十分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基于 GPS定位技术的观测网的构建与使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观测操作的实际效率。对于 GPS 技术对应的地籍控制网而言,应加大应用的力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出该技术各项显著的优点,在构建控制网的过程中,应采取对应措施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例如地球进行自传、相对论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会使信号在传播时受到限制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进而降低控制网综合性能。所以,在测绘的过程中,应重视细节,努力发觉潜在的问题,尽可能及时找寻有效消除误差的手段,从而提高测绘整体水平。

4.GPS设备的维护工作。GPS国土测绘管理中设备的使用是一项非常繁琐的事情,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设备的使用必须注意,并且在设备的使用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工作,只有重视维护工作的进行,我们才能够保障相关技术的合理使用,促进国土测绘管理工作的开展,以下将介绍相关设备的维护以及注意的事项。

(1)做好当日的GPS监控工作,时刻监控国土测绘管理中GPS的设备使用状况。

(2)编制GPS维护计划:各单位需要自行设计GPS维护计划表,登记长期国土测绘管理相关信息、尤其是要约定好GPS设备维护的时问、地点。

(2)对问题GPS设备进行维护:维护之前要先做GPS设备的检查,包括线头是否松动、主机显示灯是否全部正常显示、数据卡是否有问题。如果是线头松动,加固线头一般即可正常显示;如果是设备问题,需要进行设备更换。线头和显示灯很容易从外观上就能判断出来。我重点讲下数据卡的是否损坏的判断标准:把数据卡取出来放到手机中,用别的电话打到GPS的卡号上,拨号后,如果能正常接通,说明卡没问题,重点检查GPS设备主机及线路即可;如果打不通,提示“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说明卡出现毛病了,需要联系法务部;如果提示“你拨打的电话已停机”,说明卡已经欠费,需要联系法务部对该卡进行充值;如果能打通,且有人接通,说明移动公司已经把该卡二次销售了,需要联系法务部进行补卡。

四、GPS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优点和建议

1.GPS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无论从定位精度还是作业效率看,都是可行的,而且也拓宽了GPS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

2.GPS应用于国土测绘有其他仪器不能比拟的优点:第一,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在通常条件下,利用RTK测量几秒钟即可获得一个点的三维坐标。第二,定位精度高。RTK测量各点间的精度基本上是独立的,减少了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这不同于导线测量和GPS网测量成果中点的精度。操作简便,容易使用。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

能全天候、全天时地作业。

3.GPS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点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从而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宗地权属面积。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也可在界址点附近做出两个控制点,再用全站仪等传统测量工具进行细部测量,以弥补GPS RTK测量的不足。

4.在计算转换参数时,要注意:第一,已知点最好选在测区四周及中心,均匀分布,能有效的控制测区。尽量减少转换参数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二,为了提高精度,最好选5个以上的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为了检验转换参数的精度和正确性,还可以选用几个点不参与计算,而带入公式起检验作用,经过检验满足要求的转换参数认为是可靠的。

GPS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我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只有不断地深化我国CPS利用的实际技术,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以及维护,才能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帮助我国国土测绘管理在GPS的技术使用中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黎,覃敏,庞伟岚. 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建库[J]. 测绘通报,2012,(0l):62 -63.

[2]李德仁,龚健亚,李京伟,王密. 中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J]. 测绘通报,2012,(12):3 -4.

[3]李秀海. 某 GPS 控制网坐标系的选择和短边 GPS 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2,(04):28 -30.

[4]崔伟宏,牛振国. 数字黄河科学工程框架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12,(04):37 -38.

[5]胡志刚,花向红,韩红超,李振海.GPS — RTK 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量信息与工程.2011(5)

[6]任志武.在地籍测量中应用GPS-RTK 技术的一些问题及方法[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1(10)

[7]陈柱.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12):119

论文作者:钱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钱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