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林业局第二小学 150631
摘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教师到底应该培养哪些数学学习习惯呢?
关键词: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动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198-01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数学学科所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特征与小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对事物认识的直观性、注意力集中的暂时性、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理解能力不强相矛盾。虽然如此,但他们可塑性、模仿性、求知欲强,乐于动手,因此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也是养成良好数学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改进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一、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
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另外要让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小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小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小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三)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些榜样,如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表扬某个小朋友坐得端正,听得认真等,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四)、以比赛的形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合理利用他们的好胜心。在数学课中,组织一些有趣的竞赛,如:分小组数数,看哪一组数得又快又好;和老师对口令;口算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得乐意,不知疲倦,很自然地就会遵守纪律了。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孩子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17-8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17减去 8得多少,但如果我们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多少?(2)17比8多多少?(3)8比17少多少?(4)8再添上几就是17?(5)17减去多少与8同样多?所以,平时我们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课后巩固的习惯
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总之,只有对学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时时垂范,严格要求,长期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李建萍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李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小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专心论文; 的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