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效率基础分析_行政效率论文

电子政务的效率基础分析_行政效率论文

电子政府的效率基础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效率论文,基础论文,政府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效电子政府的组织基础

信息技术改革着行政组织,从而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组织基础。由高速信息网引起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行政组织的效率带来有益的影响:

传统的行政组织形式是科层组织结构。它的创立与发展不仅与素质较低的人员和平稳的管理环境相对应,而且也是受信息技术不发达制约的无奈选择。科层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效率很高,其弊端在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压抑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科层组织的革新不可避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间管理层的缩减以致取消。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间层次为了争功诿过而导演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这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真正实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管理幅度增宽。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够指挥更多的下属人员,增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节约管理费用。不仅有利于发挥和调动下级及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保证信息充分、准确、畅通,从而有利于领导者正确决策,有效指挥。这一趋势对于行政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一个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行政人员大为减少,从而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行政组织中信息技术的采用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产出绩效和促进行政组织成员的自身发展。信息技术可保证行政组织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

电子政府的组织基础将由这样一个递进的序列组成:

政府机构中有效率的个体:政府员工将重新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与新的岗位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并学会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协作和信息处理能力。

部门中高绩效的办公自动化小组: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政府部门将有效率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在群体合作、信息处理、时间管理以及决策制定等多方面,形成新的结构模式。办公自动化技术引入政府之后,行政管理人员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为信息工作者,既要担负起信息保存和传播的责任,更要重视信息的使用与创新。办公自动化从最微观的层面对政府的管理职能提出了问题:在信息沟通如此顺畅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实施管理?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和更新素质以完成组织和人的现代化?

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依照标准规范建立起企业化、大规模的政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把局部的自动化扩充到整个政府体系中,从而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保障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这是新的政府突破传统政府界限的先决条件。

政府信息内容数字化:当新的技术设施开始运作时,信息内容的提供就变得愈发重要。政府不仅应该督促机构彼此之间合作与努力,创造出更为广泛的数字化资料内容,还应该重新整理自己所拥有大量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公众使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证明,政府信息越容易地为大众取得和使用,就越能够创造出一个优质、更便宜的政府。

二、高效电子政府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和行政方法,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发展引起行政方法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其一,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其二,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

从一般的技术层面上讲,电子化政府就是一个实在与虚拟(数字化)相结合的跨平台政府,它把曾经只能在真实空间里行使的职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延伸了出去。简言之,它依托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首先把政府内部的机构与人员联为一体,使得原先需要由大量人力来传递和处理的信息可以经由数字化设备和虚拟空间轻松甚至自动地进行,于是交流和控制都变得空前便捷,系统的反应、沟通和决策能力都会进一步提高;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新的政府信息基础设施还要从传统的“封闭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加入到全球的电子链接中,使得广大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也可以更加方便地经由开放的系统查询政府信息、参与公共决策和享受服务。立即可见的收益是,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扩大了,而行政人员和政府开支却减少了。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子政府”的概念也就等同于“政府上网”这一概念。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理解,就没有抓住电子化政府的精髓。技术从来都只是手段,它必定服务于某种更宏大或更长远的价值目标。政府上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从而实现政企分开,转变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政府上网仅仅是迈向电子政府的第一步。电子化政府的核心也不是技术,而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府的再造。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在西方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就利用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成果,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规范化的直接的沟通渠道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中转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系统的效率。进入90年代,我国政府部门开始逐步引进信息技术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各个领域,如人民银行网上支付、海关总署报关单和外汇联网的外汇核销系统、工商局红盾信息网提供企业数据库、国税总局增值税发票稽核系统和电子报税等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三、高效电子政府的社会基础

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要提高行政效率,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必需的。电子政府对于营造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现代电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服务为基础的“政府上网”工程,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大量信息统一起来,把电视电话、计算机的优点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传播媒介,创造了新的政府公关传播交流的媒介,并使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更强的时效性、互动性。“政府上网”可以把政府要传递的文件、报告、照片转变成0和1的数字,以光速在光纤网络中飞快流动。与传统传播交流方式相比,极大地缩短了信息生产和传递的时间。其信息的反馈亦可在畅通的网络中以光速迅速完成,从而表现出更强的互动性。

超越时空性。政府公关信息的网上传播,不受上、下班时间限制,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网。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即使相隔万里,远在天涯,只要拥有现代化传播手段,同样能获得信息。

难以控制性。传统的交流方式比较容易接受法律、行政和文化上的制约和监督,具有可控性。但网上传播没有主管机构,再加上其价格比较低廉,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没有限制,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目前,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具体地说,“政府上网”对行政效率和公关传播交流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树立中国各级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形象,网上的传播交流,拆除了传统交流的障碍,促进了政务公开,增加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减少腐败的产生。同时大幅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降低传播交流成本,提高交流效率,使网上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程序被简化,资料处理及传递工作大量减少。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获取信息、反馈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政府上网”的互动性,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在双方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它促使公众了解政府的目标、计划,政府亦可随时了解公众的意见、要求。这样既减少了政府决策的盲目性、主观性,从而有利于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度和支持率。将各级政府站点建设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程序,为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资讯互通及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最终构建电子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信息网络正在成长为“第四媒体”,将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因而抓住时机实施电子政府,可以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在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资上的严重比例失调的状况,极大地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资源。

通过政府对信息产业界主要力量引导和组织,促使各级政府上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营造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四、构建高效的电子政府

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科学的标准,是衡量行政管理是否奏效的尺度。低下的行政效率,会使政府机构僵化、政府作用错位、政府调节失误、政府权威下降,而高效的行政效率将使政府运转灵活有序、政府调控坚强有力、政府威望如日中天。提高行政效率就要求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适应人的需要和特点,顾及社会因素及其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而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目前,造成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行政环境因素,组织因素,行政人员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等。要提高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将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牢固树立效率观念。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在传统体制中,行政过程运转节奏较慢,加上责任不分,从行政领导、一般行政人员到普通群众,都在不同程度上养成了不珍惜时间、不重视效率的习惯。这种传统观念对于改进工作、提高行政效率是一种极大的阻力。为此,要抓住构建电子政府的契机,大力宣传效率意识,牢固树立行政人员的行政效率观念,转变其“一等、二靠、三望”的工作作风,让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在行政机关乃至在整个社会形成风气。

第二,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电子政府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将传统政府搬上网就了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要求政府重视定位其职能,并合理划分各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交叉。我国目前机构设置中的职能交叉问题的产生,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直接管理、微观管理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而电子政府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可以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减少乃至根绝因信息横向沟通不足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相互扯皮的现象。

第三,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构建高效的电子政府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最主要的是要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普通公务员应该是既懂管理,又懂一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领导人员尽管不必精通计算机编程语言,但他们必须深谙电子政府的战略意义,并熟练掌握日常工作中操作电脑和互联网的基本技能。电子政府为行政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信息支持。同时,电子政府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平台,也为行政领导者加强行政执行监督提供了保障。

第四,推行政务公开,大力反对官僚主义。政务公开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有效手段。电子政府为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有效的载体。要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强化政务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把所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向社会公开,实行承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政府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向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要效率。要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网的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办公。

面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动力、以知识创新为内核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电子政府的逐步实现将在操作层面上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塑造新时代高效廉洁的政府新形象提供物质设备和技术支持。电子政府的四大功能面——网络信息、政务公开、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务,加速了信息化潮流下政府权力结构、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当代公共行政的理性取向是在确保社会公正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电子政府凭借其科学与技术手段,为这一理性取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

标签:;  ;  ;  

电子政务的效率基础分析_行政效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