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的实验研究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的实验研究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教育论文,实验研究论文,主体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世界教育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日益注重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终极关怀,其中渗透着宝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中兴起的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便是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一场宏大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是针对基础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弊端,那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权利和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性,表现为缺乏鲜明的个性,往往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这种教育仅仅把学生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来培养,从而在某种程序上把人降到了物的层面,忽视了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积极创造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弊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觉得,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改革基础教育弊端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的教育观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充满着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的渴望,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培育,考虑到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结合,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要站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格完善、个性发展、具有现代素质的社会成员。

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考虑,并根据长沙市教科所的建议和规划,长沙市开福区和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把“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性素质”作为我们这次区域性教育改革实验的研究主题,从探讨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角度,探索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活动都是充满着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的活动,我们把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作为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二、主体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结构

什么是人的主体性?从哲学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特性。它是人区别与超越其它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而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属于一种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中更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再者,我们知道,教育所面临的根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活动。为更好地处理这一矛盾,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个性,使其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这种个体生活的主体主要是针对个体自身的世界而言的,社会活动的主体则主要是针对个体与周围世界、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的。而要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要活动——学习进行,因此,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就成为我们主体性教育区域教改实验的重心之所在了。

根据哲学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之一,一般应该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基本的本质特征。

独立自主性主要是主体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及能力,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烈、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等(这种独立自主性是以事物客观规律的制约为前提的)。

自觉能动性可以说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主要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以一种选择与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还表现在个体生活及其社会活动中,具体包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兴趣广泛,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尊人,合群,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积极创造性可以说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对小学生而言,它意味着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等。

综上所述,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特征。而每个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又各有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等三个方面,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内在结构。

三、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优化影响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因素,建构学校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如下四项内容构成。

(一)建立学校主体性教育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将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总目标分解为如下三套培养目标系列,即“学习的主体”培养目标,“生活的主体”培养目标,“社会活动的主体”培养目标。其中,“学习的主体”侧重于学习活动;“生活的主体”侧重于个体处理与自我的关系;“社会活动的主体”则侧重于个体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验形成与上述三套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分年段、分学科(“学习的主体”系列)评价指标体系。

(二)探索主体性教育课程结构

1.适当调整现有课程设置,选用实验教材。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长时课(40分钟)与短时课(20分钟)相结合,同时鼓励实验教师选用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加强学科基本训练的经国家审批出版的实验教材。

2.探索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1 )从关照学生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开展主体性教育实验4大类、20 个系列的活动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设计的研究工作,即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信息类活动、文艺特长类活动、体育卫生类活动等五个系列。(2 )探索主体性教育活动课程教学策略。一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三是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

3.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上,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构建“外展型”德育活动模式。即把约束性的教育目的、封闭性的教育内容、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内塑型”德育模式,转化成依据社会道德生活的要求,来构建学生主体的道德素质的开放性的“外展型”德育模式。探索要点为:营造“同化模拟式”的德育环境,设计阶段渐进式的德育内容,探索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方法。

(三)构建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

1.塑造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协调师生的认知关系,包括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其次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师生情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个性之间的关系。再次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包括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伦理问题,教师在处理与学生个体的关系上的伦理问题。此外,改变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设计多种课堂空间布局形式。

2.建构“主动参与——积极交往”课堂教学模式。一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组织教学交往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以引导主体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色的课堂教学程序。三是以组织学生主体活动,营造学生课堂生活为特色的教学操作策略。

3.建立主体性教学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坚持知能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并重的原则。在评价手段上,突破传统单一的再现式考试手段的局限,编制相关的测评表和问卷,或编制观测指标加以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实施自我接受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四)实施主体性教育评价与管理

1.主体性教育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评价和管理过程,另一方面评价和管理的结果有利于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

2.主体性教育评价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1)主体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策略。一是学生自我评价, 二是实施教育性评价,三是改进作业布置及评阅方式,四是改革考试及评价方法。

(2)主体性教育学生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是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二是引导学生实行自主管理,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实验研究的组织实施

本实验实质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改革实验,主体教育思想是本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区域性改革实验的方法

我们在全区确定21所小学为主体性教育实验学校,确定65个班级为主体性教育实验班,在自然常态下进行实验。同时,在全区范围开展一年一度的群众性教育科研系列活动,进行各种专项的教学研讨、观摩、竞赛,形成有点有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区域性教育改革实验。

(二)实验的步骤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预备阶段(1995年9月—1996年1月):制订方案、计划,编印《师训手册》,开办培训班。

第一阶段(1996年3月—1997年7月):以构建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为重点,逐步展开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实验的各项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1997年9月—1998年7月):深入开展探索主体性教育课程结构和实施主体性教育评价与管理的各项研究工作,开展各项改革实验的整合研究。进行实验研究的测评结题等工作。

(三)实验的主要措施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培训实验师资队伍。一是组织全区性多种形式主体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学习。二是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研讨、提高。

2.配合实验研究过程,开展全区群众性“学(学主体教育理论)—做(参与课堂教改活动)—写(撰写教学论文)—赛(赛课赛文)—评(教改科研成果评奖)”的教育科研系列活动。

3.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4.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包括建立四结合的课题研究领导机构,加强计划管理,实施宏观调控,认真检测,比较研究,正确评价,以及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参与改革实验的积极性。

五、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效

(一)学生主体性素质及德、智、体几方面素质获得良好发展

1.采用华中师大《小学生主体性品质调查表》进行整班抽样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水平均比较好,且在选择性、自理能力、协调性、自信心、新颖性及道德言行自律等方面比较优秀。实验班教师观察表明,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随着实验的进程不断发展。

2.根据《湖南省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案》进行整班抽样评价,结果表明:主体性教育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均为优秀和良好,优秀面均超过半数,没有品行表现不及格现象。

3.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全面“达标”测验,结果表明:主体性教育实验点校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掌握较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良好。

4.依据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大纲,对实验班及对比班统一施测,结果表明:主体性教育实验班学生主要基础工具学科“双基”的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

5.采用湖南师范大学《数学能力测试题集》,组织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测试,结果表明:主体性教育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对比班学生发展显著。

6.采用北京大学吴天敏教授主编、湖南教育学院改编的《中国比内测验简编团体测》试卷,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组织对比测试和智商评估,结果表明:主体性教育实验班90 %以上的学生智力发展较好, 60%以上的学生智力发展达到优、良水平,整体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校外对比班。

(二)初步构建了学校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包括贯穿主体教育思想,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四项主要成果。即建立了学校主体性教育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了主体性教育课程结构,构建了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实施主体性教育评价和管理获得初步经验。

(三)以实验教师为骨干的全区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业务素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实验教师初步确立了主体性教育观念;二是教师队伍增强了敬业精神和科研意识;三是全区教师队伍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六、实验研究的体会

本实验试图优化影响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因素,构建学校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在三年来围绕这一主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体会到:

(一)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必须优化影响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教育因素。这就有必要使我们的课题研究从单一的分散的学科教学改革,走向综合的整体的学校教育改革,有必要构建贯穿主体教育指导思想的主体性教育目标——主体性教育课程结构——主体性教育教学活动——主体性教育管理与评价这种一体化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其中,主体性教育目标体现了主体教育观,课程结构优化是主体性教育的难点,教学活动是影响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参与的最广泛的活动,教学活动结构、方式,往往以弥散的方式影响学生其它活动。我们在构建上述一体化的学校主体性教育模式框架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始终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把构建主体性教育教学活动体系,作为实验研究的最重要的自变量。通过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教育性评价”的主体性教学评价机制等多种途径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了活动课程教学研究的开展;主体性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促进了主体性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促成了学校主体性教育模式框架的构建。

同时,从优化影响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因素出发,因地制宜,有计划地优化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及其社会环境,开办家长学校,进而优化学生家庭育人环境,有助于学校主体性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养成。

(二)人的主体性素质是有结构的,而且主体性素质发展是有阶段的。从总体上说,小学阶段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奠基阶段或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等方面的主体性人格、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的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体会到,在小学阶段,主体性教育目标在于为小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仅仅凭小学教育是不能完成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全过程任务的,小学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主体性素质。

人的主体性终究是通过社会活动体现出来的,而在学校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素质发展始终是与教育活动相联的。因而,我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然首先使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同时成为学习的主体,然后才能逐步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其中个体生活的主体着眼于培养学生处理与自我的关系;社会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培养学生处理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学习活动的主体则是沟通二者的一个中介。小学教育应从个体生活、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性。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是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任务。

(三)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既有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诸因素的作用。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因素是影响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具有主体性教育观,真正把学生当做主体,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主体性教育不是一种空洞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从教育目标,到课程结构、教学活动,以及评价和管理等方法构成的教育模式。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认识与情感、思想品德的关系,以及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点,展开学样教育活动。

总之,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教育应从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活动体系的建构和小学德育改革,以及教育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促进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而小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小学教育要为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实,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而主体性教育则不失为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

(李志宏执笔)

收稿日期:1998—11—26

标签:;  ;  ;  ;  ;  ;  ;  

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的实验研究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