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歇与定林寺研究_刘勰论文

刘歇与定林寺研究_刘勰论文

刘勰与定林寺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林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法 K878 文献标识码A

刘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所著《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他的一生与佛教及定林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梁书·刘勰传》记述刘勰的生平事迹仅数百字,却两次提及定林寺。但是对于这座定林寺究竟位于何处?刘勰在寺内从事过哪些主要活动?刘勰卒于何时何处等问题,史书、方志的记载十分简略,有关专家的考证、论述又多歧异。爰不揣谫陋,草成此文,以就教于诸位学者、专家。

(一)

细检历代方志及迄今已经发表的有关著作、文章,涉及刘勰生平的定林寺,目前已达5处之多。

其一,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建康实录》记云:“上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禅师竺法秀造,在下定林寺之后。”《建康实录》为唐人许嵩所著,应为记述南京六朝史迹史事的第一部方志。其后,宋代《景定建康志》记云,刘宋元嘉十六年“置上定林寺,西南去县十八里。”又云:“上定林寺在蒋山应潮井后,宋元嘉十六年禅师竺法秀造。”元代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则全文照录:“上定林寺,旧在蒋山应潮井后,宋元嘉十六年,禅师竺法秀造。”

其二,南京钟山下定林寺。上述《建康实录》在刘宋元嘉元年(424年)条目下记云:“置竹林寺。……又置下定林寺,东去县城一十五里,僧监造。在蒋山陵里也。”《景定建康志》则记云:“下定林寺在蒋山宝公塔西北,宋元嘉元年置,后废。今为定林庵,王安石旧读书处。”《至正金陵新志》又是原文照录:“下定林寺,在蒋山宝公塔西北,宋元嘉元年置,后废。宋为定林庵,王安石旧读书处。”

其三,南京方山上定林寺。明葛寅亮修《金陵梵刹志·卷十》记云:“方山定林寺,古刹。在郭城高桥门外,……东城天印山后。南宋乾道(1165~1173年)末年,秦高僧善监创。按:上定林寺在钟山,寺废,因请其额于此,遂名定林。”

宋朱舜庸《方山上定林寺记》亦云“当乾道末年,有秦高僧善监始来是山,结庐行道。……即诣府请移钟山梁朝废寺上定林额于此”(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

其四,京口定林寺。山东《莒县文物志·莒县名胜·浮来山》一节中,提及刘勰“曾在京口定林寺编撰《众经要抄》”。莒县刘勰纪念堂陈列的《刘勰年表》中亦记述“刘勰二十四岁左右,僧祐到江南讲佛学,刘勰和他两人同住在定林寺里。……这里所说的定林寺,应指京口的庙宇”(注: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

其五,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肖洪林、郡立均两位先生在《刘勰与莒县定林寺》一文中旁征博引,考定刘勰在南京定林寺“出家以后,并没有‘未期而卒’,而是不久即潜回故乡莒县,……莒县定林寺实刘彦和(即刘勰)所创建。建寺后他曾校经于此,最后没有斯寺,亦葬于斯寺”(注:肖洪林、邵立均:《刘勰与莒县定林寺》,《文史哲》1984年第6期。)。

上述五处定林寺中,至少有三处与刘勰关连不大或毫无关系。

南京钟山下定林寺始建于刘宋元嘉元年,位于钟山南麓玩珠峰独龙阜之北,即今明孝陵的西北一带。该寺始建时规模很大,一些名僧亦曾留住该寺。但由于寺庙濒临溪涧,地势低下,自刘宋末年,特别是刘梁时已被废弃。据《高僧传·昙摩密多传》记述,昙摩密多于“元嘉十年(433年)还都(指建康),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静,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测。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435年)斩木刊石,营建上寺。”昙摩密多,即竺法秀,为南朝入华的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僧人,深究禅法,译有《禅法要》、《普贤次经》、《虚空藏观经》等经藉。他在刘宋时期从荆州东下建康,住祗洹寺,授徒弘法,并一度入住定林下寺,但不久即着手营建定林上寺,并移居该寺,直至元嘉十九年(442年)在上定林寺内圆寂。上定林寺虽创建时间晚于下定林寺15年,但建成以后,逐步成为钟山名刹,成为江左佛教活动的中心。而下定林寺则逐步荒圮。许多史书均记载下定林寺“后废”、“自齐梁时已久废”(注: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刘勰自京口来南京的时间,约在齐永明年间(483~493年),此时下定林寺已经荒废,所以刘勰不可能定居该寺。

南京方山上定林寺,始建于南宋,距离刘勰活动的时代晚达700余年。该寺仅使用了钟山上定林寺的额名,并非为纪念刘勰而建,所以与刘勰的生平毫无干系。目前该寺院宇建筑早圮,仅存一座砖塔,古色苍然,欹斜欲倾,孤立在方山半腰丛林之中。

至于京口定林寺之说,更属子虚乌有。西晋末年,中原战事连绵,生灵涂炭。永嘉(307~313年)南渡,江北流人相继过江,大批衣冠士族离开黄河流域,移居江南。东晋政权乃于江南侨立郡县以安置之。南东莞郡即侨郡之一,镇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刘勰祖籍山东东莞莒县,南渡后即侨居京口。但该处虽为刘勰的出生地及幼年居住之处,却并无定林寺。刘勰自20岁左右离家以后,长期在南京活动。相传梁昭明太子肖统曾在镇江招隐寺内建增华阁,邀约一批著名文人研讨编纂《昭明文选》,刘勰可能参与其事,但并无刘勰在京口定林寺编撰《众经要抄》之事。所以我们在考证刘勰与定林寺的关系时,应将南京钟山下定林寺、南京方山上定林寺及京口定林寺三处予以排除。

应当补充说明的是,南京钟山下定林寺虽与刘勰无缘,却与我国历史上另外两位著名文人王安石及陆游结下了不解之缘。指宋人张敦颐所撰《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一》记述,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高僧宝志西逝。梁武帝十分尊崇这位国师,乃“以钱二十万,易定林寺前岗独龙阜,以葬志公。永定公主以汤沐之资,造浮图五级于其上。十四年即塔前建开善寺。”下定林寺以20万钱将前岗让与朝廷另建大寺,其本寺的范围已大大缩小,到了宋代,称定林庵,亦称定林院(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野居在府城东门与钟山半道上的“半山园”。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幽美,经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王安石在咏“定林所居”(即昭文斋)诗中云:“屋绕弯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王安石:《临川集》。)。约100年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两次慕名来游钟山定林庵。第一次在昭文斋壁上题名曰:“乾道乙酉(1165年)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5年后,陆游重游钟山,定林庵已被火毁,而他在昭文斋壁上的题名却被寺僧事先摩刻在寺后的崖壁之上。1975年10月,陆游题名石刻被发现,成为我们考证下定林寺遗址的重要资证。

(二)

史料证明,刘勰的一生和南京钟山定林上寺关系密切,情缘深厚。他曾三次在定林上寺留居,前后时间几达20年之久。

刘勰第一次进入定林上寺是在他的青年时代,约20岁以后,他只身离开京口故居,来建康定林上寺依僧祐居住。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

僧祐乃一代高僧,原籍徐州,出生于建邺(今南京),幼时即随家人入江东第一座佛寺建初寺礼佛,后出家。14岁时入定林上寺,为法达之弟子。法达即定林上寺的开山祖师昙摩密多,亦称竺法秀,“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僧祐在法达的指导下,精研佛学;又曾受业于律家所宗的一代名匠法颖,“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迈先哲”(注:《高僧传·释僧祐传略》。)齐永明年间,竟陵王肖子良多次敦请僧祐开讲律学,披释精详,辨解入微,大受欢迎,听众常达700~800人。僧祐又是一位佛教文史学家,他十分注意保存佛教史料,广泛收集佛教典籍、卷轴;自己著述亦丰。当时庙宇又饶有资财,富于藏书。刘勰得此良机,“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潜心攻读佛教典籍及各类经史群籍,积十余年之功,遂能“博通经论”,并协助僧祐抄撰辑录,整理其所藏经籍,“区别部类,录面序之”,先后编出《出三藏记集》15卷、《弘明集》14卷、《释迦谱》5卷等大量经籍(注: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史称“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注:《梁书·刘勰传》。)。开我国寺院搜藏佛教文献之先河,僧祐及刘勰功莫大焉。

钟山定林上寺,当时乃南朝佛教活动之中心,名僧辈出。据粗略查考《高僧传》及《续高僧传》等书,可知与刘勰同时在定林上寺之高僧即有僧柔、法通、道嵩、超辨、慧弥、法令等人。齐梁王侯贵族如齐竟陵王肖子良、梁临川靖惠王肖宏及处士名流何点、周颙、明僧绍等人,经常策踵出门,殿展禅堂,或咨戒范,或听内典(注: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刘勰得此机遇,遂在佛学、道学、儒学及文学的研究方面,均已登堂入室。他在协助僧祐编定佛教典籍的同时,又在定林上寺内写成了一部我国古典文学的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刘勰的名字,因《文心雕龙》这部辉煌巨制的传世而名垂青史,而钟山定林上寺,也因刘勰曾在此沤心沥血、精心撰写《文心雕龙》一书而留下了庙宇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页。

梁武帝肖衍天监初年,刘勰离开定林上寺,开始步入仕途,先后任职奉朝请、中军将军肖宏的记室、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今浙江龙游)县令、仁威将军肖绩的记室,最后任昭明太子肖统宫中的通事舍人兼步兵校尉。由于出身寒微,刘勰的一生仕途坎坷,虽在太末县令任上,“政有清绩”(注:《梁书·刘勰传》。),终未得蒙升迁,无法施展自己“达则奉时以骋绩”(注:刘勰:《文心雕龙·程器》。)的政治抱负。

大约在梁武帝天监六、七年间,刘勰奉诏第二次进入定林上寺。据《高僧传》二集卷六《僧旻传》记述,天监六年(507年),梁武帝“仍选才学道俗,释僧智、僧晃、临川王记室东莞刘勰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抄一切经论,以类相从,凡八十(八)卷,皆令取衷于旻。”此次入寺参与《众经要抄》之撰辑,为时虽不到一年,但此时刘勰正在太末县令任上,梁武帝特诏一在职县令与众高僧一起撰辑佛经,可证刘勰对定林上寺所藏佛教经籍之熟稔,询非常人可及。

梁天监十七年(518年)五月二十六日,对刘勰长年呵护有加的僧祐卒于建康建初寺,葬于定林上寺之侧,刘勰为僧祐写了碑文。不久,刘勰奉诏第三次进入定林上寺。据《梁书·刘勰传》记云:“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

刘勰自第一次进入定林上寺不久,即为高僧超辨制作碑文,其后,又为京都建康的不少寺塔及高僧制作碑文,为僧祐制文,事属理所当然。而自上次编写定林上寺的藏经以后,事隔多年,僧祐当又搜集不少卷轴、典籍,所以梁武帝特诏刘勰再次参与定林上寺所藏佛教经籍的整理、增订、校证工作。此时的刘勰已年逾半百,垂垂老矣。仕途失意,升迁无望;加之遭逢大变,恩师僧祐西逝,遂于经籍编校事宜结束后,即矢志出家。他出家的地点,当然选在他旦暮相近20年的定林上寺。

刘勰晚年出家的这座定林上寺,不久亦告荒废,此后数百年间史籍无征。宋代以后史书诗词中的钟山定林寺,均指钟山定林下寺。如前所述,这与王安石、陆游等著名文人曾在此休憩、游赏及题咏有关。

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曾化费两天时间,在钟山寻访古迹。他在《游钟山记略》(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他先后踏访钟山定林下寺及上寺遗址的情况。第一天,他游“翠微亭,登玩珠峰。峰,独龙阜也,梁开善道场,宝志大士葬其下,永定公主造浮图五层覆之。”宝公塔后有木末轩、名僧娄慧约塔及三绝碑亭等古迹。“又东折,渡小涧,涧前下定林院基,舒王(即王安石)尝读书于此。”第二天,宋濂又攀援上山,“折而东,路益险。……有二台,阔数十丈,上可坐百人,即宋北郊坛祀四十四神处。……又力行登慢坡。草丛布如毡,不生杂树,可憩。思欲籍裀褥,卧不去。坡,古定林院基,望山椒无五十弓,不啻千里远。竭力跃数十步,辄止,气定又复跃,如是者六七,竟至焉。”据此,可知唐宋以来志书所载不诬,钟山上、下定林寺,同处钟山南侧,但定林下寺在山麓,邻近独龙阜宝公塔;而定林上寺则在山腰之上,已近峰顶矣。其具体位置,在南朝刘宋北郊坛祀的上方,建于一块平缓的山坡上。

据宋《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四“北郊坛”条目记载,南朝“宋孝武大明三年(459年)移北郊于钟山北原。今钟山定林寺山巅,有平基二所,阔数十丈,即基地。”“梁武帝北郊为方坛,上方十丈,下方十二丈,高一丈,四面各有陛,其外为壝再重。”“宋书云,江左未立北郊,地祗众神共在天郊。成帝立二郊。天郊则六十二神,……北郊则四十四神。”北郊坛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到明初宋濂前去寻访时,两座平台依然,据此可定定林上寺的具体方位。令人欣喜的是,当笔者正在撰写此文时,南京市文物局及中山陵园管理局的有关同志告知,这座湮没已久的南朝地坛遗存已被发现。据《新华日报》1999年8月8日载文披露,这座遗存位于紫金山(即钟山)南麓海拔277米处,北依钟山主峰,下临紫霞湖。坛体取正南北方向营造,主体建筑由四层台面组成。坛体用土石筑成,边长近90米,总面积逾8000平方米。

据悉有关专家正在对该处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进行研究论证,但与明初宋濂寻访古迹时的记载对照观察,笔者认为这座遗存的发现,为定林上寺遗址位置的认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证,正如陆游题名石刻的发现,为定林下寺遗址位置的认定提供实物例证一样,具有特殊的价值。

(三)

关于莒县定林寺与刘勰的关系,肖洪林、邵立均两先生在《刘勰与莒县定林寺》一文中已雄辩地论证了“莒县定林寺实刘彦和(即刘勰)所创建。建寺后他曾校经于此,最终没于斯寺,亦葬于斯寺。”苏兆庆先生亦认为:“刘勰在钟山定林寺出家以后,稍事停留,念于羁鸟峦旧林,池鱼思故渊之义,怀着孤苦无告的心情,潜归到了故籍东莞莒(即莒县),依浮来山定林寺而终老一生”(注:刘树芬、周笑通:《浮来山》,日新书印1998年。)。

笔者认为,刘勰在钟山定林上寺变服出家后不久,即潜归山东莒县故籍、隐居浮来山、青灯黄卷、孤寂以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梁书·刘勰传》在记述刘勰一生事迹时,基本上循时记事,对刘勰在钟山定林上寺变服出家的过程,记述亦甚具体。但却突然以“未期而卒”四字作结,语气太过突兀。比《梁书》晚出仅23年的《南史·刘勰传》则将此关系重大的四个字删去,显系存疑。当时连年争战,人口流动频繁,不少高僧更是行踪不定,四出弘法,莒县高僧来宁者有之,刘勰潜归山东故里亦非难事。加之刘勰如不愿在都城的近郊钟山隐居,京口故居又无亲属可投,则当以返回祖籍东莞莒县之途最合情理。《刘勰与莒县定林寺》文中,列举刘勰曾定居该寺的几条物证,即彦和墓塔遗址、古遗石乌鱼碑座及落款为“隐仕慧地题”的“象山树”石刻,均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特别是现在浮来山怪石峪的“象山树”三字篆文,传为刘勰亲书。不少专家考定此三字各指一事,“象”通像,谓寺内众多的造像;山即浮来,树指寺内的古银杏树,三者合为浮来胜景。其实,浮来山为莒县名胜,由来已久;古银杏枝叶扶苏,繁荫数亩,历3000余年的沧桑巨变,亦系莒县名胜,号称“天下第一银杏树”;唯“造像”一事,值得玩味。佛寺均有造像,何以能位居浮来山及古银杏树之前呢?考刘勰青年时代起,即依僧祐居处10余年,而僧祐“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及剡县石佛等,并请祐经始,准画仪则”(注:《高僧传·释僧祐传略》。)。可见僧祐在佛教造像及建筑工艺方面的高超技艺。刘勰长年随侍,且曾为僧祐所造浙江剡山石城寺石像制作碑文,长达2600余言,对佛寺石刻造像亦应十分熟悉。当时莒县定林寺内一定有相当数量的石刻造像,或存有意义特殊的造像,故能与山、树合称浮来胜景。

但断定“莒县定林寺实刘彦和所创建”一语,似尚缺乏实证。莒县定林寺建于县城之西八九公里处的浮来山上。定林寺僧相传:“晋太元(375~396年)间,高僧竺法汰曾背铜佛来此山(即浮来山)住锡立寺”(注:刘树芬、周笑通:《浮来山》,日新书印1998年。)。竺法汰乃东晋太元年间高僧,为名僧佛图澄之弟子,淹贯经史,博通佛典,原籍东莞,避乱南下,太元十二年(387年)逝于建康瓦棺寺。后世浮丘僧侣奉竺法汰为莒县定林寺之开山祖师。南朝刘宋年间,高僧僧远曾在莒西浮来山讲法,被奉为继竺法汰后的第二代名僧。据此,莒县历史悠久,浮来山环境清幽,高僧来此建立寺庙,弘扬佛法,询属常事。且刘勰既属失意潦倒,晚年潜归故里,何来精力及财力在几年内创建这座规模颇大的寺院。所以,我认为莒县浮来山可能在东晋时即已有寺,而刘勰从建康潜归故里后,即居于该寺。至于寺名定林,则应与刘勰有关,当系他在钟山定林上寺留居多年,情缘深厚,返回原籍后,特意将该寺改名定林,藉以抒发自己深切怀念之情。总之,现在的莒县定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唯一现存的刘勰纪念景物,应该妥善保护,以资纪念。

收稿日期:2000-02-14

标签:;  ;  ;  ;  

刘歇与定林寺研究_刘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