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程丽锐

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程丽锐

(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东街小学 736200 )

【摘要】:“现代化的家校沟通是凭借现代化移动通讯技术,在互联网支持下所进行的教师与家长同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最新型的具有前瞻性的家校沟通方式。本文旨在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的一些方式方法及注意的问题,使现代化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及一些简单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校讯通、班级群、电子邮箱、家校沟通、

基于现代教育的需要,孩子入学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前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时,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家访,打电话的形式来开展,但一位老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和家长,沟通起来着实有些费力,同时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1个孩子,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宝贝。同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日益提高。虽然我校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等机构,但活动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所以造成家长和教师感觉交流不彻底,沟通不及时的遗憾。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作为一线教师,我也在探索全新的家校沟通途径,分别尝试了几种方式,如:校讯通、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电子邮件和一起作业网等途径。下面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1、校讯通

在近几年的家校沟通网络中,校讯通一直占主要地位。他是用短信的方式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促进了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与个别家长沟通,保护了孩子的隐私,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因为有了校讯通,老师可通过手机短信将孩子在校表现及时汇报家长,让家长配合一致鼓励和教育孩子,还能每天布置当天的作业,督促家长让孩子按时完成,教给家长一些育儿方法,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等。

2、班级QQ群

随着手机QQ的普遍使用,我班还建立了班级QQ群。群主是教师,群成员是班级中的各位家长。这种网络下的交流环境打破了家校互动的时空界限。由于大部分家长工作繁忙,与教师交流的时间,空间有限,但他们中大部分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我们可以在QQ群里留言,交流。如果教师忙,家长也可以在群里留言或者给教师提一些好的建议,同时也可以是意见。这样避免了当面提意见的尴尬,加强了心与心的交流,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

3、班级微信群

自从出现了微信,我们的家校沟通方式又增加了一种方式。除了在微信上与家长沟通之外,教师如果在公共号浏览一些好的文章,可以分享到家校朋友圈中或发送给个别家长,以对他在教育孩子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特别是去年,我加入了“一起作业网”家族,每天利用微信给孩子布置网上作业,消息也能发到家长的微信上以及时提醒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教师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还能随时查看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一方面激发了孩子作业的兴趣,同时也与家长相互沟通,为共同教育好孩子各尽其职,效果很好。在班级微信群中,不仅可以文字交流,还支持语音和视频交流,老师可以更为详细的为家长描述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说利用微信平台既快捷又节约,不仅让家长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也避免了学生对家长不诚实的行为。

4、电子邮箱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外,我们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文本想让家长也了解一下,就用E-mail的形式与学生家长联系,比如一些好的读书方案和一些好的阅读素材,我会用这种方式发到需要的家长手里,同时我会告诉家长我的邮箱地址,帮助家长免费申请一个电子邮箱,让他们把孩子写的一些数学日记或其他文件发到我的邮箱,我们共同交流。这种“电子”互动的沟通方式也不失为常用的家校沟通路径。我班有位家长,我知道他平时经常利用电脑工作的,他很希望能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苦于工作繁忙没有机会。有一天我向他要了E-mail地址,并马上给他发了一封“伊妹儿”,以后他一直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和我们老师保持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上所说的几种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需要,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距离,随时随地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呢?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一些学生怕老师“告状”,家长知道后斥责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心,作为老师,向家长发送信息时要委婉的提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切记啰里啰嗦长篇大论,力求做到少而精,让家长看到后既觉得有道理,还会感受到老师强烈的责任心,从而更好的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我班的刘子辰同学,上课总是东张西望,需要老师多次提醒。于是我给家长发信息:“刘子辰在今天的教学课上表现不错,老师只提醒了他两次,希望下次表现更棒!”家长给孩子读这条信息,真诚地表扬了他,并回复信息:“陈老师,刘子辰的进步离不开您对他的关心,他下决心以后会做到专心听讲,我们相信他。”接下来的日子,刘子辰同学果然改掉了这一毛病。这种沟通如果我没有认真准备,把孩子的缺点大肆宣扬,不会受到如此的效果。

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与家长沟通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那些调皮好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发现他身上有一点点优秀的地方,就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这样双方多鼓励孩子,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我班的唐嘉轩同学,他在学习数学时,明显比别的学生接受慢,学习成绩相对落后。我平时就多关心鼓励和帮助他,每每有一点进步,就发信息给他的家长。比如有一天,他在我办公室里做口算题,竟然考了90分!我及时把他的试卷成绩拍成照片发给家长,并表扬了他的进步。他的家长收到信息后,给我回复到:谢谢陈老师,唐嘉轩的进步很大,我很高兴,回家一定好好表扬他。“还有一次做操时,我班的仇安琪同学因为受凉吐了一地,只见平时调皮捣蛋的陈子昊同学主动从教室里拿出扫帚来打扫。于是我把他的这一表现及时发信息给家长,并且表扬了他,他的家长也很高兴,说了一些客气的话。从这以后,他的表现越来越好,学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呢。

所以作为教师,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到利用网络与家长及时沟通,不仅肯定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同时也给家长以启迪,促使孩子朝着好的一面不断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三、尊重信任家长,做到真诚沟通

在教育的战线上,教师与家长是同盟,他们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所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要真诚,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特别是利用网络这一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时,要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化建议,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沟通环境,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要真诚表扬,提出期望。对于表现差的孩子要委婉地提出,使家长易于接受。

总的来说,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艺术,教师不仅要使自己的发言更具有向心力,收到家长普遍的欢迎。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知识修养,不断练就语言的艺术。当然,为了调节气氛,有时也可以来点幽默诙谐的语言,以便让沟通更具有趣味。如果做到以上几点,网络下的家校沟通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有生命就有沟通,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也离不开沟通。而我要说,在当今的教育行业中,教师与家长之间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了解,也就成了朋友。可见,教师与家长作为儿童成长的“启航者,两者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让我们与家长携手走进互联网,为共同蕴育新生一代做出自己的努力!

论文作者:程丽锐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程丽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