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浙江省武义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高中数学;培养策略
不少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 这一教学趋势显然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等待教师予以解决,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多的,同时一些教师存在着较落后的思想,以传统的思维体系禁锢学生等等,这些问题都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那么在这些要求下,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势必要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并且尝试思考新兴的教学手段及方式,以期活跃教学氛围,发散学生思维。而如何对现有的课堂模式进行完善,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性成长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而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化学习,形成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数学能力。同样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在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后,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从基础出发,实现数学思维的培养。而结合这一需求,教师则要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观察学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保证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拓展,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尽自己所能实现突破。例如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课堂讲解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我会通过分层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做一些拔高题,一些中等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掌握基本的题目就可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此方式保证学生在后续探究中,能够对 sinx、cosx、tanx三项函数拥有一定的理解,而学生在拥有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他们才有能力进行发散与拓展,从而实现教师所要求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促进学生合作,发散学生思维
高中生群体本身较为特殊,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同时考虑问题不够细致,有所欠缺。结合这些情况,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论是小组学习或是个人展示,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以合适的引导,既不能让学生被教师的思维所限制,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明确且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分工,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在学习空间几何时,有学生会因为想象力不够而难以深入学习,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那么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鼓励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实现突破。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来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大家可以在小组中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积极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通过交流的机会开动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调整教学结构,互换教学体验
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从原本的课堂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只有发生了角色上的转变,学生才有可能从新鲜的课堂体验中收获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体验“小老师”的角色,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同学们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心,同时督促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探索与思考。与此同时,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生活阅历有限,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走向,巧妙的利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避免学生因为思维出现偏差而走 “下坡路”。
在角色互换的教学体验中,教师可以重视课堂总结的环节,借此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数列作为一项数学规律,它被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不妨在基础章节讲解完以后,由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拓展与发散,例如相关的计算公式的变形等等。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阻碍,教师要带领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学生思路的正确性。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学生拥有牢固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充足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够尝试做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并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教师只有积极转变角色,端正心态,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通过大量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够形成,那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情况,充分挖掘课本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与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6):102.
[2]周牛娃.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0):109.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