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柳江医院 河南漯河 462000
【摘 要】急诊科不安全因素往往存在于急救和护理的过程中,在一些非常简单的护理活动中,也存在潜在隐患。伴随着现代医学的新制度的引入,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将要求护理安全和质量管理作为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出发点,文章分析了医院急诊科的安全问题,总结了急诊科在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积极探索护理安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医院;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75-01
一、急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1.护理人员因素
1.1护理业务能力较差
医院急诊科的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严重,发展快。因此,对医务人员有很严格的要求:一是医生先做好快速准确的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第二,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病情及时、快速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目前,工作时间短的护士在急诊护理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心理素质不高,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尤其是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精神状态过于紧张,对护理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2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
部分护士不关心患者和他们亲属的心理需求和护理风险。治疗前,患者会有一个理想的水平,也就是说,医院的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给予了基本的心理预期。但由于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什么规律,而且对医疗保健服务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并与护理双方的意见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因此,患者和他们的亲属都容易出现对医院的不信任。在这一点上,如果医务人员不仔细向病人解释,没有明确向病人分析病情,或对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反映的病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病情恶化,如患者死亡或残疾等严重后果,这将更容易激化双方的矛盾,造成冲突。
1.3没有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急诊科观察病人流动室由于病情多,经常换床位,如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可能会出现液体加错,没有及时拔针等情况,导致纠纷。
科室环境因素
2.1科室基础设施及往来人员管理存在漏洞
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布局不当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建筑设施老化、损坏,消防安全排查不到位,地面湿滑等;同时急救部由于人员流动大,自由出入的人员混杂,容易出现管理问题。
2.2急救设备管理不够到位
医院设备管理不规范,可能会出现大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需要急救是发现设备故障,需要修理或更换时有可能贻误患者病情,或者一些器械未经彻底消毒,引发病人感染等。
3.病人方面因素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和过于敏感;患者和家属的素质不高和情绪不好,在内部沟通时,由于受患者和家庭教育的限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疾病本身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消极情绪,影响其他的患者及其家属。
二、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1.重视学习,提升护理业务能力
护士的职业能力不强,缺乏对患者的安全威胁的经验,通常是安全事故引起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给定的医疗技术对手术的常规标准和要求,制定多器官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和急性中毒、休克和多发伤治疗等各种疾病的急救计划,并努力按照计划进行实施。根据急诊科室的实际工作条件和特点,积极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如针对突发性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充分了解各种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和适当的救援措施。此外,护理人员也应积极参与基础的培训,使操作更规范的技术要求将使用的设备,如显示器、呼吸机、心肺复苏仪、心电图,并能熟练应用气管插管、吸氧、化痰、人工呼吸、插管,和洗胃、输液、输血、心脏按摩等急救技能。
2.护理人员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护士应注重思想道德水平,通过专项教育的培训,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以及奉献精神和慎独精神,提高遵守医疗护理模式,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即“病人第一、服务第一、救援第一”的概念,也非常重视对危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的时候,在3min做接待,并填写急救护理记录,记录应包括具体的入院时间、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项目,使病人密切治疗,检查,和救援观察步骤,产生为了避免安全风险。
3.重视护患双方的沟通
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享受知情同意权和生命权的健康和医疗保健权,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权利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照顾,并加强患者的护理情感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在护理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化水平不同的患者,对疾病的看法不同,并观察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很容易理解的语言和他们进行沟通,在实施前应告知系统的实施要求,使他们知道手术的目的,愿意配合治疗,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4.认真落实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规范的基础,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并自觉遵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实施系统,以有效防止错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
5.加强对护理急救药械的管理
严格遵守急救药械管理系统的要求,保证在待机状态的急救药械的时刻,坚决不允许出现数量不足,可怜的性能和规格不配套等现象,为了避免急救护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由以上可知,医院急救部门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急救护理安全管理做好急救护理安全因素可以发现,不仅错误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范护理纠纷和投诉,也提高急救护理的整体效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 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6,08:1402-1404.
[2]冯永荣,杨红,曾利清.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7:227+231.
[3]蔡颖. 眼科护理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J]. 医疗装备,2016,08:186-187.
[4]金月仙. 急诊科护理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6,01:172-174.
[5]田亚茹,马霞,张秀芹. 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对策探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4:85-86.
论文作者:杨灵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急诊论文; 急诊科论文; 病人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