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急救治疗方案论文_张世荣, 张祖权

(1.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 重庆 北碚 400700;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重庆 北碚 400700)

【摘 要】目的:探讨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急救治疗方案。方法: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选取我院急诊的52例突发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治愈率、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痊愈占比61.54%(16/26),有效率为88.46%(2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脑溢血在急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突发脑溢血;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4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rain hemorrhage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 selected 52 cases of sudden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26 case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of 26 cases were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3 months after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rate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hen the patient mortality r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61.54% (16/26) and 88.46% (23/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remarkable effec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simple operation,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突发脑溢血起病快速、病情严重、而且病死率极高,也是目前中老年人病死率最高脑血管的疾病之一[1]。脑溢血老年患者多数病情重,全身机能代偿性差,手术耐受性差。对于老年患者,出血量大、有手术指征者传统的治疗是送手术室于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包括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直接清除血肿,操作较复杂,耗时较长,并需要熟练的技术及精良设备(如显微镜等),对危重患者创伤大,并且年老体弱患者难以耐受全手术,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加重病情,导致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脑溢血,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在病床床边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所需时间较短[2]。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内科的52例突发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选取我院急诊的52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5±2.5岁。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观察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6例,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为(64±2.3)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为(64±1.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确诊,符合脑溢血的诊断标准。②脑内血肿量为20~50ml。③血肿位于基底节区、丘脑或额叶。排除标准:①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24h者。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采用传统的甘露醇进行脱水降颅压及保护脑细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在无菌条件下局麻,通过电钻将穿刺针穿通颅骨至血肿区域,拔出针芯盖上盖帽,用注射器从侧管抽吸并缓慢深入,直至血肿中心区域,首次清除量为血肿的1/3~2/3,抽吸结束后注入尿激酶1万~2万U,夹闭2~4h后开放引流。

1.4疗效评价

①观察患者治愈率,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方面②使用改良的Rankin卒中评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表,评价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率③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病死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痊愈占比61.54%(16/26),有效率为88.46%(23/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内科保守治疗的11.54%(3/26),65.38%(1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下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病死人数占比11.54%(3/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内科保守治疗的34.62%(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突发脑溢血起病快速、病情严重、而且病死率极高,也是目前中老年人病死率最高脑血管的疾病之一[3]。有研究表明,脑溢血的血肿周围半暗带形成和早期血肿继续扩大是导致临床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治疗脑溢血的关键在于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4]。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穿刺血管引流是目前治疗脑溢血的主要手段[5]。

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的52例突发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马红旗等人报道一致。可能与微创穿刺手术无需进行全麻,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有关,特别是高龄或心肺功能不全者较为安全。微创穿刺手术创伤小,对正常脑组织损伤轻。由于微创操作既增加了术后功能的恢复也降低手术的病死率。因此,运用微创穿刺治疗脑溢血已成为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脑溢血在急诊内科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发巧.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06(8):18+40.

[2]张维勇.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6(11):4334-4335.

[3]刘雪艳,徐新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1440-1441.

[4]张有琼,杨宝仙,顾江燕.45例突发群体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14):924-926.

[5]叶先智.急诊内科抢救15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11,11(12):2814-2815.

论文作者:张世荣, 张祖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急救治疗方案论文_张世荣, 张祖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