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理论透视_儒家论文

理想人格理论透视_儒家论文

理想人格理论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人格论文,理想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现实走向未来,总是凭靠理想这一资禀。正因如此,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文化体系中,不仅有过许多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而且有过许多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产生了许多有关理想人格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研究不能离开对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哲学家、思想家的理想人格理论的透视,这不仅是因为对理想人格的理论研究源远流长,而且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研究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础。

对理想人格理论的透视,本文主要着眼三方面的内容: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目标关怀、和成就方式。而本文所界定的理想人格实质上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

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理想人格理论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始,就注重对人的道德即人的德性的研究。在苏格拉底那里,德性是具有社会的人的优秀性即具有德性价值的意义〔1〕。 他提出,人应当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在他看来,无知就是善、德性,就是聪明。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一个人,就象苏格拉底那样,知道他的智慧真正说来,是丝毫不值什么的,这就是最聪明的人。 ”〔2〕他运用“精神助产术”来寻找和发现美德,但他认为,最高的善不存在于人而存在于神的世界。人只有对理性的高扬,重视道德实践才能达到神的世界。苏格拉底举例说,哲学王柏拉图就是最高善的化身。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道德研究进入系统化阶段。他认为,伦理学就是研究人的优秀性的学问,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是“善”。〔3〕因此,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追求人的理性道德的统一。理性规定人,理性包含着道德,人有理性也有道德,而道德是人本身的规定,理性的要求。从智德统一出发,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是“造福于人类”的“完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善恶之间的道德差别,人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德性的等级,理智的德性是最正确的选择和确立人生的目的,因而,人的最高价值是有这种德性的人即“善人”或“完人”。“完人”的理想人格是人的一般品性(如对城邦的热爱)同园满理性品德的结合。亚理士多德认为,理想人格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人们的固有倾向会激起人们对理性生活的向往,“因为以人的固有倾向而言,他应该追求不朽,尽力遵循人性的最好部分而生活。”〔4〕而这一切皆源于他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的哲学前提。

由此可见,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从人的德性出发,提出“善”、“完人”的理想人格思想。这些思想有相对正确的一面,但由于他们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因而,其思想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欧洲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时代,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科学是神学的奴婢。奥古斯汀的“原罪说”把人生追求从现世中驱逐出去,进到了天国寻求“永恒的幸福”,因而,关于人追求幸福的善事被推出整个现实世界之外,成为一个神学问题。

到了十五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普遍沉沦”的中世纪,步入欧洲历史的新纪元。它把人从教会和神教统治的枷锁中获得解放,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成为自我目的本身。这个时期,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思想家从人性论出发来探求人的道德问题。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从生物人性论出发,把“感性的印象和自私的欲望、享乐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视为“整个道德的基础。”〔5 〕而以康德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从抽象的人的“善良意志”、“自由意志”出发,探讨道德问题。康德认为,不计实际后果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基础,行为只有遵循“绝对命令”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而为了实现这一抽象的伦理原则,就必须在信仰上假定人的意志自由〔6〕。 因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为理想人格乃是“完人”之理念,它是“神性所有直观之个体的对象”,为“一切可能的存在中之最完美”,为“现象领域中一切模本之原型”。然而,由于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要么从生物人性论出发,把人看成是人的生物本性的反应,要么从抽象人性论出发,把人看成是绝对意志自由的产物,因而,他们的理想人格理论缺乏科学基础。

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思想家特别注重对理想人格问题研究,其历史背景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人格危机”。人格危机是人的本质异化的表现,其根源在于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压力使社会基本矛盾激化。人的本质的异化表现出人格危机,人格危机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原有人格模式的丧失。为了摆脱这一危机,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倾注诸多心血,企图构建各自的新理想人格模式,如尼采的“超人型人格”、“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型人格”、“舍勒的“完整的人”模式、杜威的“内在和谐”的活生生的人的模式。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偏见,这些哲学家、思想家所建构的理想人格理论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难以寻找出使个人的人格能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人生,而人生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具有中国特质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一体化的儒教传统文化”〔7〕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萌芽可追溯到原始神话中的“三皇五帝”、“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对祖先的崇拜和构想。然而,在先秦的百家争鸣时代,理想人格设计趋于成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道、墨。

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以人性论为基础。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因此,个体人的内心探索是其理论的出发点,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人君子”,这是他人生理想的人格化产物。“仁人君子”,从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看是“礼”,从理想人格的内在实质看是“仁”,因而完美的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所以,张岱年先生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智、仁、勇’三者的统一,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泛爱人类,智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勇是勇敢强毅,兼重仁、智、勇,这是一个全面的人格理想。”〔9〕但是, 实际上,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是以“仁”居首,因为只有“仁”才是“智”所应有的内容,也只有仁才能做到果敢坚毅〔10〕。孔子强调“仁”是为了达到“内圣外王”,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人格境界。这种境界的蕴意诚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认为:有超越本体感受但不神话天命,有内在的道德觉悟但不夸张自我,有广泛的游世悲愿但不依附权势,有高远的历史使命但不自居仁圣。孟子把理想人格划分为三个等级:大丈夫、圣人、神人。他主张现实的人应追求“大丈夫”人格,因为大丈夫人格是坚持一定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的伟大人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11〕可见,儒家理想人格以“仁”为终极关怀,以“礼”为实现手段,追求“内圣”与“外王”合一的入世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是“圣人”、“真人”、“神人”。庄子的理想人格分为“至人、神人、圣人”三个品级。但是,庄子认为,人生是命定的,“死生存在、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12〕因而实现理想人格只有通过“精神胜利法”,通过忘怀一世不幸而又不可改变现实的“无心无情”的心境从现实世界过渡到自由的精神世界。在总体上,道家主张人生无为,逍遥无待,求得超然世外。形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逍遥是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写照〔13〕。

墨家理想人格是“博大完人”。有四重人格特质:“富有思辩的头脑,奋斗的韧性,爱和牺牲的精神,反对艺术的生活。”〔14〕

就儒道墨理想人格看,其共同特征是向往圣人人格,尤以醇儒为甚。除这三家外,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董仲舒的“五常”、韩愈的“五德”、二程的“五性”、朱熹的“五伦”都是比较著名的理想人格设计。从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中可以看出几个最明显的特征。

第一,由于多重文化的影响作用,儒家理想人格系统化、具体化、世俗化过程,使它积淀为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使之成为后世理想人格模式的价值取向,其影响“甚至自1949年共产党中国以来,在许多事情的计划上、体制上,仍然发现许多儒家伦理观念因素的存在。”〔15〕儒家理想人格主导地位的形成,首先与统治者的极力宣扬有关;其次,从文化上讲,秦统一中国后,儒家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各部分迅速扩展,而且在地理上的各区域普遍展开,儒家文化在汉以后成为一个大的文化运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其影响〔16〕。最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儒家理想人格精神及其伦理倾向更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和需要。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尽管有道、墨、佛、扬朱、魏晋玄学等与儒家相抗衡,但由于受文化传统定势影响,它们或居于儒学之侧,或败北消遁,而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在这种较量中却日渐昌达。诚然,这种状况从近代以来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理想方面,人们追求现实世界而非往古世界,这一点先是洪秀全有所认识,康有为真正提出理想不属于往古而属于未来;进化论使中国摆脱了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又经过唯物史观对社会规律的理性把握,化育出李大钊倡导的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统一的社会理想;在理想人格方面,理想人格不再是“醇儒”的圣人人格,而是经过“豪杰”这一中介,“圣人”被一种新的平民化的自由的理想人格所代替,任何凡人都可以变伟大之人。

第二,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具有“重义轻利”的利他性特征。儒家理想人格的特征之一是“重义轻利”。强调“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惟重“义”施“义”忘“利”、“兼济天下”、“克己复礼”,方能“达仁”,成为圣贤之人,把上述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贯彻到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中,人格发展表现为社会取向和利他取向,生活主式和价值观走向利他主义。这种人格价值取向产生的恶之果是奴性人格。这对传统中国人的人格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三,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具有政治——伦理化倾向。儒家理想人格的社会基础是知识分子(儒生)和官僚阶层,因而,它的政治及其党性原则是鲜明的。同时,儒家理想人格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儒家伦理——价值的两大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一个理想的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其目的在于调适个人使之成为“怀德”的君子,而不注重专门实际才能的培养,“君子不器”(《为政》)是儒家伦理的精髓〔17〕。因此,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是一种道德内求、内圣的理论,而非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是教化人们安身立命的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儒家的原则几乎都能转化为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成为历代圣子的最大济世抱负〔18〕。

第四,在理想人格成就及其实现途径上,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特别注重强调个人的“内圣”,强调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内化。孔子强调“允执其中”,孟子将内圣和教化统一起来。但是,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尽管强调“自觉”和“自愿”的原则,但是它缺乏达到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实践手段或经济利益手段,而只能依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自我塑造与完善,从内都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在“内圣”中使个我得到提升、跃迁。这种重内求内修的唯心主义修养方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它使人生追求局限于内心世界的考察,对所处世界缺乏抗争,产生内向封闭心理,形成保守型人格,其最终结果造成中国人严重的精神萎缩,而无法激起中国人去勇敢进击,去努力追求意志目标和民族的理想价值目标。

总之,在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中,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占居主导地位,也是最完善的理想人格模式。然而它的政治伦理性、内求性和客体性,造成了中国人的奴性人格、封闭人格和依附人格,这些人格是中国人人格现代化发展的阻障因素。在中国近代,哲学的解放使人们有可能对传统理想人格理论(主要是儒家理想人格理论)进行批判、扬弃、超越。事实上,这种扬弃过程在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仍在进行。今天,中国人正以清醒的主体意识,清理、改造、批判、反思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建构适应我们时代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是唯一科学的人格理论,它是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石,以全面人性论为理论前提,以全面自由的“个性”发展为终极关怀,以人与世界关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全面展开为实现理想人格唯一途径的完整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奠基于全面人性论上。从哲学史上看,人性论是进行理想人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但对人性论的阐释却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既摒弃抽象人性论强调人的理性成分而忽视人格中的情感、道德、命定因素的片面人性论,又摒弃人本人性论过分强调人的本真情感而忽视人的理性因素的片面人性论,坚持全面整合的人性论,即建立在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是全面的人性论,它包括在社会存在基础上反映出来的人的肉体、精神、心理和心理素质的总和;这种人性论是实践的人性论,它是人以社会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实践在自身中的凝结和体现;这种人性论是不断发展的人性论,它是随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过程。

第二,从全面人性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人格内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指每个人个性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全面自我维护”或“个人的全面自我目的性”〔19〕。对此,马克思说得很明确, “当历史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时,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20〕。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指每个人按照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抛弃过去造成的一切鄙俗的享受趣味,而成为时代新人,只有这样,人才能按照自己的先进形象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出崭新的高水平的自由境界。

具体而言,所谓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之人,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是具有主人翁地位的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1〕那时人的自由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自身个性才能发挥的自主设计、个人活动的自由和自觉性以及对自由时间的大量占有。其次,它是全面发展的人。即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才能的机会,因而,生产劳动成了解放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手段,社会劳动主体的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实现和全面发挥,“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22〕。个体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心理素质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在道德、智力、情感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最后,它是真善美统一的人。是真,是指这种人是全面提升的人,是一种对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对自己本质的把握和占有;是善,是指这种人符合个性发展的最高要求;是美,是指他的发达智慧的超越的理性力量、充满激越情感、高尚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的统一体,蕴含无与伦比的人格美、人性美。

第三,在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追求理想人格的实现与追求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致的,即是说,只有在实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个人的真正联合,每个人对自我的关注、肯定、发展,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真正把握才能实现。因而人只有在追求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理想人格。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的科学性,是因为它理论前提的科学性、内容的客观性、成就途径的实践性,因而,它是完整科学的理想人格理论。

从有关理想人格理论的透视中可以看出,西方理想人格理论总体上而言是非科学的,因为其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是非科学的。根植于中国自然经济特质的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一种片面的政治伦理型理论,它远不适应我们时代人格发展的要求,是一种需要扬弃的人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的科学性已为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它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设计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注释:

〔1〕参见(日)小仓志祥:《伦理学概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第8—10页。

〔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尼可马克伦理学》,第一卷第一章。

〔4〕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第10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5—166页。

〔6〕〔18 〕参见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第170页。

〔7〕〔16 〕参见张士楚:《在历史的地平上》, 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33页,第31—33页。

〔8〕《论语·阳货》

〔9〕张岱年:《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化》,载《书林》,1990 年第2期。

〔10〕参见钱耕森、张士群:《孔子与苏格拉底人生哲学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1年第2期第88—94页。

〔11〕《孟子·滕文公下》。

〔12〕庄子:《逍遥游》。

〔13〕〔14〕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传统与变革”丛书,第25页,第27页。

〔15〕(美)许琅光:《美国人和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

〔17〕韦伯:《中国宗教》转引自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19〕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上),第4卷,第48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标签:;  ;  ;  ;  ;  ;  

理想人格理论透视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