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并购瑞士空港财务风险分析
朱超凡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 海航集团以27.3亿瑞郎全资收购拥有世界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瑞士国际空港服务有限公司,这是国内航空业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也是中国企业2015年最大的一笔。自2015年、2016年开启“买买买”模式后,海南航空的资产迅速膨胀,企业迅速成长。所以,本文从Z计分模型出发分析海南航空并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海南航空;财务风险;Z计分模型
1基于 Z计分模型的海航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1 Z计分模型简介
奥特曼基于对多家企业的反复推演分析,最终选择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留存收益、息税前利润、股东权益、营业收入这个几个指标设计出一个模型,用于预测企业的破产临界值。经国内有关学者验证,利用奥特曼的Z评分模型能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具体公式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
1.2 样本选择
首先,海南航空收购瑞士空港是中国企业2015年最大的一笔;其次,选取并购前后两年的年报数据,通过纵向比较,更能体现海航集团的并购风险,便于掌握公司并购前后财务风险特点及变化趋势。故本文选取海南航空2014-2017年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Z值的计算分析。
(2) 崩塌发生机制。根据隧道开挖地质编录和现场调查,大型倾倒体厚约20 m~30 m,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由于大型倾倒变形作用,坡体节理裂隙发育,在隧道开挖作用下,大型倾倒体存在稳定性逐渐降低的可能。此外,由于坡体岩性软弱,受风化剥蚀、地表水冲蚀等因素影响,坡面形成多条沟槽,坡表岩体被切割成零散块状。地貌突出部位形成的危岩体,其体积多200 m3~1 000 m3,在重力、降雨、地震等作用下极易形成坠落、倾倒、滑移和滚落式崩塌,对下部隧道洞口及桥梁构成巨大的威胁。
1.3 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及数据,海南航空集团的Z值计算结果如下:
表 1海航 2014年- 2017年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表 2海航 2014年— 2017年 Z值计算结果
由上表可知海南航空公司近四年的Z值都小于1.81,说明企业财务风险很大。如果此时遭遇筹资困难,海南航空的资产无法有效转变为可用现金流,资金循环链条断裂,将引发财务危机。从Z值走势变化来看,海南航空公司的Z值在2014年-2016年期间呈平稳上升趋势,Z值从2014年的0.74提升到2016年的1.12,表明海航已意识到自身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问题,正逐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但是,Z值在2016年的1.12显著下降至2017年的0.65,说明其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多方式多渠道分析、控制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由表2可知,海南航空2015年X1值较前两年显著上升且在2016年达到最高点-0.02,说明该企业资产流动性慢慢回升,但在2017年达到了近五年来最低,且X1均为负值,进一步说明其并购后的资金周转速度慢,变现能力弱,很容易遭遇财务整合风险;其次,2016、2017年X2、X3值与201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积累水平正在下降,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将有可能影响企业并购后的发展前景;总体来说,2016、2017年X4、X5值与并购前两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企业所有者权益与债务的比例在上升,说明企业资产利用率较高,进行并购活动可能不会带来融资和支付方面的风险。
应用本文的方法,对2018年4月30日进行的GPS车载定位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Novatel公司的双频商用接收机采集多组卫星数据,设置采样频率1 Hz。对于GPS载波相位数据,在大多数应用情况下,选取0.001%的误警率是可行的。而对于动态情况下应用的低成本接收机,相位噪声的标准偏差为1 cm。设置:PFA=10-5,PMD=10-4,σ=1 cm。针对设定的参数判断各卫星截止高度角下的可用性,结果如表1所示。
《松绑》这部戏是有一定思想深度、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人的一部作品。这部戏里讲的改革实际也是一场革命,以后的改革仍然如此,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突破原来旧的思维,就是要发展新的发展思路,就是要不断地前进、突破自己,才能赶超别人。另外一点,改革不是等来的,而是闯出来的,就是工人在那么一种状态下,他们敢于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能够帮助私营企业搞科技改革开始,逐渐认识到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怎么改革自己,让我们工业产业整体发展这个思路,这个大方向仍然适合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在西方对我们技术封锁和各种挤压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发扬这种改革开放的精神,自力更生,壮大自己,超越别人。
2海航并购瑞士空港的总体评价
2.1 “产业链”式纵向并购,打造国际化企业
自2004年以来,海航集团开始实施全球化收购并购战略,树立了明确的企业定位。2015年耗资收购的瑞士空港公司,成为近几年航空业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案。此次的并购更有助于海航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优化其现有的航空、机场、物流和旅游业务服务结构,扩大现有国际市场,成为一家具有综合业务实力的国际化企业。
2.2 成功登榜世界500强,实力进军国际舞台
2015年,海航集团首次登榜《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464位。2016年,海航集团再度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353位。2017年更是以530.35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170位,排名大幅度上升。陈峰董事长更是提出了2020年海航集团进入世界100强,2030年进入世界50强的目标。以快速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战略扩张之路为海航集团的国际发展提供了强硬的保障。
2.3 高财务杠杆并购方式,引发财务风险
2006-2017年海航已宣布的海外并购总规模近4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收购资金来源自于银行贷款,是典型的杠杆收购。海航的发展路径一直是“贷款-负债-扩张-再贷款-在扩张”。但持续的高杠杆并购也引发了海航的一系列发展问题,海航逐步意识到高杠杆并购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虽然自2013年以来,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正逐年下降,但其利息负担加重的同时债务负担加重。
参考文献:
[1] 赵正.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海航债务危机迷局[J].商学院,2018(04):103-106.
[2] 刘智涛.海航集团产融结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2):91-92.
[3] 刁新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分析—以海航集团为例[J].财经界,2017(02):124+267
[4] 粟灵.激进并购者海航[J].中国企业家,2017(02):69-74+68+6.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1602( 2019) 08-0038-01
作者简介: 朱超凡(1996—),女,汉族,广东韶关人,硕士在读,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