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树祥 刘玉合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马家堡中心小学 731205
【摘要】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与时机的把握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堂提问又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一道必要门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69-02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性
(一)提问的目的
1.集中学生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教学提问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如何把一个问题呈现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提出的问题巧妙,时机准确,会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相反则会反响平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问的重要意义
1.提问是最好的课堂效果反馈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从收到的反馈中,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成功。因此,课堂没有问题,小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会提问题,小学课堂就难以走出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樊篱;教师提不出好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任就难以落实。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意义的提问过多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表面上看,提问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的态度和懒汉思想。
(二)提问类型单一, 质量不高
纵观当下课堂, 教师们所提问题大多是低认知水平的知识型、事实类问题, 缺乏思考型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高认知水平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
有些教师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问”,“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误以为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越多,互动机会越多, 课堂气氛越热烈, 学生回答越快越准, 就越是一节成功的课, 否则就不是。所以, 当我们设计问题时, 必须明确提问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四)教师过分关注提问的技巧,忽视提问的效果
好的提问技巧在一定程度会促进良好效果的生成,但过分关注技巧,忽视学生主体、忽视教师的其他作用,关注如何更巧妙的提出问题,则显得有点舍本逐末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原因
1、教师思想观念的落后
影响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一个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问题。教育理念的落后就决定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策略不能走出传统数学教学的框架,这些教师的数学课堂就不能完全的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提问内容的设计缺陷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者、实施者都是教师,问题设计是否是高质量、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提问的时机是否合适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提问的效率。小学生年龄下,理解能力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于课堂的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对一堂课能否成为一堂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特点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少,认知水平比较有限,社会经验不足,课堂设计时就应结合学生的能力提出问题,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使学生得到提高,过于难的问题则容易造成学生的畏怕情绪,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不仅要使得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更需要使得学生在对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习得能力,体验成功的快感。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这一特点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观念先行,奠基课堂有效提问的意识
教育理念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数学教师的课堂是“一刀切”还是能够“因材施教”,是“满堂问”还是能够“因时制宜”等,这一系列的不同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高度。只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为提出更好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难易适度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
问题设计“少而精”。教师提问的数量不应太多。怎么样围绕重点难点设置问题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教师充分钻研教材,设置由浅入深的,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问题,为下一步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其次提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从而主动去合作学习;再次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难点,突破重点。
(四)问题回答完毕后给予学生实质性的鼓励和评价
在教师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抛出之后,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正确的做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向着更高的层次继续努力;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做出正确回答之后,教师应该予以积极的回应,一方面是语言上的表扬“你太棒了。”“非常准确。”等语言教师应该灵活自如的使用。
(五)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室上课不管是闭合型的还是开放型的,目的不仅是寻求同学们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唤起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参与与思考。要做到优等生要吃饱、中等生要吃好、学困生要消化好。如教师在讲《认识小数》在练习环节中,给出了四题喊了优差生混合做,差生回答错误教师没有立即做出改正,而是让同学说出关键词,指出错在哪里,从而使会的同学巩固了新知识,不会的同学更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最后教师再次举出反例,利用书写、批注等功能将反例呈现,让全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
(六)提出的问题要留有足够的等待时间
提问的等待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这段时间,另一种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反应的这段时间。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实际操作中,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更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此项研究主要是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了解,从中整理出一些影响课堂提问效果的因素,并尝试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结出能够对有效提问方面有所帮助的一些策略。
论文作者:严树祥,刘玉合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目的论文; 效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