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造车梦的意外死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蓝星论文,造车论文,意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像是兄弟两个去找媳妇,原本是弟弟看上了,但当爹的却说不行,要把这个媳妇给哥哥。”
作为蓝星收购双龙具体事项负责人的张肃泉,一旦有人问起为何放弃双龙时,他都会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蓝星的无奈。
制造整车是蓝星一直以来的梦想,而且蓝星一直在致力打造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自2001年以来,蓝星先后收购了近40家汽车维修企业,如果此次能成功并购双龙,蓝星将提前两年进入汽车批量生产,完成其建立完整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也许发改委有反对蓝星收购韩国双龙的理由,就像是教科书中说政府调节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一样。
不可否认,蓝星的主营业务是化工,而其进入汽车产业必将面临多元化的风险,把机会让给已经有产业基础的上汽集团其实也是政府部门的善良用心。
但这是否能成为发改委“偏心”的理由呢?按照蓝星方面的说法,汽车也是化工产品工业链中的一环,而且蓝星集团已经涉及到汽修、化工清洗、轮胎橡胶领域,早已为造车计划铺平了道路。
由此看来,蓝星造车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战略性的进入,生产整车只是一个产业链上的衍生。再者,如果政府部门放手让蓝星收购双龙,蓝星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就找到了一个资本市场的切入口。
遗憾的是,发改委把韩国双龙推向了上汽集团的怀抱,据说为了安抚蓝星,上汽很有可能把上海通用、上汽大众的部分产品销售代理权给予蓝星作为补偿。
国内企业收购海外汽车企业,这本身就完全属于一个市场行为,干预会让一场原本精彩的收购争夺战变得索然无味。
标签:汽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