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合唱歌曲中的语言问题论文

潮语合唱歌曲中的语言问题论文

潮语合唱歌曲中的语言问题

卢晔英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摘 要: 潮语合唱歌曲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合唱形式,它的歌词以潮汕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潮汕方言不同于普通话,潮汕方言不仅有八个音调,而且有入声字、闭口归韵字和开口鼻音字等。由于潮汕方言的特殊性,使得潮语合唱歌曲在创作和表演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

关键词: 潮语;合唱歌曲;语言

在潮汕地区,传统的音乐形式主要有潮州大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剧和潮州歌仔等。然而近二十多年来,潮汕平原上兴起了另一种音乐形式:潮语歌曲。随着潮汕地区对外音乐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一些由潮语歌曲改编的合唱歌曲和本土作曲家创作的潮语合唱歌曲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潮语歌曲的起源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量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潮汕地区的音乐爱好者已经不满足于看看潮剧和听听潮州音乐了。特别是当时的年轻人,口里哼唱着港台歌曲,心里却想着:人家的方言歌曲怎么唱起来就那么顺口、听起来怎么就那么好听呢?于是,在电视台的大力倡导下,一些勇于创新的潮汕音乐人开始尝试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流行歌曲。于是,涌现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潮语歌曲,如:《苦恋》、《一壶好茶一壶月》、《彩云飞》……等。同时,这些潮语歌曲的原唱者,如:宋亦乐、犁田康子、方少珊等歌手也成为市民心目中熟知的、有代表性的潮语歌曲传唱者。

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热重和Py-GC-MS方法,对其热解反应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其实,早在潮语歌曲兴盛之前,已经有零星的潮语歌曲出现,只是由于最早的潮语歌曲传唱者多为潮剧爱好者,他们当时所采用的语言沿用了传统的潮剧语言,甚至在唱法上也借鉴了传统的潮剧唱腔,因此流传起来有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潮汕地区各市县虽然同讲潮汕话,但在语音语调甚至是吐字方法方面却有很大的区别。而潮剧作为潮汕传统的剧种,语言其实来自潮州地区,因此在吐字和音调方面带着传统的潮州音。然而,作为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的汕头市,居民来自周边各市县,早已在多年的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口音。既不是传统的潮州音,也不是潮阳音、澄海音、揭阳音、饶平音,而是汕头音,人们称自己的地方口音为白话或汕头话。在当时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人们的听觉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潮州音了,而是渴望变革,渴望更加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潮语歌曲。于是,以汕头经济特区的汕头口音为吐字方法、借鉴港台歌曲音调旋律而创作的潮语歌曲应运而生,并且在潮汕地区被广为传唱。

二、潮语合唱歌曲兴起

潮语合唱歌曲可以说是汕头本土合唱团对外交流结出的硕果。这得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人们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开始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由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合唱团体。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要数当年的汕头市爱乐合唱团和后来的汕头市合唱团。由于这两支合唱团的主要指导老师和指挥方萍老师是原广州乐团合唱团的专业演员,她不仅为汕头的合唱团带来更为专业的理念,同时也把汕头的合唱团带出了汕头。当合唱团代表汕头市参加各种合唱比赛、合唱交流乃至世界合唱比赛之后,合唱团的领导们开始考虑如何把汕头的本土音乐通过合唱的形式带出汕头甚至带出国门的问题了。于是,由潮语歌曲改编的潮语合唱歌曲开始零星出现在一些音乐会上。后来,一些年轻大胆的本土作者和更为专业的作家加入了原创潮语合唱歌曲的行列。于是,一批批原创潮语合唱歌曲被陆续搬上了舞台。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由汕头本土作家林伟文老师创作的原创潮曲流行合唱歌曲《京口良缘》,该曲于2016年在广东省首届“红棉杯”流行合唱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另外,2017年,汕头市合唱团的新年音乐会以潮语歌曲及潮语合唱歌曲作为全部演出曲目,举行了潮语歌曲专场音乐会;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潮语合唱歌曲的发展。

首先,潮语合唱歌曲的词作者在为潮语合唱歌曲作词时,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入声字、闭口归韵字和鼻音字的出现。如果确实无法避免,也应该尽量安排在过度音或短音的位置,从而尽量减少这些字对合唱排练的影响。当合唱团在排练到入声字或闭口归韵字时,可以通过拉腔的方式延迟归韵。即:先打开口腔,把字放开唱满拍子之后再用入声或闭口归韵。相反,当合唱团在排练到鼻音字时,可以先发鼻音后再打开口腔,使该字能够逐渐清晰起来。

三、潮语合唱歌曲的困惑:语言问题

另外,由于群众性的合唱团,其人员来自本市各行各业的歌唱爱好者,其中也不乏来自外地的合唱团员。他们虽然在汕头居住多年,但由于潮汕方言的特性,很多外地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学会讲潮汕话。因此,在进行潮语歌曲排练时,这些外地人大多是“困难户”。潮汕方言中的入声、鼻音、闭口归韵等等都是他们最难掌握的发音,也是制约潮语合唱歌曲发展的一个瓶颈。

第二方面,由于潮汕方言中有些字是由开口鼻音发音的。例如:“缠”字,如果没用鼻音发音,就会被人听成“池”字;但如果用鼻音发音,这个字又发不出明亮的声音,只能闷在鼻腔里,发出模糊的声音,因而变成一个两难的问题。曾经有一个合唱团在唱到这个“缠”字时,为了发出清晰的声音而借鉴普通话的读音,把它唱成“cang”,结果听起来很怪,既不是普通话的“缠”,也不是潮汕话的“缠”,反而更像潮汕话的“残”,效果并不好。

第一方面,由于潮汕地区的方言至今仍延续着古汉语的发音方式,保留了多音调的特性。例如:“xi”的八个音调可以分别对应“诗、始、四、薛、时、是、示、蚀”八个字;“hung”的八个音调可以分别对应“分、粉、奋、拂、云、混、份、佛”八个字;“di”的八个音调可以分别对应“低、抵、帝、滴、池、弟、地、碟”八个字……等等。这八个音调中有两个音调属于入声,并且有些字的入声是闭口的,例如“入”“阖”“捷”……等等,这些字在演唱时必须通过拉腔的方式,唱够时值再闭口,有点类似于英语的尾音带“t”、“s”、“d”的发音。

第三方面,虽然同在潮汕地区,同是潮汕人唱同一个字,有些地区的发音是闭口归韵,而有些地区却是开口后鼻归韵。例如:“南”字,澄海话是开口后鼻归韵的,而汕头话则是闭口归韵的。如果在排练时没有统一归韵,演唱时口形就无法统一。

然而,在排练和演唱潮语合唱歌曲时,人们却碰到了一个难题:语言问题。为什么语言问题会在潮语合唱歌曲中出现,而不会在其它合唱歌曲中出现呢?这得追溯到潮汕地区方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四、如何解决潮语合唱歌曲排练中的语言问题

杨琳说,以前朋友的老公。以前朋友是指欧阳橘红。听杨琳这一说,一种从来不曾有的温暖,流入他的心中。老天爷不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样的好人,为什么偏偏得这种恶病?为什么好人就命不长呢?

秸秆反应堆启动后一个半月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区,并且棚温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差越明显。之后影响逐渐下降,二个月后影响不明显,详见表1。

其次,对于同一合唱团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潮汕合唱团员,当排练过程中出现不同地域发音不同或吐字不同的字时,应当由指导老师统一该字的发音或吐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由指导老师请教该曲的词作者之后再统一该字的发音或吐字。

11个居群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435~0.2542,其中Nei’s基因多样性最高的是浙江温州雁荡山居群,最低的是浙江天台山居群。居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为0.1925,居群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为0.3094。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78,表明37.7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62.2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另外,对于合唱团里的非潮汕合唱团员,排练时可多采用帮扶的方式进行。即:由潮汕本地合唱团员帮助来自外地的非潮汕合唱团员纠正发音或吐字、归韵等,力求做到准确或接近准确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潮语合唱歌曲的语言问题得到较好地改善,使潮语合唱歌曲的演唱更具统一性,进而更好地演绎出潮语合唱歌曲的地方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潮语合唱歌曲的语言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中既有历史及文化的因素,也有地域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还有人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着潮语合唱歌曲的发展。我们要让潮语合唱歌曲得到更好地发展,首先要学会在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同时规避历史及传统中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同时结合地域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力,因势利导,取长补短,在多元文化的帮助下寻求一条既多元又和谐统一的路子。使潮语合唱歌曲既保留了传统的地域音乐风格,又能推陈出新,唱出时代特色。另外,我们在潮语合唱歌曲的排练过程中要努力克服人的影响因素,使潮籍合唱团员与非潮籍合唱团员都能在潮语合唱歌曲的排练中收获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让潮语合唱歌曲走出潮汕地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大华网:汕头合唱团奉献“潮语合唱专场”新年音乐会

[2] 岳婕.从《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看潮汕方言“三个去声”现象[J].方言,2018.

[3] 蔡炫琴.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探析[J].艺术评鉴,2017.

[4] 林楚河.正确对待潮汕方言的传承问题[N].汕头日报,2015.

标签:;  ;  ;  ;  

潮语合唱歌曲中的语言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