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 276013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ICU收治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器官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循证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主要是应用于丧失自主呼吸功能、喉源性呼吸困难、分泌物潴留的患者中,尤其是ICU患者,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操作,从而给予机械供氧[1]。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多为危重症患者,具有自身抵抗力弱、病情危急、机体恢复能力弱的特点。肺部感染是机械供氧常见的并发症,其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2]。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文章主要针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ICU收治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为(64.5±8.6)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医院ICU收治气管切开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48h内出ICU的患者、预期无法苏醒的患者、24h内死亡患者、再次进入ICU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在护理前成立循证康复护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将“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体,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索相关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再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具体措施为:①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ICU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临床管理,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帮助患者排除器官分泌物,吸痰操作时要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出现气道损伤。此外,还需要加强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控制。②加强药物管理:对于患者服用药物的类型与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大部分ICU患者有留置尿管,需要观察导管的通畅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避免导管堵塞。③做好消毒工作:ICU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需要使用消毒液清洗双手,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做好探访控制,明确探访时间,减少无关人员的流动,病房内要做好清洁工作,并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看护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P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0%和26.0%,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值为6.325,P值为0.000)。
2.2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见表2。
3.讨论
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严重影响,尤其是ICU患者,增加了其死亡的风险[3]。循证护理主要是通过相关研究或文献,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展开科学的康复训练工作,并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计划进行临床护理,这使得临床护理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4]。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能够凸显以人为本的医疗观念,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循证护理实施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要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从而有效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加强无菌操作、合理用药、优化病房环境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循证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通过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这可能是由于高APACHEⅡ评分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能力较弱,从而更容易出现细菌感染;长时间机械通气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6):9-11.
[2]杨磊.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6,11(9):805-806.
[3]王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45(15):1873-1874.
[4]贾瑞芸.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研究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6(5):157-157.
论文作者:王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者论文; 肺部论文; 气管论文; 发生率论文; 因素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