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分为非那雄胺组(n=36)与常规组(n=36),非那雄胺组患者,口服非那雄胺;常规组患者,口服特拉唑嗪。结果:两组患者排尿踌躇、排尿无力、夜尿、尿射程短、尿线细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非那雄胺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在前列腺症状评分上,非那雄胺组优、良、中、差分别为11、13、8、4,常规组优、良、中、差分别为6、7、7、16,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成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非那雄胺;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中的常见男科疾病,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加等等,前列腺增生不会传染,但是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非那雄胺是临床中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药物,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应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对治疗方式与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为52~83岁,平均年龄为(68.4±3.5)岁,本组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排除标准:前列腺癌患者、神经性膀胱、尿道狭窄者、有前列腺手术史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研究心肝肾与心脑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分为非那雄胺组(n=36)与常规组(n=36),两组患者从年龄、临床表现、增生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非那雄胺组
对于本组患者,口服非那雄胺,5mg/次,2次/d,用药时间为6个月。
1.2.2 常规组
对于本组患者,口服特拉唑嗪,2mg/次,1次/d,在用药两周后将剂量改为2mg/d,治疗4疗程,一疗程时间为4~8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夜尿次数与排尿困难改善情况,检查患者尿流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前列腺症状,使用I-PSS进行评分,分为优、良、中、差四种,优即I-PSS评分小于等于7分;良即I-PSS评分小于等于13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值在60%之内;中即I-PSS评分小于19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值在80%之内;差即I-PSS平分超过20分,且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值超过了80%[2]。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排尿踌躇、排尿无力、夜尿、尿射程短、尿线细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非那雄胺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在前列腺症状评分上,非那雄胺组优、良、中、差分别为11、13、8、4,常规组优、良、中、差分别为6、7、7、16,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那雄胺组、常规组患者治疗疗效数据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2.2 治疗效果
非那雄胺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皮疹、1例阳痿、1例性欲低下;常规组中3例头晕、耳鸣、视力模糊,2例性欲低下,1例皮疹,两组均无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血压下降的临床表现,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中老年男性群体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导致排尿困难的元凶,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睾丸酮与5α还原酶的反应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需要选择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发展。
非那雄胺是一种II型5α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睾酮至双氢睾酮的转化,可以缩小患者前列腺体积,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尿道梗阻症状,因此,已经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对非那雄胺组与常规组患者分别采用非那雄胺与特拉唑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排尿踌躇、排尿无力、夜尿、尿射程短、尿线细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非那雄胺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在前列腺症状评分上,非那雄胺组优、良、中、差分别为11、13、8、4,常规组优、良、中、差分别为6、7、7、16,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非那雄胺组在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皮疹、1例阳痿、1例性欲低下;常规组中3例头晕、耳鸣、视力模糊,2例性欲低下,1例皮疹,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成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敏. 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9(09):263-264.
[2]廖伟光,苏海龙,陈协生,等. 非那雄胺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患者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25(04):192-193.
[3]Frank Z.Stanczyk,Colleen G.Azen,Malcolm C.Pike. Effect of finasteride on serum levels of androstenedione,testosterone and their 5α-reduced metabolites in men at risk for prostate cancer[J].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13
论文作者:李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患者论文; 前列腺增生论文; 常规论文; 差异论文; 症状论文; 分别为论文; 前列腺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