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反腐败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反腐败问题的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论述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强大论文,武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对于提高我们对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地阐述了反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的政治斗争。”(注:199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早在1993年8月,在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内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注:199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十五大报告中,他又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党和国家面临严峻的反腐败形势。腐败现象在当前的蔓延的严重性,有以下几点突出表现:①腐败现象涉及的范围广,影响面大。这突出表现在发案率持续、大幅度地向上攀升。据前最高人民法院任建新院长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1996年审结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万元以上的案件15827件,比1995年上升9.98%。另据中纪委第八次全会披露,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在1996年共立案168389件,比1995年增长8.3%,共结案162860件, 比1995年增长14.08%。仅从这两方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 腐败现象在国家公职人员中蔓延的范围之广,升幅之快,是何等的触目惊心。②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高官腐败”现象突出。据统计,从1993年至1995年三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厅局级干部的要案分别为64件、88件、137件,上升幅度分别为39%和55%。1996 年全国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的省部级干部有5人,厅局级干部143人。其中包括副部长、省市人大副主任、市委书记、副市长等高官多人。③腐败现象在公共权力部门中迅速蔓延。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报告,在1996年查办的腐败案件中,涉及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的犯罪嫌疑人员,就有13530人之多,比 1995年上升3.5%。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 徇私舞弊的案件和人员分别上升了26.9%和17.3%。公共权力机关和部门特别是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腐败则突显了我国反腐败形势的严峻。以上事实说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已经受到腐败这个社会毒瘤的严重侵袭和腐蚀。如果任其蔓延下去,确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2、“反腐败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 ”(注:199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全党全国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注:199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因为腐败给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多方面的:①腐败侵蚀公有制经济基础,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据前最高人民法院长任建新在同一个报告中的统计,1996年100万元以上不满1000万元的案件397件,比1995年上升60.73%,1000万以上的案件59件,比1995年上升20.40%。北京市在1996年查处的大案要案466件,比1995年上升15.35%。腐败分子的贪婪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地鲸吞国家或集体的资产,给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②腐败破坏经济管理秩序,造成经济混乱。一些单位或个人利用手中掌握的管理权力或分配权力,寻求各种商品的差价、国家银行贷款的利差、外汇牌价的汇差,从中渔利。还有一些人或单位,以满足私欲或小集团利益为目的而施展的权钱交易、权物交易,以及在行政权力作用下而形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行业不正之风,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管理秩序。也有的人为图一己之私利,或保护落后,或中间盘剥,坐收渔利,或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所有这些腐败行为都妨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贻害无穷。③腐败是市场经济的腐蚀剂。市场经济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公平竞争。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些垄断性行业凭藉其垄断地位,排斥竞争,利用行政手段和自定的优惠政策,以超经济手段敛取财富。少数人靠不正当手段钻营,收买权力获得竞争优势,经济生活中的“后门”增多,甚至形成只有靠歪门邪道才能暴发致富。在这里,有何公平可言?市场经济注重效率,讲求效益。而目前社会上,“电霸”、“气霸”、“水霸”横行。乱收费、乱摊派加重了企业和农民的负担。有的企业被摊派和办事需要的额外支出占企业盈利的20%。这跟市场经济注重效率、效益是背道而驰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一切腐败行为都是违法的,对市场的培育、完善及市场规则的建立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坚决惩治腐败。
3、“反腐败是密切党群、 干群关系的政治问题。 ”(注:199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在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险会更大,如果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也会更严重。”(注:199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的主体,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强大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团结了群众,从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目前党内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损害了共产党的党风,损害了共产党同群众长期保持的血肉联系。从一份公众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现状评论的调查中看到,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群关系问题不仅是党风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制止腐败,任其滋生蔓延,就会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并严重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动摇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江泽民同志指出:“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现象。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注:199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既如此,那么, 为什么现阶段我国还存在腐败现象,且相当严重呢?对此,他又作了科学的、辩证的分析。
首先,“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注:199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封建专制政治必然导致机构的臃肿、僵化、腐败和对人性的摧残。虽然,在我国这种专制政体随着蒋家王朝的覆灭而寿终正寝,但封建主义的遗毒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远远没有得到及时的肃清。如官僚主义、裙带关系、滥用权力、特权思想、徇私行贿等,无不是封建社会遗留的劣根,是腐败现象在今天社会生活中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
其次,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来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思想,如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腐败的方式也乘机侵袭到我们的思想道德文化领域中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侵入到党和的政治生活中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起着补充作用的同时,在经济思想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消极作用,如“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凡此种种,使消极腐败现象有了生存的空间。而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思想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再次,法制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给腐败留下了漏洞和空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然而,法制建设却严重滞后,我们已有的政策法规、法律制度对新出现问题的是非界限、处罚标准,缺乏具体的规定和可操作的规范细则,由此形成一方面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等界限不清,引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混乱;另一方面对腐败的制止和惩处缺乏法律依据或法律手段。出现惩治打击不力,以罚代法、以罚代刑的误判、错判现象。尤其是相当数量的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低下,非常易于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执法犯法的结果。如此等等,在客观上也助长了腐败的蔓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注:199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最后,“这些年来,我们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长,也是腐败现象得以蔓延的又一重要原因。”(注:199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曾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06页。)。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主要表现是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其明显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淡化、轻视理论学习,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②淡化了党的宗旨教育。③淡化了艰苦奋斗的教育。这些为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开了绿灯。
三、对新时期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
腐败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也是我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一个“顽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直的人们一直在向这个魔鬼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分析反腐败的重要性、腐败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党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作了总体部署:
1、各级党委务必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工作锲而不舍。
2、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 自觉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3、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只要全党认真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就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