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超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超

内蒙古华电蒙东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摘要:现如今,众多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已经是80后、90后青年职工了,面对现代社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络影响日益深入广泛的大背景,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如何做好青年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人才队伍,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 青年职工 队伍建设

一、青年职工队伍结构分析

本文以笔者所就职的企业为例进行阐述。该企业现有职工112人,80年代出生的职工78人,占职工总数的69.6%;90年代出生的职工22人,占职工总数的19.6%。两者相加100人,占职工总数的89.3%。

对80后、90后(以下统称80后)青年职工进行分类统计,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及以上学历92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92%;专科生8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8%。从政治面貌看,党员43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43%;团员18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18%;群众39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39%。从从事岗位看,经营政工管理岗位28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28%;生产管理岗位12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12%;生产岗位60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60%。

综合分析,公司80后青年职工中,党员、团员所占比重较大,基本为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大多数青年工作在生产一线或生产管理岗位。

二、青年职工特点分析

(一)文化素质较高,实践能力不足。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大众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加之集团公司招聘首选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企业青年职工的学历水平不断提升,文化素质明显高于上一个年代的国有企业职工。同时,青年职工密切关注新技术、新发展,对新知识、新理论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受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青年职工侧重理论学习,动手缺乏锻炼,实践缺乏经验,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进而限制了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活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青年职工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速度更加快捷,在良莠不齐的外来思想全面涌入的背景下,青年职工的辨别能力不强,面对巨大的思想冲击,对各种社会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我意识强烈,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青年职工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形势,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自媒体与社会交往沟通密切,心理活动异常活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思想观念更新较快。

(三)渴望成长成才,可塑程度较高。经过十多年的求学生涯,绝大多数青年职工进入企业之后,都迫切希望学有所用,希望通过企业的广阔舞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更希望自己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能够快速得到组织和领导的认可,以获得更多的荣誉和更高的地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青年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层次问题了解不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程度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青年职工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工作热情高,对新生事物敏感,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很容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青年职工成长为青年人才。

三、做好青年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青年职工成长成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围绕其最高目标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对职工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把企业与职工的愿景统一起来,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传统经验,优秀企业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全区别于灌输式思想教育,而是需要党政工团共管齐抓,把思想教育寓于企业环境和日常行为,通过家园情怀关爱青年职工,通过点滴行为感染青年职工,通过推优树典激励青年职工,点燃青年职工心中的一个个小火苗,进而发展成为燎原之火。欲成才先成人,青年职工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和思想锤炼,能够坚定人生信仰,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实干作风,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保障青年职工成长成才。青年职工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培育“学习型”职工。引导青年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青年职工学习的内生动力,促使青年职工自觉参加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其次要加强企业教育培训,不仅把培训作为给予青年职工的福利,而要把培训作为企业培养青年职工的责任,更要把培训作为企业和青年职工共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青年职工理想信念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等教育培训项目。第三要多岗位递进式历练。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把青年职工特别是有潜力、有能力的青年后备干部,从普通岗位到重点岗位多轮换几个岗位,使其经受足够多的实践锻炼和困苦磨练,逐步培养其成长成熟。

(三)完善人资管理制度,激励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加强青年职工队伍建设需要国有企业打破旧传统,树立新思维,建立完备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措施推动与政策拉动,使青年职工得实惠、提素质、有奔头,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优化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合理提高青年职工占比较多的技术类、技能类岗位的工资比重,推行全面绩效管理,加大向价值创造关键环节倾斜力度,即调动青年职工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又让青年职工得到实惠。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使每一个岗位的职工都可以通过职位或职级晋升实现职业发展,重点要打破单一行政晋升的“独木桥”,形成了管理、技术和技能等多通道并行发展的格局,营造了立足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让青年职工有奔头。

四、结语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国有企业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重任在肩,人才是关键,青年职工是未来和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职工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要秉承爱才之心、容才之量、育才之识的精神,持之以恒抓好青年职工培养工作,方能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向翌.塑造当代电力职工新群体[J].当代电力文化,2016(10):48-49.

[2]宋蓓.浅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J].南方企业家,2018(04):176-177.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