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论文_宋瑛

宋瑛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 贵州 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混合痔手术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将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结论: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混合痔 手术治疗 亚甲蓝 镇痛效果

混合痔指的是在齿状线的上下都存在痔疮,而且表面被肛管皮肤和直肠黏膜所覆盖。而环状混合痔指的是混合痔围绕着直肠肛管一周,属于痔疮的最后阶段,是肛肠科当中的难治病症之一,必须进行手术治疗[1]。值得注意的是,肛门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而且周围具有较为丰富的神经末梢,因此患者在术后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预后[2]。在本次研究中,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了亚甲蓝进行镇痛。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11.5)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25年,平均病程为(13.4±2.7)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1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11.7)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27年,平均病程为(13.2±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患者取截石位,沿着切口皮下注射5mL的0.5%的罗哌卡因和150mg的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剂量为2mL,浓度为1%。

1.3 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分-3分为轻度疼痛,但可耐受,不会对患者的休息造成影响;4分-6分为中度疼痛,对休息造成影响;7分-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无法忍受,且食欲和睡眠都受到严重影响[3]。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混合痔属于痔疮的最严重阶段,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便血、反复脱出、嵌顿等症状。在中医学研究中,认为痔疮的发病因素与湿、热、风、燥、血虚、气虚有着密切关系。而患者气虚、脾胃功能差,导致无力收敛摄纳、生血功能低下,再加上血虚无法濡养肛门,导致痔疮出现。相关的研究发现,混合痔的病变范围非常广,而且病情复杂,患者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4]。而在手术完毕后,术后疼痛将会对手术的效果、患者的恢复以及预后造成较大影响。由于在手术中,肛管附近的神经和组织都受到损伤,从而提高了缓激肽、白三烯、组织胺、前列腺素等炎性致痛物质的释放,不但会对伤害感受器产生直接刺激,而且会导致周围神经的敏感化和活化,使患者感受到剧烈疼痛。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了亚甲蓝进行治疗,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亚甲蓝能够与神经组织具有激情的亲和力,通过局部麻醉,能够对神经末梢髓质造成可逆性的损害,并使肛门括约肌出现的持续性痉挛得到显著缓解,从而将炎性致痛物质及时清除,并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5]。而且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亚甲蓝注射的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药效持续时间长,经济有效,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亚甲蓝的药物浓度应低于0.2%,否则将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坏死。

综上所述,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新林,朱卫洲,肖启彰,等.PPH术加亚甲蓝混合液注射减少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1(22):3643-3644.

[2] 陈瑞海,周勤,孙余挺,等.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03):214-215.

[3] 高峰,史勇,钟毓杰,等.复方亚甲蓝与自控镇痛在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3(19):17-19.

[4] 陈杰,张阳阳,徐曙光,等.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在混合痔全结扎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32):114-115.

[5] 李家发,何玉峰,王洪保,等.布比卡因与亚甲蓝合剂在混合痔剥扎术术后镇痛疗效的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18(02):266-266.

论文作者:宋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论文_宋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