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 要】危重患者产生疼痛和不适感的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基础疾病的表现、创伤有创性检查、手术切口、各种导管、引流管以及吸痰、理疗、搬动忠者、更换衣物等护理操作,或是长时间的制动。通过对ICU忠者、患者亲属及医务人员的调查发现,疼痛、无法入睡及气管插管是在ICU中的主要应激原,其中疼痛排在了应激原的首位。疼痛作为重症患者最为普通的症状,在ICU越来越受到关注。疼痛控制得不充分将导致睡眠不足、患者的虚脱、定向力障碍、躁动,同时也会引发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高凝状态,免疫抑制、持续分解代谢等应激反应。在需要外科治疗的ICU患者中躁动的发生有统计可达71%,疼痛是躁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长时间肢体缺乏活动,室温过低或过高,生理平衡的紊乱;低氧血症、低血糖、低血压、药物的停药反应,以及机械通气等均可引起患者躁动。患者躁动还可能是基础疾病的表现,包括脓毒症、高热、肝性或肾性脑病。躁动的产生会造成患者通气时的人-机对抗,氧耗量的增加,无意识的拔除导管或引流管。镇静剂的使用可以保证患者以安全和舒适的状态度过ICU的治疗过程。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疗效;护理
对重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病人的多器官功能,使身体的内环境达到稳定的状态,而器官的恢复就要依靠灌输和氧气的正常供应。利用镇静镇痛的方式来治疗能够让病人一直处于休息,从而减缓代谢速度、降低耗氧量进而需氧量,使受到创伤的灌输和氧气提供水平平衡,为身体机能的回复延缓时间。所以,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镇静镇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运用使病人的生命健康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10月份到2011年3月份入住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病人一共60例,其中包括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7-78岁,这其中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患有5位,患有脑外伤术后的病患14位,患有多发伤的病患15位,鼾症术后的病患有7位,患有动脉瘤的患者有3位,做了脾切除手术的病患8位,骨折病人内外固定手术的患者有6位,患有喉癌的病患有2位。有58位患者利用气管插管,2位患者气管是切开的。利用镇静镇痛剂进行治疗时最短用时6小时,最长用时15天,平均用时为2-3天。
1.2镇痛药物的应用及评估
1.2.1镇痛药物的应用
镇痛的药品主要包括舒芬太尼、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等等,按照个体化的规则以及根据病人的体重来对病人进行配制。镇痛的目的是:患者的VAS评分处于1-3分,按照医生的嘱咐注射镇痛剂后的镇痛评分处于1-2分良好,值得疼痛现象减轻,分数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镇痛的评估
利用视觉摹拟评分来进行疼痛评估是0-10分,0分就是没有疼痛;1-3分具有轻微的疼痛;4-5分处于中轻度的疼痛;6-7表现为中度疼痛;8-9是重度,疼痛十分强烈;10分是中清冽、最严重的疼痛。
1.3镇静药物的应用及评估
1.3.1镇静药物的应用
ICU使用频繁的镇静药是咪唑安定,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表现为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丙泊酚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镇静药物,它起作用时间短,见效快,不使用时病人很快就会清醒,不良反应变现为心肌抑制以及减低血压。右美托咪啶是常常使用与外科手术的镇静剂,具有止痛的功效,出现不良反应时心动过缓,对于肝功能患者会出现分泌物清洁延缓,血容量供应不足等现象。
1.3.2镇静评估
镇静评估将会分成6个级别对效果进行评估:1级,患者表现为焦躁、烦闷。2级,患者比较安静,积极配合。3级,只会对命令有所反应。4级,经常锁眉,听觉灵敏,反应快速。5级,眉头紧锁,对于较大的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反应,反应迟缓。6级,对于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患者在镇静30-60分钟之后要评估一次,ICU患者应保持在3-4分左右良好。若处于1-2分则患者会焦虑不安,5-6分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
2结果
在选取的这60例病患中,除了有2例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主动提出出院以外,有68例危重患者都利用了镇痛剂来帮助病人镇痛,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VAS的评分是1-3分,病患并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感或者出现不适的现象,没有出现不良的恶性记忆。RAM-SAY评分大概都在3-4范围内波动。
3重症监护室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护理
3.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在15-20分钟就要对患者进行一次呼吸、血压、神志以及瞳孔的检查并记录各项的变化状况,同时,护士要认真对病人的呼吸节奏、频率快慢以及呼吸声音进行观察,还要对病人的血压状况、呼吸抑制、心脏跳动过慢等提高警惕,避免心脏骤停的现象发生;在长期并连续的服用药剂之后应逐渐减量,避免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3.2严格无菌操作
在利用输液泵静注镇静镇痛药治疗时,必须设置替换输液管道,避免输液管道的连接地方发生脱落、深静脉被感染或者是栓塞的状况。异丙酚属于脂肪乳剂,能够产生微生物,因此,开口后要迅速抽入无菌的注射剂中并快速给药。有研究表明预充式异丙酚能有效避免药液的污染。
3.3加强气道护理
由于一些深度镇静患者的呼吸道中纤毛的运作功能退化,自动净化肺部的功能也逐渐下降,这样腹部的残留物无法有效排除,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或者是阻塞呼吸道现象发生的概率。因此,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要高度重视消毒隔离工作,提高无菌技术,从而保证呼吸道的洁净与畅通。
结语
总而言之,镇静镇痛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感,有利于睡眠,减低病人氧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利于医疗的有效实施。在ICU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它应该受到医务人员重视,减轻患者的病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殷小容,廖燕,陈军军,等.麻醉苏醒室患者应用镇痛药物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8,14(5):645―646.
[2]李元敏.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中手术后止痛和镇静药物选择指南[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1):21―24.
[3]郑秋霞,朱音,陈小敏。等.Ramsay镇静评分在体外循环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6):1555―1556
论文作者:赖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疼痛论文; 药物论文; 重症论文; 病患论文; 镇痛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