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成
(四川省华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华蓥 638650)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临床常规检查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而探索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指导临床检查。方法:随机抽取21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3600例临床常规检查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查过程中误差形成的原因,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归纳总结,发现引起临床常规检查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分为仪器、试剂、样本和操作人员四大类,其各占总数的0.42%(15/3600)、0.39%(14/3600)、0.25%(9/3600)、0.5%(18/3600)。结论:检验误差易误导临床诊断,影响疾病的治疗,通过加强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试剂和样本的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从而准确得出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
【关键词】 常规检验;误差原因;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31-02
Analysis of routine inspection of the common error causes and Solutions
Zhang Xianch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y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Huaying 638650, China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clinical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then explore the specific solution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Methods 3600 cases of clinical routine examination reports from January 2103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the examination process. The study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fter summing up, we fou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of clinical routine examination errors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of the instrument, reagents, samples and operational personnel,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0.42% (15/3600), 0.39% (14/3600), 0.25% (9/3600) and 0.5%(18/3600).Conclusion Error checking which has effects on disease treatment is easy to mislea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We can strengthen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the instrument, reagents and sample management, operating personnel training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and get accurate inspection result, guid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Routine examination;Error;Solutions
临床常规检验[1]系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临床疾病诊断的方法,是辅助临床诊断的有效措施,准确无误的常规检验对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主要的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监测、尿常规监测、肝功能监测和粪便检测等,但在常规检验过程中,由于仪器、试剂、样本及操作人员的缘故,检验误差时有发生,给临床诊断提供了错误的数据,往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2]也时有发生,应当引起院方的注意。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临床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指导临床检验,现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42861例临床常规检验报告中随机抽取3600例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每年各抽取1200例,其中尿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肝功能检测和粪便检测报告各300例。
1.2 方法
对3600例临床常规检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调查,将误差结果与复检结果对比后,分析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2.结果
经过临床调查及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仪器损坏、试剂错配、样本变性及操作失误是导致临床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其中因仪器的缘故共15例,因试剂的缘故共14例,因样本的缘故共9例,因操作的缘故共18例,详情见表。
表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检验误差原因分析
*
3.讨论
常规检验是辅助临床医师诊断的有效方法[3],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检验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而确诊疾病,随后实施针对性治疗,可行性较高,因此,常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意义重大,准确无误的检验能加速疾病的治疗进展,相反,检验误差将会误导疾病诊断的方向,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4]。但现阶段检验误差由于器械、试剂、样本及操作人员的原因不可避免,故在检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检验产生误差,准确把我各个环节[5]。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3600例常规检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四点产生检验误差的原因,即仪器损坏、试剂错配、样本变性及操作失误,并制订了相关解决措施。
3.1 仪器损坏及解决策略
由于检验仪器的频繁使用及不合理使用,加之缺乏定期的保养维修,极易导致在临床常规检验过程中仪器发生损坏,进而导致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偏差。针对此种现象,院方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换新的医疗器械,或聘请专业的维修人员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和保养。此外,还应加强院内仪器使用的监管,避免滥用。
3.2 试剂错配及解决策略
辅助试剂的浓度配比错误也是导致检验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此外试剂配制完成后搁置时间过长致变性也会引起检验误差。针对此种现象,院方应采取严格监管,严格管理试剂的配制和储存,试剂使用前,应先检测试剂的浓度,满足要求后再行检验,对于易挥发或易变性的试剂应采取密封低温保存的方式,并派专人看管。
3.3 样本变性及解决策略
样本采集完毕后的及时送检或择期检验样本的有效储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重大,因此,对于需及时检验的样本应在采集完毕后立即送往检验室,并注意送检过程样本的保护,避免阳光暴晒或样本量的改变,而对于需择期检验的样本应放在储藏室监管,并控制药物储存室的温度和湿度。
3.4操作失误及解决策略
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对检测结果影响重大。因此,院方应加强相关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检验人员选拔过程中应择优选取准确掌握检验仪器的操作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检验过程中的送检要求的检验人员。此外,各级领导要加强监督职能[6],采取奖惩制度,对评分高的检验人员,施以实物奖励,而对评分低的检验人员,应以扣除奖金作为惩罚方法。
综上所述,仪器损坏、试剂错配、样本变性及操作失误是导致临床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关解决策略的实施,如加强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试剂和样本的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从而准确得出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诊断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费树强.临床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J Mod Med Health).2014-10-30(20):3116-3118.
[2]吴时耕,张鹰,万本愿等.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19-522.
[3] 刘天成,彭杨琳.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9-13(25):67-68.
[4] 毕新民,孙淑玲,姜彩芹.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75-576.
[5]Astion ML,Shojania KG,Hamill TR,et al. Classifying laboratory incident reports to identify problems that jeopardize patient saft[J].Am J Clin Pathol,2003,120(1):18-26.
[6] 冷先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2012-10-5(10A):55-56.
论文作者:张先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误差论文; 试剂论文; 样本论文; 常规论文; 原因论文; 仪器论文; 操作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