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工贸易论文,出口商品论文,结构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1996年起已连续多年超过一般贸易。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达54.66%。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议。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究竟是什么,除了扩大贸易规模、增加就业等静态效应外,是否还有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效应?如果有,其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也是本文努力探讨和阐述的内容。
一、关于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
对加工贸易利弊、作用的分析与评价,从加工贸易在我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且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深入。对加工贸易的作用给予积极评价和持肯定态度的当属高虎城(1999)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等。他们认为,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展,是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加工贸易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利用外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加工贸易启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推动了中国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与此同时,加工贸易直接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带来了新产品和新技术,促进了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的形成和商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国内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见者。他们认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短、辐射面窄、贸易增值率低,特别是来料加工业务只能收取微薄的加工费,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弱,且加剧了加工工业的过分膨胀和产业结构的失衡;加工贸易创汇能力不高,是造成外贸“贫困化增长”的主要因素(潘永源,1999)。
还有的学者认为,加工贸易在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取得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和引进外资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加工贸易环节少,主要局限于部分地区和少数加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体外循环”,因而在技术转移和促进当地工业发展方面并无多大建树。他们认为,加工贸易基本上不存在促进技术转移的机会或体制,无法促进实质性技术转移。尽管下游加工组装规模迅速扩大,却并未对带动上游产业发展起到明显作用,不利于外贸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此外,开放式的加工贸易导致严重的走私问题,加剧了贸易不平衡和走私(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
显然,上述对加工贸易作用的认识是不同的。要想对加工贸易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就要对加工贸易进行既包括静态效应又包括动态效应的全面分析,特别是要对加工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二、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及其途径
技术扩散(Technology Diffusion)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手里传到另一个使用者手里。它既包括有意识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无意识的技术传播(Smith,1980)。技术扩散是对理解和开发所引进技术的能力的一种转移。它不仅仅是对生产技术的简单获取,而是要构建引进方的技术能力,这种能力至关重要。Barrason(1976)曾指出:比传授知识和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将能力和意愿嫁接到当地的工程和设计能力上去,使之具有进行技术变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扩散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是一国的开发能力通过某种方式被另一国使用、吸收、复制和改进的过程。对于缺乏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外部技术来源作为技术进步主要渠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扩散(外在性表现为“技术外溢”)是其节约开发资源、缩短研制时间、降低创新成本、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李平,1999)。
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或者说发展中国家的学习和模仿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种经济活动中,而加工贸易恰恰是一种将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结合在一起的经济活动方式。由于“两头在外”和投资主体大多是先进技术携带者(跨国公司)的特点,加工贸易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模仿先进国和“干中学”的机会,对促进先进国的技术扩散与传播、缓解技术约束、促进我国技术进步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工贸易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商品进出口、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条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先进技术。
(一)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入了技术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80%(洪文,2004)。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杜邦、松下等均在我国采用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使我国形成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格局。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了更好地将其先进技术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而与进出口贸易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的效果更为显著。这种直接或间接、有意识或非自愿的技术扩散的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品的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中隐含了技术进步的因素,是技术和知识的载体。外资在中国从事加工贸易时,要投入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机器和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往往高于我国原有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企业中工艺设备先进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1.46%,其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我国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潘悦,2003)。通过掌握运用这些进口机器设备的生产技能,企业和操作者积累和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及技巧,提高了技能和能力,为本国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奠定了基础。此外,与国内现有的机器设备相比,当进口的资本品包含了更高的技术含量时,不仅可以产生贸易利益而且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效率和要素生产率,这些又从深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了作用。
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转移也是技术扩散的重要内容。同其他技术知识相比,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的掌握更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因为外资企业在管理运作方面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竞争市场上的示范作用体现出来的,而绝非有意识地传授。合作方可以通过与外方共同的商务活动,了解到外方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资金运作、市场开拓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而这些是我们通过其他途径难以获得的。
(二)加工贸易通过进出口商品的流动传播了技术
加工贸易商品的技术扩散,是指通过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加工成品复出口的交易过程,间接地带来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这是所谓贸易的“技术外溢”和“边干边学”效应,是贸易作为技术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从进口的角度讲,由于加工贸易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或零部件需要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其中许多是目前我们无法生产或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大量进口,新技术、新标准和新概念等隐含在商品中相伴而入。企业通过对进口新产品或新品种的模仿,提高原有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进口产品的“逆向设计”,学习国外产品的设计工艺,了解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动态,节约研发费用,促进技术进步。从出口的角度看,由于加工贸易的复出口直接面对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的客户,或者直接销往国际市场,这就迫使企业严格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生产和操作,甚至改进技术。这样通过加工贸易产品的进进出出,形成了国际先进技术的信息流,在加工贸易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中,先进技术和思想得到了扩散和传播。
(三)加工贸易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扩散了技术
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之间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或联系表现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无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只要其中某一个部门的技术发生了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部门,迫使后者与此相适应,并对其原来的技术体系进行改造,从而通过“关联效应”带来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一般来说,加工贸易的后向关联部门通常是原材料、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而其前向关联通常是向相关部门提供操作、培训、维修、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等。加工贸易的“关联效应”主要体现在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和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两个方面。
若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中间投入品由东道国提供,且其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那么它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也必然要求相应提高。为了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工贸易企业会对当地采购的配套产品在生产工艺、技术标准、产品质量、零部件生产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供应商的产品符合要求。这样便会对配套企业形成刺激与压力,促使东道国供应商进行产品性能的改进和技术改造,努力谋求更高的性能标准和产品质量,以提高生产和供应能力。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效果就越明显,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的发展而对当地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而当本地企业尚不具备配套生产能力或相应的技术水平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援助带动从事加工贸易的配套供应商,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促进配套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其产品能够在高水平、高性能和高标准的基础上,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此外,当地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前向关联,获得外商企业在售后服务和营销技巧等方面的示范效应。
(四)加工贸易通过企业的人才流动转移了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第四条途径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一般来讲,在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高于当地企业,其员工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了解和熟悉了产品工艺、操作技巧和国际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了有关该产品的大量信息,在“干中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工贸易企业既重视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高级培训,也不忽视对普通劳动工人的操作技能培训。据一项调查显示,加工贸易企业向其员工提供国内外各种培训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0%,而在员工的流出中,约有30%流入外资之外的其他性质的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当这些掌握了技术资源的人力资本流入当地企业时,带去了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理念等,使技术在无形中扩散。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工贸易企业的人才流动是技术扩散的间接渠道。
三、加工贸易技术扩散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作用
通过上述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几条途径,我们在模仿和“干中学”中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先进技术。作为经济内生变量的先进技术与我国现有资源禀赋的结合,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改变了资本劳动比率,促进了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一)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
技术进步决定着一国商品结构的优化及发展方向,加工贸易以其特有的方式在追随国际贸易产品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同时,通过技术扩散拉动着中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和继续经历着三次重要的飞跃。即由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由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与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兼备的二元结构转变,由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迈进。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7.9%,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29.9%①,高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为仅次于机电产品的第二大类出口商品。在这三次飞跃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逐步升级过程中,加工贸易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与加工贸易相关性的分析显示出来。
以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起主导作用且采用加工贸易方式较多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两大类产品为例,2004年两类产品出口分别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4.5%和27.9%③(因统计的口径和角度不同,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个别项目上有交叉)。由于这两类商品基本上代表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兼备的中低技术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他们的发展和变化影响着、同时也代表了整个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通过对这两类商品变化轨迹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加工贸易的关系(见表1)。
表1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与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高技术产品② 机电产品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
占出口加工贸易 占高技术 贸易竞争 占出口加工贸易占机电贸易竞争
年份出口额 总额比重 出口额产品出口 力指数 出口额
总额比重出口额 产品出口 力指数
比重 比重
199346.8 5.1 32.8 70.2 -0.55 227.1 24.8
162.0
71.3 0.24
199463.4 5.2 47.1 74.3 -0.53 320.0 26.4
226.7
70.8 0.26
1995101.0 6.9 77.9 77.2 -0.37 438.6 29.5
306.5
69.9 0.29
1996126.6 8.4 101.7 80.3 -0.41 482.1 31.9
362.7
75.2 0.31
1997163.1 8.9 136.4 83.6 -0.34 593.1 32.5
438.0
73.8 0.32
1998202.5 11.0 177.1 87.5 -0.18 665.4 36.2
513.2
76.9 0.36
1999247.0 12.7 216.6 87.7 -0.21 769.7 39.5
582.5
75.7 0.39
2000370.4 14.9 328.0 88.6 -0.17 1053.142.3
787.8
76.9 0.42
2001464.5 17.5 414.6 89.3 -0.16 1187.944.6
882.7
74.3 0.45
2002678.1 20.8 606.3 89.4 -0.10 1570.848.3
1169.9 74.5 0.48
20031101.625.2 990.0 89.7 -0.04 2274.651.9
1701.1 74.8 0.51
资料来源:机电产品数据来自相关年份《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和《海关统计》;高技术产品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年数据来自商务部和海关网站。1997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数据利用差值法算出。
从表中数据直观上可以看出,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同加工贸易在这两类商品中比重的增长密切相关。2003年加工贸易在机电产品出口中占75%,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高达90%。从中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影响。以下的相关性分析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以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被解释变量GJS,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为解释变量PG,建立回归方程,二者的相关性为:
GJS=-53.61+0.79PG
(-3.64)(4.49)R[2]=0.69F=20.18
式中,各项数值均通过检验,方程成立,变量PG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该方程表明,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就会上升0.7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加工贸易在我国产品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可以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是以加工贸易为支撑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起点和阶梯,或者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是沿着加工贸易的阶梯攀援而上的。
(二)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高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反映一国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变化的重要指标。它通过对一国某种商品进口和出口的比较,衡量一国某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该指数分布于(-1,1)之间。如果TC>0,表明该产品贸易为顺差,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而如果TC<0,则表明该产品贸易为逆差,国际竞争能力较差。计算公式为:
仍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分析对象,从两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见表1各类商品的最后一列)可以进一步看到加工贸易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转变的特殊意义。从直观上看,两类商品贸易竞争力数据的变化方向同加工贸易比重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即加工贸易在该类产品出口中比重增加,则该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上升;反之亦然。在两类商品中,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由小到大,缓缓上升;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指数虽均为负值,但越来越趋近于0,表明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正在逐步摆脱长期处于净进口的逆差状态,其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这说明加工贸易不仅促进了我国产品结构的数量升级,同时对质量结构的转换也具有深远影响。以下通过分别建立加工贸易与高技术产品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和一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对竞争力指数变化与加工贸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表2 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指数与加工贸易的相关矩阵
贸易竞争力指数 加工贸易比重
贸易竞争力指数 1 0.956
加工贸易比重 0.9561
注:根据表1中数据计算。
由表2可以看出,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加工贸易出口在该类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上升,其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表明目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比重的大幅度上升,加工贸易起了主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的回归方程进一步显示出二者之间的量化关系:
YG=-2.25+0.024X
(-11.09)(9.75)R[2]=0.91F=95.09
从高技术产品和加工贸易的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2]=0.91,说明解释变量(加工贸易出口在该类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X)对被解释变量(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YG)的解释度为91%,方程的解释性显著。其经济学含义是,从1993年到2003年期间,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提高0.024。可见,加工贸易是我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拉动力量,它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对我国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换、对我国要素禀赋比例的提高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加上贸易促进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兴起和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
伴随着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和外溢,“干中学”的效应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这是因为:首先,加工贸易带来的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加工贸易产品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加工工序、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都是以国际市场要求为准的,这些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在国内加工生产,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其次,部分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刺激了国内需求,为新兴产业的形成进行了市场尝试,提供了市场基础,促进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当属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和IT产业。这两个产业均是从加工组装起步,目前已经逐步成长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特别是我国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加工贸易除了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产业聚集效应。随着产业链条的加长、国内采购率的提高和产业关联效应的扩展,加工贸易逐步向产业相互配置的深加工方向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悄然形成。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电子、轻工、纺织为主的中间投入品需求市场和一些产业特征明显的产业群。如外商加工贸易密集投资的信息产业,已在我国华南与华东沿海地区形成了配套较完整的信息产业加工制造基地,并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中出口比例最大的产业。如东莞以OEM形式的电子元器件为主;深圳以电子整机为主,计算机配套生产企业超过1500家;惠州则是元器件、整机兼而有之;中山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达460多家,占工业总产值的40%。目前珠江三角洲的计算机零部件配套率已达95%,生产的计算机硬盘占全球产量的30%,生产的计算机卡、软盘、键盘,以及各种驱动器占全球产量的1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引外资的中心地带和全球瞩目的电脑信息产业加工基地,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开始显现。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福厦沿海等四大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研发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技术企业日趋成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在整体规模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居全球第三位,电子信息硬件制造业列世界第二。
四、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与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紧密相关,加工贸易是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捷径与阶梯。因此,我们要追求和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动态效应,积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和经济的纵深环节拓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而促使其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取向
1.追求动态效应
东亚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决定一国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转移的技术迅速在当地产业中消化、扩散并不断地加以提升和创新,建立起自己独立自主的产业,即将“外生比较优势”转化为“内生比较优势”,这需要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工贸易作用的大小、成功与否,是政府政策正确与否的体现;加工贸易能否尽快地彻底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为主的初级阶段,实现成功转型,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因此,政府要在付出的政策成本和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效应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国内外新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跳出仅防“走私”和“骗退税”这一直接经济利益和部门既得利益的狭窄框框,把宝贵的政策资源用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和方向上,将着眼点和重点放在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长远利益上,放在加工贸易的增长质量和结构转换升级上,放在促进资本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等动态发展目标上。
2.鼓励加工贸易向纵深拓展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价格、投资(包括外资)、税收以及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导致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总体优势集中在下游产业和生产环节,技术创新能力和上游产业的技术获取能力较弱,妨碍了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效果,不利于通过加工贸易促进经济结构提升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今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对上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上,消除加工贸易向上游产业延伸的体制约束和政策障碍,将加工贸易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结合起来,引导加工贸易向关联度大的产业和经济的纵深环节拓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和增值率,促使加工贸易通过贸易和投资行为从下游装配业到中间产品需求再向上游原材料工业的逐步延伸,提高原材料工业水平,加长国内产业链,推动我国上游产业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促使加工贸易由“对外依赖型”转变为“落地生根型”,并尽快地从引进、组装、模仿和学习的阶段过渡到自主创新的阶段。
3.促进加工贸易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目前,虽然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即出口商品的显性结构不断提升,但这些产品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加工组装,且大多是劳动密集环节或知识劳动相对密集的加工组装工序,附加值较低,产品中资本或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并未掌握真正核心的技术。也就是说,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来源于低劳动成本和免税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而不是来自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即出口商品的隐性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加工贸易的优势也只体现在最终产品的总量上。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只是进入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部分位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中的较低端,附加值低、分享的产业利润小、产业关联度小、波及效应相对较弱。即使在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我们的优势也主要在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需要依靠国外技术生产。因此,我们要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各种措施,鼓励加工贸易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内容
1.税收政策
调整加工贸易税收政策,鼓励加工贸易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扩大中间投入品的本地比例,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条。(1)统一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中国产原材料使用出口退税政策。(2)税收政策围绕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以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为标准,制定科技含量不等的生产工序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进口产品及零部件,给予关税和增值税方面的优惠。对符合标准的进料加工中使用国产原材料的出口产品足额退税,保证出口产品国内增值的零税率;对低于标准的保持现有退税率。(3)对深加工结转使用的国产料件继续实行不征不退的政策。(4)加强各职能部门间政策的统一与协调,对国产品和深加工结转产品销售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视为出口,并以此给予出口退税和办理核销手续。(5)将国内企业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用于制造出口产品的国产原材料、零部件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待遇。
2.产业政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种优惠政策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造成基础原材料等上游产业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发展滞后,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使我国加工贸易处于一种既得不到国内产业的强力支持、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又受到制约的尴尬境地,为此应予以调整,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引导作用。(1)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范畴,实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评估制度。由有关机构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以确定该项加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推动产业进步、是否有利于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批准证书,准予进口和加工;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加工合同,海关不予登记备案。(2)为中上游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银行贷款、出口配额、项目审批等金融和贸易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从而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此外,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将加工贸易中的高科技环节放在我国境内,推动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等新兴制造业领域和高技术产业;提高加工贸易的科技含量,使加工贸易迅速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环节,介入到高科技生产环节。
收稿日期:2006-03-21
注释:
①③数字来源于商务部网站。
②我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分类包括: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武器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设计技术10大类。其中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同机电产品中的该类产品出口在计算上有重复,但这里并不影响我们对加工贸易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