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成[1]2008年在《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的畅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是,汛期暴雨洪水导致的公路水毁是公路主要灾害类型之一,成为制约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山区公路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公路水毁中沿河路基水毁占很大比例,且影响因素众多、类型多样,其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风险客观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原因机理进行研究,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风险评价,最终提出沿河路基的合理防护形式及非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有关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对公路水毁灾害系统的概念及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公路水毁类型的划分方法,并对路基水毁灾害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给出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风险的定义,以及沿河公路水毁调查分析和风险识别方法,选取路基水毁危险性、易损性的评价因素,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进行了洪水危险性评价,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路基易损性评价,并用经济损失总量来评价水毁的破坏损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了沿河公路路基的各种防护工程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并提出了水毁灾害的非工程防治措施。公路水毁灾害的评价及防治的科学理念和技术对策应当贯彻于公路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各个阶段,使公路工程和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是根治公路水毁的根本出路。
王操[2]2008年在《山区公路沿河路基防护结构的工程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山区公路多沿河布线,路基失稳破坏现象时有发生,许多防护措施已经在实践当中采用,如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结构形式,采用这些结构形式在保持岸坡的稳定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沿河路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许多地区防护工程使用效果不佳。多条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的实践表明,路基工程的投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防护结构问题引起的变更造成,因此,如何根据沿河路基防护结构的工程特性,对防护结构物进行合理的选型和设计,已成为设计、建设单位十分关注的问题。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总结了目前沿河路基主要防护型式,按其构造和作用分为两大类:①直接防护,主要有植被护坡、抛石护坡、挡土墙护坡、护坦防护、铺砌护坡五种形式;②间接防护,主要有丁坝和丁坝群两种形式,并提出了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2)从宏观上把影响沿河路基及其防护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坡体内剪应力增加;②滑带岩土体强度降低。并从这两方面出发,结合现场调查资料,以重力式挡墙为例,归纳了防护结构的主要病害,包括倾覆破坏、整体破坏、基础冲刷淘空、滑移破坏、泄水孔堵塞、勾缝砂浆脱落、墙背填土沉陷变形、沉降缝和伸缩缝破损变形等多种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机制,针对性地提出了处治对策:①优化细部设计;②采用凸楔基础;③控制渗透变形;④采用石笼护坡以及生态型防护技术;(3)根据沿河路基自身的特点,分析了河流直道和弯道上不同的冲刷规律;影响冲刷深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几何边界条件、水流因素、河床质因素,从这三个因素出发,对现有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评述,发现蒋焕章提出的公式对因素的考虑比较全面,而且对清水冲刷和深水冲刷两种冲刷机理有所不同的情况分别予以计算,因此建议使用该公式;(4)对沿河路基挡墙的结构进行了简化,针对路基排水系统沿墙土界面布置、沿填土底面布置和路基排水系统完全实效三种情况,提出了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有结论性的建议:①确保路基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对路基挡墙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②排水系统沿填土底面布置比沿墙土界面更有利于路基挡墙的稳定;(5)利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河水位升降情况下沿河路基挡墙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相似,大致是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变化。并应用PLAXIS软件对室内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把数值分析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水、土压力随水位升降的变化规律都是一致的,而且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更清楚的反映水压力的变化,对挡板的位移变形的数值模拟表明,水位下降对挡墙的稳定性是不利的;(6)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以欧氏权距离为基础建立目标函数,综合考虑经济性、结构的工程特性、施工可行性等多种难以量化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模糊处理,得出了最优的防护结构选型方案,并结合沿河路基特点,提出了防护结构一般的设置原则。根据河湾冲刷规律和各种防护结构的适用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治宜地选择防护型式,有效地防治可能发生的病害,一定能够使沿河路基的防护达到满意的效果。
李俊[3]2013年在《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山区公路一般长期受水流冲刷、淘蚀、浸泡,导致公路路基、边坡及相应的防护工程逐渐变形、坍塌。本文以山区公路路基为研究基础,开展水毁路基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山区公路灾害防治提供参考。首先,在常见水毁破坏形式和山区公路水毁特点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公路水毁类型划分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公路水毁类型划分方法,即:路面淹没水毁、路基冲刷水毁、坡面防护工程水毁、坡脚防护工程水毁。其次,从环境、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分析了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的宏观影响因素;从设计、水淹、河道压缩、凹岸冲刷、股流冲刷及挑流顶冲或斜冲等方面分析了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弯道凹岸、河道压缩、股流、挑流顶冲与斜冲等常见山区沿河公路的路基冲刷机理,阐明了各种常见冲刷水流的作用特点及最易受到冲刷的具体部位。再次,将山区公路路基水毁承灾体的类型界定为路面、路基及坡面冲刷防护工程、坡脚冲刷防护工程三大类;根据公路点单元路基水毁承灾体的损毁情况及对交通的影响,对应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分级,将公路路基水毁损毁情况划分为四级。第四,从孕灾环境、致灾因素和承灾体角度,分析了影响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明确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易发段的位置以及对应路段可能出现的水毁类型;选取水流特性指标、河流特性指标、路基自身稳定性指标,作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的评价因子;根据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影响因素叠加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路基稳定性指数SI为指标,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与分级。最后,给出公路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以及灾前、灾中、灾后综合防治的路基水毁防灾基本原则;根据路基水毁灾害发生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水毁情况,制定了快速抢修措施;并针对前述常见路基水毁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和非工程防护措施。
陈远川[4]2012年在《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作为分布最广泛、最便捷的公路基础设施,公路本身即是受灾害作用的客体,同时也承担为抢险救灾提供交通支持的任务,因此开展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研究有重要意义。风险评估是防灾减灾学科的重要方面,可为山区公路地质安全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现场调查,采用灾害学、公路水毁学、灾害地质学、地貌学、岩土力学、水力学、GIS技术、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手段,研究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机制、评估及减灾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立足山区沿河公路建设及养护需求,从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分类、水毁风险形成机制、评估和减灾措施等方面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理论和减灾技术框架。提出了山区沿河公路地质安全和水毁风险评估的理念,丰富了公路养护科学内涵。重视小流域山洪、河道洪水对山区沿河公路的致灾作用,提出了水毁灾害体的概念。2)基于水毁灾害体毁损山区沿河公路的受力模式,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类型概化为推挤、牵拉、“冲”、“淤”、“渗”五大类型,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水毁灾害体毁损山区沿河公路的力学机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典型公路水毁类型破坏公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研究重点针对滑坡推挤、滑坡牵拉、落石冲击、冲蚀槽扩展、泥石流淤埋、涵洞渗流等作用对公路的毁损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典型水毁灾害类型毁损公路的变形破坏规律。3)提出了公路水毁风险的耦合对抗形成机制,即公路水毁风险是水毁灾害体危险性与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之间时空耦合对抗的结果。认为水毁风险评估是关于多因素非线性灾害风险系统的预测评价问题。根据水毁风险形成的耦合机制,提出了采用解耦措施来逆向控制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演化过程的减灾思路。4)提出了水毁灾害体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异相耦合发育机理。基于公路承灾体健康的理念,认为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受控于公路结构本身的健康性态,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使结构健康复原是工程性减灾措施的目的。将公路承灾体类型分为结构性承灾体和功能性承灾体两类。针对山区沿河公路,给出了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水毁灾害体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到水毁风险评估的思路与一般函数表达式。5)建立了小流域山洪对沟口段公路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流域地貌分析,提取分岔比、河流频数、RHO系数、形状系数等典型地貌特征参数,综合考虑提取的地貌量化参数与小流域山洪危险性的关系,分级量化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的危险性大小。6)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基于崩滑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异相耦合发育机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手段,在因素分析、指标遴选、基础数据库建立、崩滑信息指数和指标权重计算的基础上,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历史崩滑灾害面积分布信息熵,建立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确定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7)建立了基于泥石流沟地貌演化阶段的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泥石流沟不同地貌演化阶段与泥石流灾害规模、频率的关系,建立了泥石流沟不同发育阶段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据此进行泥石流地貌灾害危险性评价。一般情况下,泥石流沟谷地貌演化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整个过程中,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总的变化趋势是先增高再降低,在壮年偏幼年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等级最高为极危险;各发育阶段根据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壮年偏幼年期、壮年期、幼年期、壮年偏老年期、老年期。8)以横断山区美姑河流域沿河公路为例进行了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危险性评价、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出了研究区公路水毁风险相关的一些结论,可供研究区公路管养部门防灾减灾决策参考。9)从流固耦合动力学、紊流力学、泥沙运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山区沿河公路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路基冲失机制、路基缺口形成机制。以河道洪水毁损山区沿河公路承灾体机制研究为基础,遴选典型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并进行指标分级量化后,进行山区沿河公路主要承灾体易损性分析。10)在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山区沿河公路线形评价单元在潜在多灾种作用下的危险性评价给出了危险度计算方法。对山区沿河公路评价单元综合易损性和潜在公路灾害损失分别给出了易损度和潜在损失估算方法。针对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耦合危险度、易损度和潜在公路灾害损失得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计算的隐式表达式,并就水毁风险评估的显式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11)强调以水毁风险评估为代表的非工程性减灾手段的重要性,得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减灾系统框架体系,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系统总结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减灾措施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山区沿河公路养护工作创新意识和基于水毁风险评估的灾害预警两方面探讨了山区沿河公路非工程性水毁灾害减灾措施。针对山区洪水、泥石流灾害毁损沿河公路的作用特征,从山区沿河路基曲面型路基防护结构扩展了工程性减灾措施。
齐洪亮[5]2011年在《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归纳分析了各类公路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按照风险评价理论的主要思路和步骤,开展了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研究、承灾体抗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研究、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系统研究,最终完成了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公路自然灾害的调查、归纳和总结,将公路自然灾害分为公路地质灾害和公路气象灾害,针对单个公路自然灾害点的潜在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2)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层次分析法作为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模型和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各类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及其隶属度等级划分体系。(3)将公路自然灾害承灾体分为大中桥、小桥涵、路基及防护工程、边坡防护工程、路面、排水系统及道班房屋七类,从各类承灾体自身损坏的难易程度和区域抗灾能力两方面选择相关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建立了公路自然灾害抗灾能力评价模型,提出了承灾体抗灾能力等级划分标准。(4)将灾害影响范围划分为核心影响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按照不同灾害的致灾机理及承灾体的破坏形式,提出了各类灾害不同影响区范围的确定方法和不同影响区内承灾体的价值损失率。按照资产价值的形式对路产损失进行核算和评价,建立了承灾体期望损失及实际灾害损失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承灾体损失等级划分标准。(5)引入风险度指数(RI,Risk Index)的概念,从致灾体危险性、承灾体抗灾能力和承灾体损失三方面建立了适合公路工程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从人员伤亡、公路畅通状况及经济损失三方面提出了公路自然灾害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确定方法和判断标准。(6)按照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结果,依据风险可接受水平,提出了公路自然灾害风险控制途径及风险管理流程。(7)根据论文提出的评价理论及方法,选择G108周至段典型实例工程开展了灾害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公路自然灾害的评价和治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许义庭[6]2006年在《陕南山区公路水毁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由自然因素作用形成的公路水毁和公路病害中,山区沿河公路的水毁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加强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叙述了陕西历年水毁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了秦巴山区公路水毁的自然环境因素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沿河路基冲刷机理与防护试验研究,并通过水毁路段的调查观测,分析验证了沿河公路冲刷机理,完善了试验研究成果。 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及调查分析得出秦巴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的环境因素主要有:降水、地质地貌、河流特征、植被等;水毁原因主要有:路线走向不合理,路面高程偏低,防护措施不完善或不尽合理,施工条件及养护资金不足等;水毁的防治对策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基本原则,从科学研究,工程对策,综合防治三方面入手。 针对秦巴山区水毁路段具体特点,研究了山区河流的水流特点和弯道冲刷变形规律。运用水力学原理,对护坡、挡土墙和护坦、丁坝的防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现场调查资料,提出了不同防护工程的设置方法和设计参数以及适用条件。
蒙华[7]2007年在《重庆市公路水毁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交通基础设施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持交通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对于全市经济发展以及居民便捷出行意义重大。重庆为举世闻名的山城,山川纵横、水系复杂,尤为是多变的地质条件和雨量充沛气候特点,公路设施常因洪水、强地表降水或持续降雨诱发水毁破坏。公路水毁不仅直接破坏交通基础设施,而且影响交通运输的畅通与安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结合重庆市的地形、地质和气候特点,对公路水毁进行积极、科学、有效地防治,对于充分保障重庆市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运输的畅通,减小因公路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公路水毁防治是我国公路建设行业长期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也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要逐步解决的问题。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依托工程实施,明确了重庆市公路水毁的技术特征,掌握了重庆市公路水毁的成因、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提出了公路水毁治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公路设施抗水毁治理的技术对策、工程措施及其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并根据研究成果,在重庆4项依托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效果明显。论文得到了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合同号:2003 318 950 19)“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的资助。
赤列江村[8]2009年在《西藏地区公路水毁机理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位于北纬26°50′~30°53′和东经78°25′~99°06′之间,东西长约2000km,南北宽达1000km。幅员面积约1.20×10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正是高亢辽阔的高原对大气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西藏高原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雨季和旱季分别非常明显,年降水集中在夏半年,雨季和干季分明。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影响,公路水毁灾害十分严重。造成水毁的根本原因是西藏公路大量沿江河展布,而河流则是造成公路水毁的特殊地质类型。根据水毁成因、危害程度差异,可将路基水毁分冲刷水毁、渗流水毁、顶托水毁、堵溃水毁4种类型。为了进一步研究西藏山区沿河公路路基的水毁机理以及沿河公路冲刷的合理防护形式,本文针对典型的水毁点进行调查观测,通过资料总结、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西藏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征以及山区水毁的类型、原因,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流基本特征与河流形态,河流水文资料进行了剖析及计算。总结出西藏山区沿河路基的主要防护形式和沿河公路水毁的防治对策。
杨烨[9]2014年在《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山区修筑了大量的沿河公路,而这些沿河公路时常发生道路交通的短期或长期中断,首要原因就是沿河路基极易发生变形失稳而导致的破坏。河水的不断的浸润冲刷,路基极易发生由路基填土流失所致的破坏变形且难于补救。滑坡、亏坡和崩塌是沿河路基破坏的常见表现,有关沿河失稳破坏灾害的报道每年都可以看到,尤以降水量大、地形复杂、地质不良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发生最多最频繁。沿河路基失稳直接影响了当地的道路交通,阻碍了当地的物流及经济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多种动态因素共同影响下沿河路基变形失稳机理及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沿河路基的破坏,实质上是长期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冲刷、岩土体在孔隙压力、渗透力作用下的长期应变积累的过程。同时不同断面形式的沿河路基具有不同的渗流特点,需要对不同形式山区沿河路基中水的渗流规律进行分析,对路基结构的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沿河路基典型断面的结构形式。同时为了提高路基稳定性,优化设计沿河路基防排水系统。通过严谨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两方面的进展:(1)在对路基土体渗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导致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控制因素,对库水位作用下路基的稳定性破坏机理进行研究。(2)对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沿河路基填料、路基典型的断面构造以及路基防渗设施布置形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沿河路基中的渗流特点与相应的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马保成[10]2011年在《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暴雨、洪水导致的公路水毁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等科研项目,结合“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从灾害类型、危险因子和危险程度等方面对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灾害识别是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公路水毁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路工程的特殊性,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等,利用已有室内模型试验资料,在对公路水毁灾害类型及成因、识别原则方法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路网层面、路线层面和路段层面等3个层面进行公路水毁灾害识别,并建立了识别指标体系。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致灾因子、发生位置及破坏类型,将公路水毁类型划分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包括沟谷泥石流水毁、小桥及涵洞水毁、沿河公路及其冲刷防护建筑物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主要包括坡面侵蚀、坡面冲刷、边坡降雨失稳以及边坡排水沟渠系统和防护工程水毁)两大类。并着重研究了沿河公路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因素。(2)选择地表坡度、海拔高程、地表破碎程度以及岩土类型等要素,基于GIS编制了《地表形态指数图》、《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公路土类型分布图》,反映其区域差异性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并用于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识别。(3)从区域、路线和路段等层面分析了灾害识别的必要性,总结归纳了灾害识别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手段;借鉴“中国公路水文区划”、“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等研究基础,建立了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方法,从宏观角度把握区域水毁灾害发育、分布特点;提出了由路基几何形态、内部结构面、岩土工程性质等3个要素构成的路基工程地质结构及路基灾害分析方法,从路线和路段角度研究水毁灾害成灾特点。(4)对于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植被覆盖度、河网密度和沟谷比重(即沟谷面积占坡面面积比)等影响因素,形成河川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沿河公路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初判;提出了沿河公路、小桥涵和沟谷泥石流水毁易发地段的超前识别判据及路线危险性分段方法,实现了路线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预判;建立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危险度计算方法,完成路段层面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详判。(5)对于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素构成坡面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公路边坡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初判;研究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易发地段识别方法及识别判据,为路线边坡水毁灾害的预判提供参考;根据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发育的阶段性,将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划分为早、中、晚3个链式阶段,由此建立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危险度定量识别方法,从而实现了路段层面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详判。论文提出的灾害灾前识别方法简单实用,有助于实现公路水毁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主动性、超前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初步开发的识别系统实现了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流程化和可视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马保成. 长安大学. 2008
[2].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防护结构的工程特性研究[D]. 王操.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3]. 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D]. 李俊. 长安大学. 2013
[4].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 陈远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12
[5]. 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 齐洪亮. 长安大学. 2011
[6]. 陕南山区公路水毁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D]. 许义庭. 长安大学. 2006
[7]. 重庆市公路水毁防治对策研究[D]. 蒙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07
[8]. 西藏地区公路水毁机理分析研究[D]. 赤列江村. 重庆交通大学. 2009
[9].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与设计[D]. 杨烨. 重庆交通大学. 2014
[10].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D]. 马保成. 长安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