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电力计量技术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电力设备来完成,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客户的满意度以及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收费的依据是电力计量工作,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电力计量技术能够辅助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对策 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计算技术;管理现状;应用对策
引言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电,如果人们用电较小,我们或许可以依靠人力测量,但是我国对电的使用量是比较大的,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人口由少到多,用电量也难以用人来计量,电力计量为用电提供了计量方式,也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会为大规模的用电计量提供便利。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电力计量随着电的不断普及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分析原因,找出漏洞,做出改变,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1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及应用要点
1.1强化技术监管体系
就当前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工作来看,为从根本上提升电力计量中的精准度,现阶段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强化技术监管体系上。不仅如此,实际管理工作中同样也需对相应电力计量技术操作流程以及方式进行严格监督与相关运行设备误差的校准,并将电力计量中电能表以及电力互感器等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记录及分析,为日后对电力计量工作设备运维工作提供重要的参数数据。
1.2电子式电能表的应用
电能表是电力计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设备,通常情况下,电能表制具备计量的功能,并且其抗干扰能力也并不高,电能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程序将采样电压电流转换成脉冲信号,经过脉冲累积之后使其形成数字化信息的过程。对于电子式的电能表而言,其电能数据的获取是通过计数器而得到的,该电能表的抗干扰能力比较的,同时计数功能也比较准确。和普通的电能表相比较而言,使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抗过载能力,因此,在最近这些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3确定检查周期
在电力计量技术确定检查周期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也应注重对电力计量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风险性进行有效规避与控制,并及时检查电力计量设备诸如互感器、导线等基础构件的运行情况,针对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互补,以更好的提升电力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4电力谐波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主要鼓掌是谐波干扰,导致这一故障产生的主要来源是硬件系统的问题。为了实现对谐波的有效控制,就需要不断改进相应的技术。一旦谐波存在干扰情况,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能表的功率。再加上,可以借助忽视以及过滤谐波的过程来实现电能表的抗干扰能力,此时的电能表只能测量基波功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电能表的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最后,应该对电能表的基波以及谐波的分段计量功能不断的予以开发,这也是谐波测量方式的体现。
1.5引进先进技术
在现阶段电力计量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在做到善于认清当前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特征,并将过于落后以及运行效率低的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诸如将电表以及抄表系统运行进行自动化及智能化管理等。不仅如此,为从根本上满足现阶段用电用户的需求,在对电力计量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引进先进的科技技术以及理论知识。举例而言,在对电力计量设备计量装置进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依据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压及电流,对电能表及互感器进行规格上的择优选择,为新技术的高效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现状
2.1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
并且电力计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生成的大量参数数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了现有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机制与其实际运行情况脱节的现象出现,严重滞后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进程。
2.2对电力计量装置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电力计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此类资料中实际涉及的基础信息是对电量以及线损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计算。但是现阶段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关部门对获取的基础性资料与数据未能进行分类管理,导致数据资料丢失问题较为严重。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电力计量基本信息。所以实际计量出的电量和线损结果会出现不同程度误差。部分电力企业相关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责任意识,在电力计量装置管理过程中未能全面落实各项责任,也是当前电力计量技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提升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及应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1健全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机制
健全的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机制是提升其应用及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平台之一,因此当前管理人员就应结合电力计量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电力计量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测,以制定出更为科学且合理的管理周期。
3.2提高人员素质
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创新离不开相关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才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源泉。我国要实现电力计量技术的创新必须储备、培养、提高电力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在计量所进行人才招聘时,必须限制其专业及学历,提高电力计量技术需要专业人才的注入,并且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注重实践性,自身有着较好的知识储配,能快速适应工作,为创新计量技术的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有经验的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新的技术并熟练掌握,紧跟社会发展方向。
3.3加强新设备应用的管理工作
在新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将创新与实践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到员工日常工作中去,并注重对新设备以及设备相关操作方式进行研究及掌握,结合现阶段电力计量技术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对设备运行性能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切实保障计量设备运行的安全及稳定性,为实现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及应用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进程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3.4技术科学化,促进整体水平提升
为了使得计量工作中的各项技术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首先就需要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来体现出电力计量工作的实时性,从而构建出电力计量工作的信息系统平台。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计量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正在朝着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对于如今的电力企业而言,要想得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做好电力计量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此来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宗晶.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86.
[2]杨文芸.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J].通讯世界,2016(21):176-177.
[3]黄鸿卿.浅谈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策略[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19.
[4]张冬梅.刍议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J].通讯世界,2016(6):162.
[5]郑宜超.浅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4(18):76-77.
[6]张克武.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5).
论文作者:钱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表论文; 设备论文; 谐波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