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惠,王健,韩佳佳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惠,王健,韩佳佳

济南市章丘区城镇化建设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建筑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最常见也最多的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的好坏决定了土木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基于此,文章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优势

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以水泥、水、砂、石为主原料再辅以其他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浇筑而成的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中,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混凝土结构材料易于运输,同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容易被外界环境腐蚀和非人为破坏;其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定的相关要求,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第三,混凝土结构可以配合钢筋材料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在内部加装钢筋等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有效增加混凝土的抗震和抗爆性能;第四,混凝土结构的组成材料取材方便,便于生产。

2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应力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了以下方面,首先,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所需的水泥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水泥自身的特性因素来看,在水化的过程当中,其将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因为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导致这些热量不能够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温度应力。对此,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减水剂,对工程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从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来看,对搅拌技术的优化,会成为解决温度应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温度因素对混凝土自身的应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外部环境温度给混凝土结构的应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应该避免在温度较高的天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例如盛夏时节,施工单位要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这一时间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也是施工单位需要避免的作业手段。

2.2 约束力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约束力问题主要涉及到混凝土材料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外部地基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力问题。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问题,是让这一结构的约束力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土木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对温度应力间题的调整,也是对因混凝土材料自身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处理的有效方式。在对混凝土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的保温工作对约束力进行降低的有效方式。从一些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看,暖棚法、蓄水法和筱盖法的应用,是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有效方式。

2.3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强化技术

针对自缩问题给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对混凝土自身的抗裂性能的强化,也是施工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对混凝土结构的自缩问题进行控制,土木工程的施工企业可通过添加外加材料的方式。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提升。在对矿物参合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方需对这一材料的应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中,一些建筑企业采用的将金属纤维材料、无机纤维材料进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措施

3.1 配制与搅拌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科学的配制与搅拌,是一项基础的施工环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实际的配置过程中,应当选择0.6%以下含碱量的水泥,并且要求其应当运用一些矿粉掺和料与低碱外加剂等配料,来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之后,再依据其实际的含碱量与配合比等,对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与砂石和水的含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工作。此外,就针对于实际的试配工作来说,因的归纳个激昂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情况进行重点的检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标。

此外,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大多数商品都是有基地供应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其所运用的混凝土,却需要进行现场的搅拌才能获得。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应当保证其所选用的材料,能够和基地所供应的材料有着相同的标号,并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实际的混凝与搅拌之前,应当先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充分的检查工作,以此保证搅拌工序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除此以外,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工作,既要确保搅拌桶的湿润,并且要避免其因为受潮而出现故障。在搅拌中,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在完成了相应的搅拌之后,也要对混凝与的各项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若其存在分层与离析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二次搅拌工作,确保其能够满足标准。

3.2 加强模板工程施工控制

首先,在模板的采购过程中,要选择表面平整洁净,拼接无缝的模板;其次,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规范作业,不能随意改动。若施工的模板工程高度在8m以上,跨度在18m以上,则需要设定专项支模方案,且待技术专家审核没问题后方可施工。

3.3 混凝土振捣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0mm,所以大多数采用的角度为1∶6。在实际的浇筑过程当中,对于地泵可以使用的倒退的方式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泵口在与软管口相接之后可以采用左右交合的方式来使得混凝土的浇筑狗狗做得以顺利完成。其次,在振捣的过程中对于振捣方向要加以注意,需要保证振捣方向的垂直,如果钢筋密度比较大的话,振捣的方向应当变成倾斜,对于振捣点的高度要加以注意,一般在50cm的高度左右,混凝土边缘的振捣高度应当为20cm。第三,为了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有裂缝问题出现,应当在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成的同时下层混凝土还没有初凝的时候,将振动棒插入到50cm的深度。第四,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应当对振捣力度与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浆下沉现象出现的话,就需要及时停止振捣。

3.4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技术控制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浇筑质量和混凝土配置质量的控制,并按照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操作,对剪力墙、板、柱、梁要一次性完成浇筑施工。在浇筑及振捣作业后,需在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和养护处理。在拆模以后,要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7d以上,具体时间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定。目前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覆盖浇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及塑料薄膜养护法这三种,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应该采取蓄热法或是添加外加剂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受冻而影响性能。

综上所述,只有将混凝土结构以及相关施工技术全面掌握,才能有效提高其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度,降低问题出现的频率,在确保施工如期完成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62-63.

[2]马晓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11):75-76.

[3]闫丽.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6,(10):95.

论文作者:马惠,王健,韩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惠,王健,韩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