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1]2000年在《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效率原则前提下实现制度变革的协调推进,构建全新的银企关系,是20年来改革过程中理论界和实践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主要课题,也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两个转变“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因此,从现有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人文背景出发,本文对国有银企改革结合的机制与途径进行了研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有机结合的基础——市场。在这部分里,首先提出了市场化银企关系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表现,然后指出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可以提高其他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部分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中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国有企业改制引起的下岗分流,再就业问题、国有银企不良债权债务化解与重组问题、国有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国有产权界定问题、国有企业经理选拨问题、政企分开问题、企业结构调整问题等。 要解决这一系列错综复杂问题,既要社会、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协作,也要作为金融业主导部门的商业银行,这一现代经济核心力量,对于创造国企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条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和未来的改革,都必须从国企向市场经济转制中面临的上述问题来安排。 第三部分指出了提高企业素质: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微观操作点。前面的论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银企结合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具体到微观操作则需从以下几面入手:一要有一个廉洁高效,勤政创新的领导班子;二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注重技术进步和素质的提高。那么商业银行如何运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促使企业素质提高呢?主要通过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推进国企资产重组;提供经济、金融信息服务;提供日常理财服务。 第四部分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有机推进的金融对策。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全文的目的和归宿之所在。它是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从金融方面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通过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结构调整,建立现代金融组织体系。(1)进一步加大中央银行机构调整的力度。(2)按照效益性原则,撤并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3)发展 怖椅推进阐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宅 内吝提茧 服务了山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4)逐步攸银打业、保险业、证券业由分业经营管理《小k#一.融方向发展。 〔-)人力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足通过资金流l叫的引导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由于资本市场具有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从而形 成对巾场主体的产权约来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的功能 它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 为企业 提供资金融通,实施战略仕改组,促进我国经济有着极工要的意义。日前促进资本巾场发 展的措施有:门)矫山资本市场的功能错位。u)逐步提高利率币场化水乎。门)加 快解决国有股和坛人股上币流通问题。(4)发展投资基金尤其是平准基金。 (二)优化至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忧化重组企仆资本结构作为解决国育企业负债卒 过高,资本金不足等问题的现实选择,对下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口标至关垦要。根据 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可行性措施,解抉企业愤务包袱。芹先,“优 选闭合法”,对优势企业的名优产品作为资金重点投入和重点服务,使其资金循环运行闭 合式管理的一种方法。逐步实现由部分资产的盘活带动存量资产盘话:其次,债权变股 权 将企业经常Ill用的C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必各铺底资金的银行债务转为银行股仅的方 式;丙次,多渠道增资减债u (四)完善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制度是企业和银行在巾场经济条件卜,通过“口0 惭平等、互利、守信”的基础卜‘择优互选”的一种银?丁对企业的监控机制。为了避免体制 复归现象,应从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增强主办银行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D 门)建大主办银行与十主办订<间相丈委托机制。门)认真落实中央 “抓人放小”战略目标。 (五)上确处理金融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 耍加人对内开放的力度:门)规范金融业市场准入,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金 融机构。(2)扩人两业银行的经营领域尤其参与新业务发展。如:代理股票发行市场中 购款的收缴和清算;从事基金托首;允当企业理财顾问。(3)扩展商业银行规模与集约 经营并奄 改变过圭金融业铺摊于、增人员、卜规模的相放经营观念,强化效
江其务, 王晓芳, 葛兆强[2]1997年在《推进国有银企改革有机结合的金融对策》文中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效率原则前提下实现制度变革的有机结合,是18年改革过程中理论界和实践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主要课题,也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两个转变”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因此,从
梁俊[3]2007年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是理性经济人,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信贷行为是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由于信息不对问题的存在,商业银行会发生不理性的信贷行为,从而,造成信贷风险的发生。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激励机制的运用,在信贷行为中设计和运用激励机制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方法。在经济转轨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却缺乏成功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非理性和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非理性,二者对信贷行为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起了破坏作用。基于以上这种考虑,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另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设计、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的几种主要激励机制模型。西方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数学建模,但是,并未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加入对中国转轨经济的分析。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经济转轨的具体国情对西方学者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分析。首先,通过对中国银企改革的回顾,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进一步分析了银企融资博弈中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银企还贷博弈中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激励机制失效的机理进行分析。在理性的企业融资约束条件中加入了一个修正因子ρ;由于现实中信贷利率是由央行规定的,所以将信贷利率修改为常数R;在理性担保人参与约束条件中加入担保人的非理性因子η;在银行的理性参与约束条件中加入银行的信贷非理性因子σ;从而,分析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激励机制失效的原因。第三,分析了激励机制失效与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收缩。通过模型,可以分析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为什么不能设计出分离均衡的信贷合约。信贷合约因为缺乏激励相容的约束条件而不能达到分离均衡,银行出现严重的惜贷款行为。第四,分析了激励机制失效与国有商业银行对优势大企业的信贷集中。中国优势大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信贷合约并没有真正区分开优势大企业的风险类型,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其激励作用也是失效的。最后,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失效与信贷失衡。信贷人员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均不能达成,对信贷人员的激励失效。信贷人员不积极主动参与信贷工作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信贷客体的筛选不足,这是当前经济环境下造成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收缩,而对优势大企业信贷过分集中的重要原因。
戴大祝, 刘觐军, 张在民, 彭逢春[4]1996年在《金融与企业改革耦合运行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企业改制和金融改革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从整体看,这两项改革已推到了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风口浪尖”;从进程看,企业和银行已分别进入了产权和商业化改革的关键性、实质性阶段。但是,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加之银企之间必然的特殊关系,当前
朱松华[5]1997年在《主办银行制度与中国银企关系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办银行制度与中国银企关系改革朱松华(陕西财经学院研究生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银企关系相对不密切;企业筹资日益游离于银行体系,银行对企业的约束主要是依靠退出机制而不...
张兴胜[6]2000年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转型时期的金融政策沿着独特的路径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也付出了高昂的 效率损失代价,成为中国独特的体制性金融风险的根源。受初始条件约束,中国渐进改革 中的经济增长和体制转轨有赖于重点公有企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隐性税收机制日 益萎缩的情况下,这些企业面临资本形成方面的巨大挑战。改革以来,政府通过对国有金 融机构的控制,利用信贷倾斜、利率优惠、资本市场准入管制、资金补贴等政策措施对重 点产业部门的公有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融资支持、这一系列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为目 标,以政府对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开放及国有金融机构的强控制为前提,利用利率 优惠、信贷倾斜、资金供给及资本市场准入管制等手段低成本动员居民部门金融剩余,加 快政府支持的重点公有企业部门的资本形成,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换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我们称为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影响中国转型时期金融制度变迁的 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为核心,对该政策的生成机理、推 行绩效、效率损失及合理边界进行全面的研究,期冀通过对金融支持政策生成、发展、变 迁的考察对渐进改革中的经济发展及金融制度变迁逻辑作出新的解释。 中国转型时期的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的特点,讨论转型时期 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从对政府战略目标的分析入手。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本 身具有很强的战略目标,即在市场化改革中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体制转变和经 济发展相互促进,转型的目标是为了发展,改革、发展和稳定必然协凋互动,这一改革战 略可以称为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及其理论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系统 的总结和阐发,是造就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基本原因。对这一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原因、 实现途径与挑战的分析,是讨论中国转型时期金融支持政策的逻辑起点。中国的体制转轨 发端于经济建设遭遇严重挫折的70年代末期,加快发展成为社会和政府自省后的必然选 择,这是该战略形成的历史原因:60、70年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奇迹般 的经济增长绩效的刺激,是影响这一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现实因素;邓小平加快发展,稳步 推进,大胆实践等经济思想,以及以实现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推动 则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持。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以资本形成为核心,数量扩张、结构优 化、水平提高三位一体的经济成长,加快资本形成、促进经济结构转换是实现转型与发展 协调战略的基础。从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看,值得注意的因素有三:一是公有经济部门起 着主导性作用。公有经济部门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财政来源及城镇职工就业的主要 经济部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转轨过程中保 持公有经济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防止该部门产出出现“L”型下降是实现转型与发展协调 战略的基本要求。二是低货币化水平。低货币化水平是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一个重大的初 始条件差异,随着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将从中获得大量的货币发行收益,成为加 快公有经济部门资本形成速度、保障体制平稳过渡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短缺经济下的需 求压制与需求释放。从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对中国企业经营效益及金融质量有着巨 大的影响,是影响转型时期金融运行态势的一大动因。 作为一个后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形成推动和特 点,较高的资本形成增长速度是“中国的奇迹”的主要解释变量。在渐进改革中,受初始 条件及意识形态约束,各经济部门在社会总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存在显著的差别,公有经济 部门作为最主要的资本形成部门,对社会总资本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资本形成 额一直占社会总资本形成额的70%以上,改革以来,公有经济部门年均20%左右的资本形 成增长速度推动了公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持续增长的公有经济才能在改革进程中发挥财政 支撑、就业支持等特殊作用,其资金漏损、技术支持、人才供给及市场需求等才能对非公 有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后者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发育,加快了 体制转轨进程。讨论“中国的奇迹”形成的秘密,首先要对公有经济部门产出持续增长而 不是像苏东国家一样发生“L”型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转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隐性税收机制日益解体,公有经济部门将面临资本形成方 面的严峻挑战,这在转轨国家是一种通例。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公有经济部门资
孔伟艳[7]2010年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马尽悦[8]2000年在《论银企关系重构——对我国发展主办银行制的思考》文中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与企业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银企之间健康、协调的合作与发展关系,是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本保证。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和建立的企业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贷款支持,银行包企业资金供应的体制已被打破,企业选择银行,银行选择企业,企业筹资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同时,随着改革向深层次的推进,银企关系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信用下降问题,如企业的高负债和超信用,企业的多头开户和多头贷款,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不良债务居高不下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改革的推进与经济的发展。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难点,两项改革的推进,在深层次上必然触及银企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其基础和难点就是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必然要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银企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有代表性的银企关系模式——美国的市场主导型银企关系和日本的银行主导型银企关系的产生和形成背景,所具有的经济特征,实施效应等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现状、银企关系的现状、银企改革的目标、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银行体制改革与企业制度建设,提出我国银企关系重构和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度的模式和对策、建议。
王晓芳[9]1997年在《证券投资:协调银企改革的重要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重分析证券投资与企业和银行制度变革的内在关系及其在经济金融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郑秀峰[10]2004年在《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背景研究》文中指出从产业经济学视角研究金融结构调整是基于现有经济理论之不足,本文以现有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为依托,以中国二元经济为背景,以城乡经济发展为两翼,全面系统地研究产业发展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一章是导论,基于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理论对接思考,构列出了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背景研究基本分析思路,并通过研究目的与方法的确定、研究范围与概念的界定,确立了论文的行文线索和研究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理论回顾篇。主要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对产业发展与金融结构调整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便从理论上把握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第三章是理论分析篇,首先设计出金融结构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关性理论模型,以便为整个论文的研究设定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产业发展需求莉金融服务功能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现代金融结构的生成机理,以此来论证产业发展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和金融结构发展对产业发展的促进。第四章是实证分析系列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背景的分析,揭示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发展的产业根源,在此基础上,以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农村产业相关的金融供给、金融需求分析为主线,明确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方向。第五章是实证分析系列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中国城市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背景的分析,揭示城市现存金融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现存金融结构不合理发展的产业根源,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城市产业相关的金融供给、金融需求分析为主线,明确城市金融结构的调整方向。第六章是比较分析系列的第一部分,也是实证分析系列的延续部分。主要在对中国“二元产业"与“二元金融”形成的历史渊源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中国城乡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背景比较分析,考察中国城乡金融结构的发展差异,然后,以中国城乡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为根据,对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与分析。第七章是比较分析系列的第二部分,也是实证分析系列的进一步延伸部分。主要通过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背景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位置,以此为基础,按收入水平分类,对各国金融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探讨产业发展和金融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制,为确立中国产业适应型的金融结构发展模式提供国际比较支持。<WP=6>第八章是对策研究篇,它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主要是在前面各章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目标及其路径选择,具体探讨了适应中国农村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再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资本市场结构的再造、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再造、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金融机构的结构再造。
参考文献:
[1]. 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D]. 张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2]. 推进国有银企改革有机结合的金融对策[J]. 江其务, 王晓芳, 葛兆强.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7
[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研究[D]. 梁俊.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4]. 金融与企业改革耦合运行之关系研究[J]. 戴大祝, 刘觐军, 张在民, 彭逢春. 金融科学. 1996
[5]. 主办银行制度与中国银企关系改革[J]. 朱松华.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7
[6].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 张兴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7].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
[8]. 论银企关系重构——对我国发展主办银行制的思考[D]. 马尽悦.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9]. 证券投资:协调银企改革的重要途径[J]. 王晓芳. 武汉金专学报. 1997
[10].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背景研究[D]. 郑秀峰. 复旦大学. 2004
标签:金融论文; 金融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