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训练位置,设计训练方法——《五彩池》教学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位置论文,方法论文,五彩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彩池》是一篇讲读课文,处在第七册第三组第二篇讲读课文的位置上,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确定,本课训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指本课是前面重点训练项目的运用和发展;所谓“启下”,是指本课还要为后面的“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作铺垫。因为课后题在要求给本文分段的同时,第一次提出了“想想,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所以,这一课还承担着渗透后面重点训练项目“归纳段落大意”的任务。这是本课在这一组教材中的训练位置。
教学方法要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来设计。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组织语言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独立地学,尽量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达到自能读书。教学本课可采用以下四个环节:
一、全文初探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包括:导入新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质疑问难等。
成功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根据这一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本课设计导入时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法,目的是创设一种神奇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深究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要把握准语文能力的训练点,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做到面上着眼,点上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五彩池》一课共有5个自然段,值得学习和训练的地方很多, 但教学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分清课文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该重点深究的一定要抓住不放;次重点可以点到为止,不做深究;非重点要一带而过。《五彩池》一课中,第2、3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把握准了课文的重点部分,就要从中确定训练的“点”,抓住这几个点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教学第1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次要段,可采用一带而过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自己把握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获取新知的能力。
2.教学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主要讲水池多而且美,是课文的重点, 也是语文能力的训练点,教学时要抓住这个有利的训练机会,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一段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理解语言文字。
根据“大纲”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第一句话的教学,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在学生明确了要求、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体现教学由扶到放的训练过程。
此外,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有一个知识难点,就是本段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号说明水池的形状不止书上提到的那四种,还有很多不同的形状,数不胜数。但学生平时只注意理解重点词句,不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省略号体会水池多而且美,从中渗透或让学生自己领悟读书方法。即:读书时,不仅要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
第二步:朗读渲染,启发想象。
在前面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使课后思考题在课堂上得到落实。
第三步:再现情景,促进理解。
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想象。此时,再看录像,学生通过看五彩池的实际景色,可以对刚才的理解、想象加以对照、印证。通过全班同学交流,既检查了学生想象情况,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3.教学第3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池水的颜色不同,是课文的重点段,具体表现池水的神奇。这一段也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读懂每句话。
全段共有三句话,充分表现了池水的三个神奇特点,学生在学习第一句话时,教师指导学生,先读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懂得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后概括为“池池色不同”。学生在学习第一句的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即:先读,再说,后概括。理解第二句话时,学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引导、点拨,体现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第三句话时,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段教学由教到扶到放,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步:看录像,提高认识。
在前面理解的基础上看录像,通过看生动形象的真实画面,使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进一步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此时再回到课题,请学生谈对题目“五彩池”新的认识,即:“五”是多的意思,五彩池并不是只有五种颜色,而是多彩的池,五彩池比传说中的瑶池更美,更神奇。使学生的认识再次得到发展。
第三步:感情朗读,促进发展。
教师指导三个“却”字的读法,使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五彩池的神奇,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感情得到升华。
4.教学第4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次重点段,教学时点到为止。在这里,只求学生读懂每句话,知道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三个原因即可。这一段教学时以激疑导入的方式,承接前面的教学,提出:“学到这里,你最想弄清的是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采取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解决。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教学第5自然段。
这段只有一句话,采用联系前文的方法来理解。
三、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五彩池的神奇的,进一步领悟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谈学习后的感受。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为进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做铺垫,每段意思说清楚即可,要求不要太高。
四、读后练习
读后练习是语文基本功的运用和发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有关练习,或完成教师根据本组训练重点、课文特点设计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课文知识,使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逐步形成能力。
附《五彩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文训练方面:
①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②会背诵指定的段落。
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表现神奇的。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例五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方法习惯培养方面:
①继续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②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逐步形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重点、难点)
2.给课文分段。(重点)
教学准备:录像机、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小时候,我听奶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遥远的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里的水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好看极了。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去亲眼看一看那五彩的瑶池。没想到,今年夏天,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我竟然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水池,这个水池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五彩池”。(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读课文情况。
2.课文讲了五彩池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什么? (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2.小结。(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四、教学第2自然段。
(一)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并说说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1.默读出示投影片: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
小小的水池.
(1)边读边思考: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儿读出来的?(从“漫山遍野”读出水池多)
(2)为什么从“漫山遍野”可以看出水池多? (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出示投影片:
漫山遍野
①水满外流②到处都是③随便地
①“漫山遍野”的“漫”在字典中有这样三种解释,“漫”在这个词中应选哪种解释?(到处都是)
②“漫山遍野”在课文中指什么?(藏龙山上到处都是水池,看出水池多)
小结方法:抓重点词理解内容。(学生小结)
(3)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继续理解水池的多。(无数
数不清 有……有……有…… 省略号)
2.这一段除了读出水池的多,你还抓住哪些重点词句读出什么?(美)
(1)学生读后出示投影片: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
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①美在哪儿?(抓重点词语理解:彩带 有……有……有……有…… 省略号)
②联系上文理解。
(水池像晶光闪耀的宝石已经非常美了,再加上池边金黄色的石粉,就好像给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宝石又镶上了一圈金边,那景色就更美了)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落实课后练习)
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听老师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三)看录像。(验证理解,想象)
1.想象到的画面和看到的实际景色会有什么不同?(看录像)
2.看后谈感受。
(四)小结: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水池多、美)
五、教学第3自然段。
(一)要求:认真读第3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读懂之后,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讲的什么意思。
1.第1句讲的什么意思?
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
②教师教学生概括第一句的意思。
(板书:“池池色不同”)
2.第2句讲的是什么?
(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指导学生概括意思。板书:“一池水多色”)
3.第3句讲的是什么?
请学生直接概括意思。(板书:“有色变无色”)
(二)这几句话描绘的是臬的画面呢?看录像。一边看,一边结合课文思考:从这三句话里,你体会出什么?(神奇)
(三)回归课题。
1.谈“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是怎样理解的?(“五”是多的意思)
2.五彩池是怎样的池?(多彩的池)
3.请学生用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说一说五彩池其实是怎样的池?(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4.五彩池并不是只有五种颜色,而是多彩的池,那么只有五种颜色的池叫什么池?(瑶池)从这儿你体会出什么?(五彩池比瑶池更美,更神奇)
(四)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五)小结:第3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池水颜色不同)
(六)质疑:学到这儿,你最想弄清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