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影响阿旗水土流失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吴佩昕[1](2021)在《胜利煤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水土流失,有关工矿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监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基于实地监测数据,对胜利煤矿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进行全面调查,重点研究了不同土壤流失单元土壤侵蚀模数的差异以及不同阶段土壤流失量,以及对胜利煤矿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到主要结论:(1)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主要受降雨、大风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施工扰动的作用最大,导致土壤流失单元受侵蚀的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项目施工使地表遭破坏,土壤流失加剧,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2)通过监测得知,项目建设期土壤流失动态变化与施工扰动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表经扰动后,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随着各防治区内主体工程的全面开工,地表扰动面积不断加大,土壤侵蚀强度增加,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施工期开挖、填筑、堆土等活动使土体结构松散,极易引发新增水土流失,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时期。因此做好施工期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强度。(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从根本上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恢复表层植被,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显着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78.09hm2,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7.90%,总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7.69%,植被恢复率97.41%,森林和草木覆盖率为26.48%,拦渣率达到98.00%,土壤流失控制率为0.8,水土流失现象已按照国家控制标准得到明显改善。
袁和第[2](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孙显慧[4](2020)在《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板栗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丘陵坡面。受板栗栽培农事操作的影响,在降雨时,板栗林坡面易形成地表径流,导致土壤和养分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引发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针对板栗林的这些问题,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大多都集中于水土流失的防治方面,针对氮磷流失的研究较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是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控制的综合工程。因此,研究板栗林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模式对于农村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吉县杭垓镇板栗林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了解板栗林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治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综合治理模式。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板栗属于落叶经济作物,多种植于丘陵坡面,在板栗培育中,栗农连年使用除草剂清除地表植被,导致土地裸露、土壤结构破坏,引起水土和氮磷流失,造成面源污染。研究表明,降雨量和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降雨量与径流量和泥砂流失量存在极显着线性正相关。相比较而言落叶后郁闭度降低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防控主要时段应在降雨量较大的4-9月份。2、不同地表植被清除方式对地植被有很大影响,连年使用除草剂与人工割除或禁施除草剂相比,其地表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效养分及酶活差异很大。禁施除草剂显着地提高了地表植被的生物量,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水土和氮磷流失。研究表明,禁使除草剂5年以上,地表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可以减少23%和82%。总氮、氨氮、总磷的流失量可减少56%、69%、73%。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是防治板栗林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3、改变施肥方式有利于坡地经济林面源污染的控制,本课题组发明的“竹筒施肥”可明显降低径流中的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和流失量,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竹筒施肥”对氨氮、总氮、总磷流失量的削减率分别为29%、43%和46%。4、工程技术是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覆盖、截流沟、拦砂栅、人工湿地等可显着减少径流中泥砂、总氮、氨氮、总磷等含量。其中,“拦砂栅”对泥沙、总氮、氨氮、总磷流失量的削减率可达69%、51%、23%、52%。5、本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板栗林坡地农耕特征和农民可接受程度,提出“控制源增绿—截流消能—湿地吸纳”的综合防控模式,为进一步治理板栗林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罗志东[5](2019)在《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土保持作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联紧密的行业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应基于一定的空间单元来实现。目前水土保持行业微观管理层面尚无提出统一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相关理论与方法实践研究比较少。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和关键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6个典型实验样区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表明:(1)“水保斑”定义为是土壤侵蚀及其治理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位置相对固定、边界明确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2)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基础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地图学原理等。其表征特性主要有信息综合性、边界明确性、单元稳定性、斑块均质性等;基本原理包括层次区划原理、最优尺度原理、表征模式原理等。(3)基于“水保斑”原理与特性,综合确定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流域分水线、沟道线和土壤类型等5类斑块划分指标,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提取方法,特别是针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提出了高分遥感工程化模式提取方法,针对沟缘线提出了基于优化地貌特征和深度纹理信息的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和决策树分类的自动提取方法。(4)通过对空间叠置法、语义相似度分析法、继承性分割法3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语义相似度分析法适用于不同区域“水保斑”的划分;经实践分析全国6个主要水蚀类型样区“水保斑”平均面积在13.52hm2~49.85hm2之间,平均面积为25hm2。(5)针对“水保斑”相对稳定性,探索了面向对象变化检测的更新模式方法,精度评价结果为错提率为50%,漏提率为5.88%,错提率较高,但漏提率较低,人为进行手动删除错提图斑,可有效提高“水保斑”的更新工作效率。(6)提出了基于“水土保持类型区—小流域单元—水保斑”的中国水土保持宏观到微观的空间管理框架体系,以及相关应用模式思路。本文创新点:.系统提出了“水保斑”的基本概念、识别特征、划分指标体系及其提取方法;2.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的动态更新方法,以及工程化应用模式框架。
陈唐冰莹[6](2019)在《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已成为国内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兴山县地处山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土流失危险程度较高,进行水土流失现状测算和管控研究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本文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型)的理论基础,选取兴山县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含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在GIS、统计年鉴等技术和基础数据的支持下获取各因子数据:基于月降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因子;基于DEM数据和二维地表计算法获取地形因子;运用人机交互法解译遥感影像得到地类图层,对各地类进行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经验赋值。在In VEST软件中进行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数据的测算。经过测算,兴山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8671公顷,占兴山县土地总面积的21%,以轻度流失和中度流失为主,其中侵蚀强度较大的小流域主要分布于兴山县中西部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存在于耕地、园地等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类,同时多集中于坡度15°~25°之间的区域。根据流失分布的空间、地类、坡度特征识别出了兴山县的重点问题,包括坡面流失、沟道侵蚀、地质灾害、面源污染和三峡库区消落带等。结合兴山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等方面,共选取了14个指标构建了水土保持类型分区指标体系,使用标准差标准化法对指标因子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并按其贡献率确定权重。对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生成初始分区,调整归并后最终将兴山县分为了6个水土保持类型区。从区域范围、自然环境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等角度对各类型区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水土保持管控规则。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水土保持工程的布局方向,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进行识别,包括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综合考虑水土流失强度、森林覆盖率等定量条件和生态功能红线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定性条件,进行重点预防区的识别。根据集中连片、多规合一等原则对初步分区调整归并,划分出大巴山余脉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占县域总面积的17.89%。分析预防区的流域范围、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特征,制定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管控措施。综合考虑水土流失强度、坡耕地占比等定量条件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大型尾矿库区、石漠化岩溶区等定性条件,进行重点治理区的识别。根据集中连片、预防区优先等原则对初步分区调整归并,划分出香溪河沿岸县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东部县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1.01%、11.07%。分析两个治理区的流域范围、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特征,制定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恢复的综合治理措施。
徐凡[7](2019)在《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之一。三门峡市所处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矿山特别是铝土矿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开展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重建以及减少入黄泥沙与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以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近黄河干流区域典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3S与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资源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金水河小流域观测站与五花岭径流观测场实测数据、典型铝土矿区调查数据与土样实验分析数据、铝土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等数据资料,应用ArcGIS、Excel2010等软件,分析三门峡市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响应,探求三门峡市铝土矿区采矿过程及闭矿后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ArcMap10.2解译三门峡市资源3高分辨率影像并利用LocalSpace Viewer移动端APP现场复核对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析,选择崖底、鱼里、史家庄、瓦碴坡、七里沟-崤里、芦花岭、水泉洼、关家底8个典型铝土矿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项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降雨侵蚀力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不影响,均为区域背景值1100.1530MJ·mm/(hm2·h)和1;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控制指标应不小于7.8863和0.2038,对抑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才能起到明显效果;采矿活动扰动后土壤容重从1.181.23g/cm3增大至1.271.50g/cm3、含水率从11.31%11.69%增大至12.30%15.90%、土壤孔隙率从55.43%59.04%减小到43.52%50.94%、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48%0.52%减小到0.08%0.29%,四项指标的变化均导致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增大。(2)通过对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4个典型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程度人为加剧开始于基础建设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20%;最大水土流失量产生于采矿服务期,占水土流失总量65%以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逐步减少,占水土流失的总量的15%25%。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最小;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露天采场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2.18%、73.48%和48.27%,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1.00%、40.89%、16.93%和47.49%,史家庄、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仅占水土流失总量的0.93%、0.74%和0.06%。(3)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斜坡防护、弃土(渣)拦挡、截排水、土地整治、植被重建和临时防护等关键防治技术:斜坡防护主要包括削坡开级和各类护坡,削坡开级能够有效地减小坡度坡长因子至控制指标7.8863,护坡可以改善下垫面条件、改变坡面汇水流路,两者结合构成坡面防治技术体系;弃土(渣)拦挡可有效保持再造堆积地貌坡脚稳定,局部减小地形因子,主要有永久拦挡和临时拦挡,是弃土(渣)防治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截排水具有防止降雨径流冲刷地表、有效降低水力侵蚀的作用,是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地整治能保证土壤可蚀性因子在采矿活动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地貌水平,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收集利用和土地平整,是植被恢复重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植被重建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矿山植被群落恢复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直观体现;临时防护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期扰动区域采取非永久防护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4)结合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技术体系,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和参考方案。
石秀梅[8](2019)在《福建省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治理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直接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区域资源开发、社会安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进行,2012年福建省政府开始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开展重点治理工作。为掌握福建省各县(市)近几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评估各区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详情及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基于CSLE(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对比分析2015-2018年福建省14个县(市)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详情,统计分析各类水保措施治理效益及其驱动因子,为促进当地政府制定更加全面综合水土保持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至2018年,14个重点县(市)水土流失总面积共662.08km2,占全部土地面积2.25%。相比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接近1000km2,比重下降约4%。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占605.45 km2,是全部面积的2.05%。中度水土流失和强烈水土流失分别为53.67 km2和2.96 km2,占比均不到总面积的1%。且截至2018年14县(市)中已无极强烈及以上侵蚀程度出现。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宁化县、其次是大田县和南安市。(2)2015-2018年期间,各县(市)水土流失均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最多的属南安市,其次是平和县和仙游县。按土壤侵蚀减小面积比例来说,永春县位居第一,南安市第二,仙游县排名第三。在水土流失消长变化上,14县(市)约共有1556.90km2的面积发生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转移。主要表现特征为较高侵蚀等级向较低等级转入。(3)从侵蚀地块面积来看,2018年14个重点县(市)土壤侵蚀地块面积最大的是南安市,大田县第二,永春县位于第三。三年内侵蚀地块减少面积最多的则是宁化县,其次是南安市与建宁县。在侵蚀地块组成类型上,耕地始终占主导地位,且采矿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侵蚀地块比重上升。(4)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上,三年新增三大措施567.87 km2,且90%为生物治理措施,其次为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在治理效益上,工程措施效果最好且见效最快,其次是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5)在驱动因子方面,各县市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时重点关注获取水土保持直接生态效益,受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程度驱动作用最强。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不仅忽略了土壤侵蚀地块的治理,也忽视了城市化发展和侵蚀地块整治在水土保持治理效益与提高社会经济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
韩利,张阳阳,田秀云[9](2011)在《阿巴嘎旗白音乌拉西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内蒙古阿巴嘎旗白音乌拉西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取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地面观测方法对项目区进行了水土保持监测。通过近2年监测显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李云飞[10](2010)在《十年九旱:生态畜牧业之路该怎么走?》文中研究指明我市有着广阔的草原和由此产生的雄厚畜牧业,草原面积9000万亩,1300万头只牲畜。草场过牧,干旱、沙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只能成为美好的记忆。与时俱进,怎样顺天时应地利,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有绿色的草牧场,又有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保持赤峰畜牧业大市?
二、浅谈影响阿旗水土流失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影响阿旗水土流失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胜利煤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矿区水土保持研究概况 |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
1.2.2 矿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项目区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自然特征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土流失监测原则 |
3.2.2 水土流失监测内容 |
3.2.3 水土流失监测方法 |
3.2.4 监测时段及频次 |
3.2.5 监测点布设 |
4 不同土壤流失单元侵蚀模数分析 |
4.1 土壤流失单元划分 |
4.2 施工期和植物措施实施后土壤流失面积 |
4.3 原地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分析 |
4.4 施工扰动区侵蚀单元侵蚀模数分析 |
5 不同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 |
5.1 原地貌侵蚀单元土壤流失量 |
5.2 施工扰动区侵蚀单元土壤流失量 |
5.3 土壤流失量变化情况 |
6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评价 |
6.1 水土流失治理体系整体布局与分析 |
6.1.1 水土流失治理体系整体布局 |
6.1.2 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分析 |
6.2 土地治理与环境恢复情况 |
6.2.1 土地治理情况 |
6.2.2 环境恢复状况 |
6.3 水土流失治理体系与防治效果评价 |
6.3.1 水土流失治理体系评价 |
6.3.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 |
7 结论 |
8 经验与建议 |
8.1 工作中的经验 |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3 经济林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4 板栗林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板栗林面源污染问题分析 |
2.1 引言 |
2.2 板栗林面源污染问题调研分析 |
2.2.1 调研方法 |
2.2.2 调研区基本情况 |
2.2.3 调研结果分析 |
2.3 板栗林水土与氮磷流失因素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与贮存 |
3.2.3 分析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地表植被清除方式面源污染控制效果 |
3.3.2 竹筒施肥装置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3.3.3 工程措施研究 |
3.3.4 人工湿地削减水土与氮磷流失效果初探 |
3.4 综合防控模式探讨 |
第四章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理单元研究现状 |
1.3.2 相关行业地理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3 水土保持有关空间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5.1 东北黑土区样区(盛家屯) |
2.5.2 北方土石山区样区(孙庄子) |
2.5.3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贯屯公社) |
2.5.4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米家堡) |
2.5.5 南方红壤区样区(王村) |
2.5.6 西南岩溶区样区(落水) |
2.6 研究数据来源 |
2.6.1 遥感影像数据 |
2.6.2 地形地貌数据 |
2.6.3 基础土壤数据 |
3 基础管理单元基础理论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土壤侵蚀学原理 |
3.1.2 水土保持学原理 |
3.1.3 自然地理学原理 |
3.1.4 景观生态学原理 |
3.1.5 地图学原理 |
3.2 概念内涵 |
3.3 表征特性 |
3.4 层次区划 |
3.5 最优尺度 |
3.6 表征模式 |
4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指标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不同应用需求指标分析 |
4.1.3 斑块综合划分指标确定 |
4.2 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指标提取 |
4.2.1 指标范畴定义 |
4.2.2 指标提取方法 |
4.2.3 提取结果分析 |
4.3 流域分水线和沟道线指标提取 |
4.3.1 指标范畴定义 |
4.3.2 指标分析方法 |
4.3.3 提取结果分析 |
4.4 沟缘线指标分析提取 |
4.4.1 指标范畴定义 |
4.4.2 指标分析方法 |
4.4.3 提取结果分析 |
4.5 土壤类型指标分析提取 |
4.5.1 指标范畴定义 |
4.5.2 指标分析方法 |
4.5.3 结果分析 |
5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
5.1 斑块单元划分方法及原理 |
5.1.1 基于GIS空间叠置划分方法 |
5.1.2 按照语义相似度分析法划分方法 |
5.1.3 基于继承性分割算法的斑块划分方法 |
5.2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
5.2.1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 |
5.2.2 不同划分方法适宜性分析 |
5.3 不同区域斑块划分结果分析 |
5.3.1 区域斑块单元结果分析 |
5.3.2 斑块合理性评价 |
5.3.3 斑块景观指数分析评价 |
6 基础管理单元更新方法研究 |
6.1 更新内容与指标 |
6.2 更新原理与方法 |
6.2.1 更新分析方法 |
6.2.2 更新技术路线 |
6.3 更新流程与结果 |
6.3.1 更新实践流程 |
6.3.2 更新精度评价 |
6.4 更新频次分析 |
7 基础管理单元应用模式研究 |
7.1 总体应用模式框架 |
7.2 空间管理框架建立模式 |
7.2.1 基本原理内涵 |
7.2.2 构建原则与方法 |
7.2.3 模式体系架构 |
7.3 监测评价应用模式 |
7.3.1 基本模式思路 |
7.3.2 土壤侵蚀评价计算 |
7.3.3 多元时空矩阵分析 |
7.3.4 水沙变化对地表响应分析 |
7.4 综合治理应用模式 |
7.4.1 基本模式思路 |
7.4.2 治理项目规划评价 |
7.4.3 辅助方案设计与监管 |
7.4.4 实施效果评估 |
7.5 预防监督应用模式 |
7.5.1 基本模式思路 |
7.5.2 协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 |
7.5.3 人为扰动监管与地表扰动动态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本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研究现状 |
1.3.2 水土保持分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
2.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2.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2.1.3 地形因子 |
2.1.4 植被覆盖因子 |
2.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2.2 土地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 |
2.3 In VEST模型 |
2.4 区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4.1 指标选取原则 |
2.4.2 主成分分析法 |
2.5 聚类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水土保持管控近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遥感影像数据 |
3.2.2 自然要素数据 |
3.2.3 社会经济数据 |
3.2.4 其他数据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解译 |
3.3.2 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获取 |
3.3.3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获取 |
3.3.4 地形因子(LS)的获取 |
3.3.5 植被覆盖因子(C)的获取 |
3.3.6 水土保持因子(P)的获取 |
第4章 基于InVEST模型的兴山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1 基于InVEST模型的兴山县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现状 |
4.2 兴山县水土流失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4.3 兴山县水土流失发生的坡度分级分析 |
4.4 兴山县水土流失重点问题识别 |
4.4.1 坡面流失 |
4.4.2 沟道侵蚀 |
4.4.3 地质灾害 |
4.4.4 面源污染 |
4.4.5 三峡库区消落带 |
第5章 兴山县水土流失分区管控研究 |
5.1 兴山县水土保持类型区的划分与管控 |
5.1.1 水土保持类型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5.1.3 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获取 |
5.1.4 初始分区 |
5.1.5 区划结果 |
5.1.6 各类型区特点及管控规则 |
5.2 兴山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识别与管控 |
5.2.1 重点区域识别原则 |
5.2.2 重点预防区的识别 |
5.2.3 重点预防区管控措施 |
5.2.4 重点治理区的识别 |
5.2.5 重点治理区管控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现状 |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研究 |
1.3.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研究 |
1.3.3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2 三门峡市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矿产资源 |
2.2.1 矿产资源概况 |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2.2.4 铝土矿分布情况 |
2.3 水土流失 |
2.3.1 水土流失现状 |
2.3.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2.3.3 水土流失的危害 |
2.4 三门峡市铝土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选取和计算 |
3.2.2 数据资料获取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
4.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 |
4.1.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采矿活动干扰下各影响因子水土流失响应 |
4.1.3 结论 |
4.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 |
4.2.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时间分布特征 |
4.2.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 |
4.2.3 结论 |
4.3 小结 |
5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
5.1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措施分类 |
5.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1 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2 地下开采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3 生活管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4 矿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5 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6 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3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技术 |
5.3.1 斜坡防护技术 |
5.3.2 弃(土)渣拦挡技术 |
5.3.3 截排水技术 |
5.3.4 土地整治技术 |
5.3.5 植被重建技术 |
5.3.6 临时防护技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福建省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治理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现状 |
1.2.2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2 研究区水土流失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研究区数据源 |
2.2.2 基础数据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CSLE模型 |
2.3.2 其他研究方法 |
3 CSLE主要参数处理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3.3 坡长坡度因子LS |
3.4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 |
3.5 工程措施因子E |
3.6 耕作措施因子T |
4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和分析 |
4.1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和水土流失面积统计 |
4.2 土壤侵蚀地块水土流失评价 |
4.3 水土流失消长分析 |
5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
5.1 土壤流失减少效益评价 |
5.1.1 土壤流失减少比例(SLRR)的计算 |
5.1.2 土壤流失减少效益分析 |
5.2 土壤保持效益驱动因素分析 |
5.2.1 SEM结构方程模型与驱动因子选择 |
5.2.2 水土保持效益与驱动因子关系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1: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标志库调查图 |
附图2: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库调查图 |
致谢 |
(9)阿巴嘎旗白音乌拉西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区概况与治理任务 |
1.1 项目区概况 |
1.1.1 小流域概况 |
1.1.2 地形地貌 |
1.1.3 土壤、植被 |
1.1.4 水文气象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1.3 治理任务 |
2 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措施布局 |
2.1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 |
2.2 治理措施布局与配置 |
2.2.1 布局与配置原则 |
2.2.2 治理措施布置 |
3 效益分析 |
3.1 经济效益 |
3.2 生态效益 |
3.2.1 保水保土效益 |
3.2.2 综合效益 |
3.3 社会效益 |
4 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
4.2 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水保意识 |
4.3 严把工程质量、落实保障措施 |
4.4技术经验 |
四、浅谈影响阿旗水土流失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胜利煤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研究[D]. 吴佩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D]. 孙显慧. 浙江大学, 2020(02)
- [5]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D]. 罗志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D]. 陈唐冰莹. 湖北大学, 2019(05)
- [7]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福建省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治理效益研究[D]. 石秀梅. 武汉大学, 2019(06)
- [9]阿巴嘎旗白音乌拉西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J]. 韩利,张阳阳,田秀云. 内蒙古水利, 2011(05)
- [10]十年九旱:生态畜牧业之路该怎么走?[N]. 李云飞. 赤峰日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