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油菜制种世界性难题被攻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性论文,油菜论文,难题论文,制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安徽乃至全国的油菜产区,一批既高产又优质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油菜种植效益的大幅提升。这些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问世,大都离不开一种叫“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的技术支撑。而研发出这一高新技术成果的就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的油菜科研人员。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安徽省农科院的这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被国家科技部高度评价为“解决了杂交油菜选育和制种技术中世界性难题”。
该项目首席专家陈凤祥研究员告诉笔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首个、也是世界首个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成功选育,在全国风行几年之后,由于其高产不能同时兼具优质的原因,推广面积自1991年开始慢慢滑坡。
如何让杂交油菜做到既高产又优质?陈凤祥带领油料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瞄准这个方向。1993年他们从杂交油菜的遗传机理中发现了“异常”数据,就这样,一个全新的杂交油菜雄性不育“隐性上位互作遗传假说”诞生了,并据此首创了一套安全高效的杂交油菜育种方法体系,有效解决了杂交油菜高产与优质间的矛盾。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陈凤祥和他的课题组利用这一高效选育及制种方法,育成皖油14、皖油18、皖油X、皖油25等6个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中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皖油14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成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6个优质品种之一。这些品种制种产量较国内其他杂交油菜增长1倍以上,大田种植增产10%左右,菜籽含油量达40%多;制种纯度高,安全稳定,抗(耐)病性强,优势明显。截到2007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已累计推广近4000万亩,农民因此增收22亿元以上。其中,在安徽省已推广3700多万亩。安徽省农委有关专家认为,随着这项发明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将会产生一大批突破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显著提高我国杂交油菜产业竞争力。
联系电话:0971-439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