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论文

“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

曹 永 国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 追求卓越需要思考何为卓越,卓越意味着什么,认真面对思想家对于教育追求卓越的反思与批判。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在于容易按照某种标准将学生划分等级,从而加剧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其现实后果可能会增强培养中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取向,并容易形成心灵的一种偏见和骄傲。基于一种理性的考虑,追求卓越的教育需要以发展多元化教育为前提,以培养心灵的谦卑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原则,承认并接受个人之不足,自觉培养勇于担当之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卓越;隐忧;同质化;功利主义;复杂性

“卓越”是教育追求的重要价值,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教育精神与美好理想。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皆有诸多关于追求卓越的教育论述与实践。譬如中国古代,教育旨在培养德高卓识的君子、各行各业的卓越之才。他们既有崇高的才识,又有宏伟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又如,古希腊的“学园教育”(Academy)通过“三科四学”教育教学,培养追求真知的具有自由理性的人。今天,教育诸多环节和领域都盛行着“追求卓越”的理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实施条例,诸如“卓越学校建设”“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教学实施方案”“卓越计划2.0项目”等,意在不断地促进教育的飞跃发展。“追求卓越”俨然成为一个流行的教育口号,以及各种风风火火的教育实践。

然而,轰轰烈烈的“追求卓越”的教育实践已经显示出种种令人担忧的教育隐忧,甚至与教育的本质相悖。事实上,教育总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与悖论。加之,教育之于个人成长非常重要,教育实践就不仅需要种种的热情,而且需要冷静的审查与反思,以减少由于我们缺乏审慎、理性而全面的思考而产生的实践异化。哲学家阿伦特有个非常著名的判断:无思产生平庸之恶。它警告人们,冷静的思考必须优先于风风火火的实践,缺乏思考的实干家常常会促成令人可怖的恶行或后果。海德格尔说:“也许人们早已是行动过多而思想过少。”[注]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37页。 实际上,为了追求卓越,恰恰需要对“追求卓越”作一番认真思考。

一、“追求卓越”之教育隐忧

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为了追求卓越,我们毁坏了自己原有的好。诗人毛姆也曾说:卓越的一大缺陷,就是它常常是无趣的。中国古代自然主义哲学就曾批判道,为了所谓的卓越,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和自然。伴随着追求卓越的高涨热情,诸种现实隐忧却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1991年举世震惊的留学生卢刚事件,2000年令人扼腕的金华四中事件,事件中的主人公都是教师和他人眼中的“高才生”“好学生”,然而却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一)铸就了特定标准的宰制

追求卓越代表了某种特定的培养标准,或者说它重新为我们界定了发展的类型和方向。现实中,追求卓越就是对于某种标准的趋同和执行。因为只有具备了特定的标准,我们才能区分卓越与平庸、超凡与平凡。这时常意味着你必须将自己限制在这个框架和要求之中,即使你不甚喜欢或者不太适应,因为它“强制”你自觉“必须如此”。同时,也意味着你必须减少一些所谓的“干扰”,即使它们是你比较喜欢或擅长的。追求卓越首要的是一个人要区分自己身上的“有用”与“无益”成分,而这样的区分却又常常受制于流行的观念、官方的意识和市场的取向。这似乎不利于个人发现自己的独特潜质,现实中常常于个人发展有所不利。我们常说,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么,既然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强迫学生,不能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教育他们,因为这意味着对人之独特性之漠视。

(3)花期降水日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倾向率为3.1 d/10 a;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倾向率为0.6%/10 a;最长连续日照天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倾向率为0.3 d/10 a;花期冰冻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0.3 d/10 a。

追求卓越往往会借助于考试、奖惩、荣誉等将个人诱惑到或引向某一特定的理想愿景,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设置学习课程,从而容易使学生丧失选择其他的机会与能力,自觉趋同于“权威”或“强制”。如此,追求卓越就会大大限制学生学习的范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灵起到一种非常有效的干涉与控制作用。这便破坏了教育活动的一大特性,即教育必须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成长。

(二)加剧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由于有了某种特定方向和标准的支配,个人的发展就会趋同。这一方面加剧了培养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它又导致恶性的竞争。在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平等共享时,这种竞争将是疯狂的。它制造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制造了大量的失败者。即使那些获得成功的孩子也不断遭受随时面临失败的紧张压力。追求卓越变成了害怕失败、出人头地,这往往使得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被完全释放出来: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相互伤害、相互监督。对于那些缺少机会成功的孩子,被称为(被制造为)学校教育失败者的孩子,他们同时获得另外两种失败:爱的失败和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失败。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照顾、关心或关注,同时容易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变得沮丧和愤怒、孤独和暴戾,甚至常常表现出一种叛逆和反社会行为。按照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爱和自我价值获得认同,那他就会通过其他两条途径获得认同,即违法和退缩,他就会加入到其他同类组成群体。这的确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

两年来,酒店共计接待顾客15万余人次。同时,酒店的高品质服务工作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认可,两年来共接待国家、省、市领导30余次。各种国际化会议和民间友好活动选择在这里举办,越来越多的外国宾客也纷至沓来。通过优化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酒店有了更高、更快的发展。凭借和谐团结的队伍,完美高效的服务,酒店将延续这份业绩,在今后实现新突破。

“卓越”一词所蕴含的“贵族”特质和“限制”功能似乎得到了弘扬,所以,追求卓越对于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家庭而言,的确是一种“不幸”“极为不利”或者“恶化”。这些家庭的孩子或许具有非常好的潜质和能力,但却由于家庭不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精力,他们往往会面临更多被淘汰的机会。这些孩子的不卓越、不优秀有时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好的教育,进不了某个重点班或辅导班。而这些却又是他们无法决定的,但是他们却要为此而承担后果。追求卓越往往使那些富裕家庭和社会资本丰富的家庭中的孩子脱颖而出,这无疑会加大社会矛盾、两极分化和教育的不公平,使这种成功只能为该制度下的优秀学生所获得,这种社会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此种做法会瓦解社会基础并使教育贬值,因为它会使那些卓越的人才取代社会其他各层,使社会越来越“集团化”“私人化”“圈子化”与“领地化”。当我们将一种“追求卓越”普遍地强加于各种人,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卓越而获得认同的人,他们会产生对教育的敌对情绪,而那些通过卓越考察的人也未必真正关心教育,不会真正关怀他人以实现共同发展。

该滑坡主剖面的两处监测点在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总位移及其与库水位波动的关系上,具有基本相同的规律特征。以滑坡前缘监测点JCD2为例(见图4),随着库水位的周期性上升与下降,水平位移持续增大,总位移与水平位移具有基本同步变化的特征,表明滑坡以水平位移为主,垂直位移曲线总体呈现震荡且逐渐下沉的特征,且前期振幅在15 mm左右,当库水位从172.7 m下降到145 m过后一段时间,最大垂直位移达到近-40 mm(下降为负),其后随着库水位上升,又有隆起的趋势,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

(三)培养了功效主义与工具主义

追求卓越在现实中并未体现出其所应有的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教育自身价值的尊重。教育、知识、人性等所谓的“卓越”依然是一种工具,难以摆脱成为经济与政治之“婢女”的地位。如果我们追问追求卓越背后的价值取向,大概很多人不会反对“其后是一种效率主义、功利主义”的观点。为了追求卓越,压制自我、物化自我等异化现象并不鲜见。事实上,为了所谓的卓越,家长和教师常常成了督查和监工,甚至常常使用一些“非人性”“极端化”的手段,更不用说采用流行的高效的工具主义方法。孩子的意愿被忽视和违逆似乎变成一种理所当然。这些年,我们常常会听到,现在学校教育越来越功利,越是好的学校就越功利、越对学生“不人性”[注] 黄启兵:《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师生关系》,《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4期,第19-20页。 。以种种高压控制、精细监督、军事化或“集中营”式管理来运行学校之做法竟然被视为典范,受人热捧。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名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大学是如何忘记教育之真谛的》,该书批驳了哈佛大学为了所谓的“自我成就”“卓绝不凡”“出人头地”等,打造了诸多的科研成果、经费和奖项,但却忘记了教育在于培养健全的人的心灵。这些年,社会各界都在谈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在许多行业非常能干、高效、出类拔萃,但却非常会高效地利用规则和漏洞为自己谋利益。他们如同尼采笔下的“最后之人”:一只眼睛盯着钱财,另一只眼睛也盯着钱财,是典型的法利赛人。我们亦可称之为“知识市侩”[注] 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陈常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0页。 ,他们时常散发着“令人担忧的”“粗野的”精神气质。

当将“追求卓越”定位为功利性的目的时,教育就一定会选择工具主义。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是孪生子,选择功利主义就一定会选择工具主义,因为,后者常常是达致前者的最有效途径。小说《艰难时世》中描述了功利主义教育的这种取向:为了达到最大的优秀,葛擂硬学校的原则就是“不许想象”“禁止好奇”,追求“将自己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该学校贯彻着严格的纪律原则、事实原则、最大化效率原则,迅速高效地制造毫无感情、不讲人性的“毕周们”。然而,它却是人性教育之梦魇。个人在那里被视为“样本”“人手”,简化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样的孩子心灵没有优美、快乐、诗意,遵循着机械般的现实生活。狄更斯说这样的追求卓越的心灵就会干枯,长大成人就会同行尸走肉差不多,用统计数字来证明一个人多么的优秀、证明一个国家多么富足,这终究还是大祸降临的预兆。该说于今天的教育似乎不无警示作用,越功利化地追求卓越,越容易导致心灵的畸形和生活的简化,甚至僵化。

为了准确传达国外儿童文学的内容和风格,五四时期译者多采用忠实于原著的直译法,少部分译者采取意译的办法。如郑振铎在他主持的《儿童世界》上发表的《竹公主》等30多篇童话,其中绝大部分是意译。他认为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同,他选择更加口语化通俗化的方法来翻译。但对于那些“价值甚高,含义又深,程度较高的儿童都很喜欢看”的大师创作的童话,如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童话,则予以直译。(秦弓,2013)[12]

这几年,在所谓追求卓越的教育实践中,各种精细的甚至极致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强调过度的技术主义的操作、数据测量和实验统计,遂使教育逐渐沦为精细控制的培训或规训,将卓越简化为简单模式的测试和考核。学校越来越变成为一个高效的、高质量的人才流水线,赞美精确管理和有素训练,不断开展着扼杀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的种种标准化实验。在这里,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思想的深度交流,以及对那些伟大问题的大胆想象。

现在,研究人员受自然界中猪笼草的液态润滑界面启发,开发了这种纳米机器人。猪笼草表面具有纳米厚度的液体润滑层,使得落到植物表面的昆虫很容易滑落到植物的“口中”。研究人员使纳米机器人表面存在模仿猪笼草的液态润滑层,大大降低了生物分子的黏附,使机器人可在玻璃体中运动。

(四)滋生了心灵上的骄傲

在希腊文中,arete一词的道德含义是与hubris(傲慢)相对应的。古典悲剧教育人们,那些卓绝彪炳的英雄人物之悲剧恰恰是由于其傲慢所致,他们忘记了人之不足与无知,亦忘记了感激和恩典。在《荷马史诗》中,恰恰是由于海神波塞冬和众神的帮助,才使得奥德修斯之木马计得逞;然而,奥德修斯却因之而自我狂妄,侮亵神明,因而受到惩罚,在海上漂泊18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恃才傲物、骄傲自负的事例非常多,常常教育人们要养成谦卑好学的品性。事实上,自我表现的冲动并不排斥骄傲的激情;自我卓越的表现常常是心灵骄傲滋生的温床。“那些由于不满足于自我的不完善和软弱所引起的自我获得感与自我完善,将是我的骄傲的最隐蔽和最危险的藏身之所”[注]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当一个人超越他人,表现出卓绝不凡的成就或成绩时,他更容易自以为是、自我中心。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凡之人”“超凡脱俗”,卓越中的“等级”气质就会被放大。在我们日常的接触中,那些在称赞、颂扬和夸奖中成长的学生,往往内心有一种自我优越感。这种自我优越感使他们常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去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有时候也会变得愤世嫉俗或桀骜不驯。这种自我优越感使他们难以养成一种谦卑与敬畏之美德,却容易染上某种偏见,坚持自我变成自我尊大,固执而不能或不愿全面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心灵的骄傲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学业和知识的骄傲,使他们以掌握真理自居;道德的骄傲使他们变得清高,排斥异己;心灵的骄傲常常会产生巨大的道德之恶,会以卓越之名为种种恶行辩护。遗忘忽视、党同伐异、道德冷漠和孤立、不公正归因和污名化等也会被视为正义之举。现实中,如果观察那些所谓的卓越的孩子对待那些与己不同的同学之态度和行为,那么我们就会感叹恶行多么容易发生。他们会将其划归为“异类”甚至“学渣”“害群之马”“瘟疫”,那些最优秀的孩子竟轻松地做出一些令人扼腕之恶行[注] 曹永国:《好孩子:一个被遗忘了的道德之隐忧》,《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98页。 。

1.高不可攀的卓越与个人幸福的悖谬

二、“追求卓越”之哲学批判

“追求卓越”的现实隐忧迫使我们重新审思追求卓越的价值指向,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对追求卓越的省察,从中获得一种较为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深度[注] 由于现代教育制度与实践更多地脱胎于西方教育,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巨大,加之今天教育越来越国际化,这种批判就既具有双重性,又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因此,本文更多地参考了西方思想家对追求卓越的犀利批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追求卓越的合理成分,恰恰能够成为现代教育追求卓越的重要支柱与补充,以预防教育中过度的个人主义取向。 。

(一)“卓越”的中西词义剖析

2.自我实现对社会责任的僭越

就中文而言,“卓越”最早分开使用。《说文》解为:“卓”者,高也。《论语·子罕》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为颜渊形容夫子“超然独立”,道德和志向卓尔不群,令弟子高山景仰。“越”者,从走,越过。中国最早的词典《广雅》中释为:越者,渡也。此义为超越、跨越、超出。“卓越”一词较早见诸《三国志》,“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以之形容诸葛亮才识卓绝、无与伦比。这里,“卓越”表现为两个意义:一是完美、高杰、完善,与最好相对应;二是超越、卓绝,与平庸、一般等相对立。即通过不断自我努力,完善自己的德行和才识,从而超越一种平庸、平均状态,以此实现自我的政治抱负和精神理想,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人达人”等。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这种卓越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君子的志向和境界,同时具有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情怀。并且,两者是统一的、同一的。所谓“德才兼备、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责任和入世理想即为自我的追求。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伦理秩序和自我发展的秩序,个人发展服从于家国的责任。显然,中文“卓越”并未有现代的“个体”“个性”“自我实现”的独立概念。这也常常被人诟病,在教育中,容易演化为一种自我压制。无疑,今天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受西方教育影响巨大。

1.家国取向与责任对自我个性的忽略

西文的“卓越”一词源于古希腊词“äριστον”(ariston)或“á”(arete),前者义为“最好”“完美”;后者义为“卓异”“伟业”。通常我们在论及“卓越”时,大都会指出其来源于“arete”。“Arete”源于战神阿瑞斯(Arees),义为展现自我之勇敢的品性。后来,古希腊人用“Arete”一词表达一个人在政治生活、公共生活中的自我表现,将自己的优秀卓绝展现给他人,以使他人以及后人能够传颂自己。何以能够被传颂,则需要个人参与政治和伦理生活,创建丰功伟业,展现自己,“重心在于利己,雅兴”[注] 刘林鹰:《古希腊的“arete”一般情况下不能译为汉语的“德性”》,《文史博览》,2009年第5期,第24页。 。教育则需要用“七艺”去锻炼学生,使之能够在政治和伦理空间中脱颖而出。这种教育被称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与职业教育相对立。依之,“卓越”(arete)就以自我展示、成就自我为目的。可以看出,西文“卓越”一词具有这样的气象:一是超凡脱俗,卓绝完美,旨在显示自我之独特与秀逸,以此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二是贵族气质与专属,旨在标示出不同等级的人,并以此将一些人排除在外;三是雅致品位,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人,于职业、生产相对立,常贬斥嫌恶后者。在这里,追求自身之完善与表现自我同样重要,两者是统一的。后来,后者似乎比前者更为重要,甚至还会脱离前者,仅仅致力于“看起来像”或“外在表现”,卓越变成了一种自我表演。

事实上,这一重心的偏移与倒转在古希腊就已开始。人们追求自我完善之目的在于让他人或后世称颂、赞扬,建立丰功伟绩在于名留青史。为此,人们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或者他人的利益,将他人划分类别或等级进行管理,甚至贬损他人。这一点充分展现在古希腊的伦理生活和伦理观中,他们的行为以自我的幸福、完美为目的,是“自我中心”的。对于他们而言,行为和追求是诱人的,但却没有责任和利他的观念。“希腊人的卓越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是职责’的观念”[注] 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4页。 。伦理哲学大师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认为,这种迷人的理想追求关注的是“何谓对自我的善”,而非一种必须承当的正当之“命令”“律令”“义务”[注] 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7-132页。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们批判这种伦理缺失了“道德”,怀疑主义哲学家皮浪(Pyrrho)质疑其真实性,而犬儒主义者则讽刺其丧失自然而成为种种虚伪。第欧根尼(Diogenes)还曾以种种荒诞的行为来揭露这种所谓的卓越造成的社会恶果。

卓越自身这种“贵族化”“等级性”“自我表现”“自我中心”等特质一开始就融入当时的主流教育之中,并为教育所加强。博雅教育为人所诟病的最大缺点就是其“贵族性”“精英化”与“排他性”。后来,人文主义教育、浪漫主义教育更强化了卓越追求的这种特性,并且超过了他们的先辈,甚至演化为种种病态的怀古、精致的表现主义、繁琐的形式主义。“对好的追求”“内在的完善”完全让位于“对表现的要求”“外部的虚妄”。如此,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就往往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人们的赞许之中,于独立、自由个性无益。相反,它固化为一种偏见,支配个人的自我筹划。

(二)追求卓越之教育批判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贯彻和落实执政为民的思想,县级党政机关需要认识到环境执法监测工作的必要性,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建设碧水青山作出贡献。

在现实中,为了所谓的卓越,我们常常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压缩了他们自由的空间,同时也无情地荒芜他们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它使得我们的学生除了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之外,难以真正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快乐。几米的漫画中有一本叫《我不是完美小孩》,讲述了一个名叫郝完美的女孩的烦忧。她害怕完美,怕遭同学嘲笑,每天要不断装得非常好,压力山大,令她感到厌恶和恐惧。事实上,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与一个幸福的人并非等同。

为什么这两年进口化妆品很受欢迎?消费者在追求精神消费的升级,化妆品不光是对消费者颜值的升级,更重要的也是对消费精神愉悦的升级。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外包装、设计感觉,所体现的调性,都反应在对颜值的追求上,这不就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吗?

对教育目标的寻求必须结合个人自身之实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幸福,但追求卓越却会与个人幸福相悖谬。喜剧《云》被誉为是对追求卓越式教育的一种讽刺。在这里,农夫斯瑞西阿德斯不顾儿子和自己的现况,强迫自己和儿子去跟苏格拉底学习雄辩术,结果儿子学有所成后却以自己所学教训了父亲,并使父亲毫无脾气。父亲一怒之下,用火焚烧苏格拉底的处所。《云》讥讽那种“崇高”的教育,使人生活在虚空之中(如同云中),与众不同却又格格不入,毫无顾忌又粗鲁无知。父亲喟叹:自己的幸福再也难以寻觅,悔不该当初。卢梭说,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自然天性而接受教育,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卓绝偏见。在卢梭的诸多著作,如《爱弥儿》《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他都反对了这种脱离生活真谛的虚高教育。爱弥儿在十五岁之前所学的书本仅仅是一部《鲁滨逊飘流记》;科学与艺术破坏了社会良好的风尚,不利于风俗道德的敦化,却容易使人养成更大的贪欲、夸夸其谈;追求卓越的社会教育放大了人类的不平等,使得一些人奴役一些人。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卢梭的观点,但却被惊异地忽视了。诗人歌德在《堂吉诃德》中描述了学富五车的堂吉诃德却选择自杀,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寄托于一个虚幻之物。这种幸福与卓越的悖谬亦出现在中国的老庄哲学之中,为了虚妄的“卓越”,人们丧失了自然的幸福和快乐的天性。前些年有首非常流行的歌曲《笨小孩》,其中唱到“老天爱笨小孩,笨小孩也很可爱”,实为揭示了这种存在的悖论。

2.自我中心与主体主义的狂妄

追求卓越的思想基础常常被视为建立在自我中心主义、主体主义、理性主义之上。追求卓越的重心在于自我实现、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被誉为主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一主体主义的取向往往将其他“非我之物”定义为客体,并与之二元对立。这个二元对立实为一种“等级论”的反映。在古代及近代,博雅教育为贵族独享,文科与实科泾渭分明,平民与奴隶却只能获得一种较低层次的技术性的训练。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讲述了这种为了自我实现所历经的各种斗争和“主奴辩证法”,为了获得自我的认同与表现,“你争我夺”的斗争竟然成了合理的选择,甚或是必然的、正确的举措。这种自我实现的崇高和卓越在现代演化为一种对异己权利的剥夺,变成了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或理想而孤立、压迫、惩罚、甚至施暴的正当理由。由于追求卓越所引起的恐怖、迫害、驱除等行为出现在历史上以及教育改革史上并非匪夷所思。现实中,为了某个人的卓越,许多人则需要为之服务,受之支配。他们的卓越对于许多人而言甚至是一种不幸。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为了让孩子卓越,为之辛劳不消说,更是不断受控于孩子之要求,甚或役使。如此,所谓卓越的教育便在加剧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我表现主义,让“卓越”的孩子无所约束。

高校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孙小军 介科伟 (5) (14)

追求卓越被诸多当代哲学家们视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狂妄抱负”[注] 曹永国:《责任激增的道德担忧》,《中国德育》,2017年第19期,第7-8页。 。事实上,为了实现个人所谓的卓越,人们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对人类精神家园的破坏、对个人心灵的异化在20世纪都达到了令人恐怖的境况。它破坏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心灵的谦卑和敬畏意识。它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灾难,使人类的行为无所约束。20世纪的一些大的思想家如弗洛伊德、马尔库塞、哈贝马斯、阿多诺等均对此进行过非常犀利而深刻的批判。

(1)从整体炼化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来看,炼化产业产能整体过剩,经济周期波动、市场需求和企业规模对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干预对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有负向影响作用;(2)从地区分布来看,炼化产业产能过剩分布不均衡,在一些地区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却产能不足,中部地区产能利用率水平整体较高,过剩并不明显,东部和西部地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3)从影响因素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产能过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东部地区产能过剩主要受经济波动和政府干预作用,西部地区产能过剩主要受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规模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

要讲对这种基于自我中心和主体主义的追求卓越的批判,哲学家莱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就不得不提。莱维纳斯认为,主体主义的追求卓越导致了对“他者”的“异质性”的漠视。追求某种同一性的标准,而把那些不能被这种同一性所容摄的他人视为“异类”“他者”,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成功。这种限制使得我们竟然同情行为上和思想上的迫害与专制,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察而总是从自我出发。如此,追求卓越变成了自我对他者的强迫、宰制和划界。

3.合法性卓越的自我规训

一些思想家们认为,对于教育而言,追求卓越的实质是一种对合法性的规定,即什么样的卓越是合法的,或者我们所执行和追求的卓越是谁的卓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们致力于揭示卓越背后的政治权力根源,认为在教育中盛行的卓越实为权力的宰制和霸权。这种合法性的卓越通过教育对个人的形塑使得其自身得以认同,让个人自觉地受其控制、受之引导。因此,当我们努力去追求所谓的卓越时,我们就对自身行使了一种自我规训。在批判教育学者看来,卓越是一种控制,在于培养合法性的主体。越是追求卓越,我们越难以摆脱控制,越难以反抗。合法性卓越推崇某种标准,或者说垄断关于卓越的话语权与定义;并使其他的追求被视为不合法或无意义。“卓越”“其不过是有权有势的人裁决和决定的玩意儿”[注] 斯特赖克·索尔蒂斯:《教学伦理》,黄向阳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8年,第34页。 。

追求卓越之重要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与放弃。对卓越的批判和检视并非否定教育追求卓越,批判和反思往往都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加完备的谨慎之行。正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卓越,我们才需要认真对待卓越、思考其可能产生的教育之隐忧或糟糕后果。这体现为我们对教育问题思考时的复杂和审慎。

本文通过对DNV最新颁布的DP-ER附加标志的规范要求的研究,得到DP-ER海工平台电力系统应采用闭环母线结构、冗余设计和热备机保护模式。基于已完成的母联闭合型电力系统设计成果,结合DP-ER附加标志的要求,建立母联闭合型海工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工况切换和故障条件下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验证系统耐冲击、抗故障能力。本研究可为母联闭合型中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对追求卓越的教育批判其实还有许多,如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就批判追求卓越与意义虚无相连,追求外在的存在物而忽视了关心自我的存在;如后现代主义对颓废主义的“翻案”,以对抗卓越。哈佛大学著名哲学家桑德尔(Michael Sandel)就发表过“反对完美”“反对卓越”的言论和专著,并成为畅销书,他提醒人们注意追求卓越背后的忧患或现实后果。

播种期和施肥对燕麦干物质积累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高欣梅,高前慧,温 丽,冷庭瑞,孙乌日娜,福 英,王 崴(10)

三、追求卓越之理性取向

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家们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制于官方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个人完全受控于这种教育将无法到达心灵和智识的自由。受其支配的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只在于培养卓越能干和顺从的工人。一些激进的教育思想家甚至主张放弃这种学校教育,社会上还涌现了一些“不上学组织”。前些年,一本非常流行的教育学著作《去学校化社会》,对流行的学校教育取向的批判甚为犀利。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美国新泽西一个叫斯德尔顿的小镇还创办了现代学校,不设置特定的课程,取消考试,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发展自己。教育家尼尔创办了“夏山学校”,以适应儿童的快乐天性为目的,而不是以追求卓越而对儿童划分等级。这些年,在江浙以及全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这种教育实践,人们办顺应儿童的多元化的学校,试图超越以卓越为名的日益规训化的教育,倡导“快乐教育”。比如,东北师大附小提出“率性教育”理论与实践,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一)追求卓越需要以发展多元化教育为前提

追求卓越必须限制以某种特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避免将学生引向某种特定的发展取向从而导致严酷的教育竞争。事实上,一个竞争残酷的教育环境并不是教育教学适应的环境。追求卓越不仅制造学生们的失败和痛苦,也加剧了教育中的不公平和人为差距。如果承认教育在于促进每个孩子不同个性的适宜的发展,那么追求卓越就需要以发展多元化的教育为前提,而减少比较、筛选和划界。

提供多元化发展的追求卓越,意味着我们不能遗忘或忽视那些在竞争环境下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让他们有获得自我认同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学校教育应该在让学生适应与适应学生两者之间作出一种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要适应某种标准,或者用某种标准强迫或诱惑孩子达到所谓的卓越。不要使这种追求变成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歧视和拒绝。

提供多元化发展的追求卓越,意味着学校教育的重心应该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转变,弱化等级性差别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不同的发展机会,拓展异质性的教育类别,发展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让学生能够获得适性的充分发展。

(二)追求卓越需以培养心灵的谦卑为基础

追求卓越必须克服心灵的骄傲与偏见。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说我们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我中心。在基督教哲学看来,人类心灵中最难以克服和觉察的恶就是自以为义。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原因在于人的僭越,人占据了超越的地位。建立在自我表现之上的自我卓越不仅无法限制骄傲的激情,而且个人会为自我的卓越表现而放大这种骄傲的激情。如前所述,这种骄傲的激情往往使他们凌驾于他人之上,无法在内心中尊重他者之意见,同时还会选择一种理直气壮的思想与行为的强迫。

高不可攀的卓越理想常常会使个人变得疯狂,它很容易让人忘记现实、漠视现实,甚或鄙视现实,产生对个人和他人的压制、独断、孤立和暴力等。教育的理想主义有时异化为一种令人可怖的教育压迫,时常也会伴随着泪水和屈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现代派诗歌大师艾略特(T.S.Eliot)认为,如果人们接受一种超过其自身能力的教育,则可能造成灾难;因为教育具有一种倾向,它会将超过心灵所能承受下来的巨大重负强加于人的心灵。他说:“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他承袭了其社会习俗和情趣的那些人的水平,则可能造成人格分裂,从而与获得幸福相冲突。”[注] 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陈常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0页。 在艾略特看来,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也许不是教育追求卓越,不是让其成员受高出于自身或高于平均教育的教育,而是对学识和人性的尊重,让教育更加懂得个人之幸福并促使个人更加幸福。

追求卓越需要培养个人心灵的谦卑。卓越不在于表现得比他人更为优秀,而在于养成一种尊重他人及其意见的谦卑,在于使个人更为全面地审视自己和他人。我们教育学生追求卓越,就是要让他们的心灵更加谦卑,限制自己的狂妄,使他们知晓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世界,知晓这个世界有许多与我们不一样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培养心灵的谦卑,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致力于用丰功伟绩、他人的赞赏和艳羡来表达自己、认同自己,而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濡养个人良好的心灵,防止卓越在失去心灵的路上走得太远。追求卓越需要克服一种自恋。

培养心灵的谦卑,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对他人保持一种真诚的开放性的态度,学会以民主、宽容和理解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学会用可能性和复杂性去思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错之狭隘的论争与自我表现。

(三)追求卓越需以尊重人为原则

教育需要尊重人,需要以个人的幸福和美好生活为目的。康德说:实践理性的一条律令就是,要以人作为目的而不能作为工具。追求卓越必须服务于个人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意味着追求卓越必须是一种价值性行为,而不仅仅是一个功利化的追求。这些年,我们国家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完善生命”“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等理念与实践,正是对教育尊重人和保护幸福的很好诠释。

尊重人为目的的原则要求追求卓越不能以牺牲或忽视他人为代价。追求卓越不能使教育成为某些人的特权,更不能成为剥夺某些群体教育权利的理由。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们的不同诉求,保护他们的兴趣,平等而公正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学校教育应该遵循不歧视与非强迫的原则。

尊重人为目的的原则要求教育不能为了功效而选择不人道、不人性的手段。追求卓越必须以人性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个人的生活、探索人性之特质,追究何谓人的教育。在我们未能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在我们不能确定所用方法是否可靠之前,我们的行为一定谨慎。

尊重人为目的的原则要求追求卓越必须不能违背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能违背人类对一些美好价值的向往,不能违背人类良知的声音。追求卓越不能中立化,以事功来衡量之。事实上,心灵是高尚的、动机是纯洁的,卓越才令人惊叹;反之,则令人生畏。

本文的KBE系统集成技术包括知识集成和系统集成。KBE系统与之前的传统专家系统相比在产品设计时更加偏重于知识集成,可以实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知识资源;系统集成方式将KBE系统集成到CAD系统,增加KBE系统的功能,使其变得更加完善。NX系统为KBE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环境,能够利用面向对象语言对设计的三维模型进行建立和修改,利用数据库和电子表格来存储知识信息,以及编辑Dfa文件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规则库的建立。本文为了方便实现知识的集成,采用统一数据库,不需要知识数据的转换,将知识管理系统集成到NX系统中,实现知识库中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更新以及KF模块知识的获取。

(四)追求卓越需要承认并接受个人之不足

追求卓越必须承认并接受个人之不足。一个内心成熟的人会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他会认为不卓越并不可怕,相反害怕不卓越才令人可怕。个人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卓越,生活则会充满恐惧、焦虑、烦恼、忧郁等。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畏惧自己的脆弱性、缺陷和不足,并对自己的这些弱点和不足感到恼怒,这常常是内心中自我保护的一种神经症特质,让一个人不能面对真实的自我。悦纳自我不卓越、不足、弱点,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追求卓越、完美和崇高的理想,或许能够减少我们许多被压制的情感之异化。因此,追求卓越则需要改变那些容易导致个人之缺陷与不足受辱的环境,避免产生怨恨、敌意、蔑视和厌恶的情绪。

教育家卢梭说:人类的团结建立在承认不足和脆弱性之上,同情、怜悯是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正是我们的弱点使我们变得友善,正是我们共同的困苦使我们的心向人性……因此,从我们的脆弱中也产生了我们脆弱的喜乐。”[注] Rousseau:Emile or On Education ,Trans.Allan Bloom,Basic Books,1979,p221.建立在坦承个人之不足、脆弱性之上教育要求我们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建立在竞争、斗争、优胜劣汰之上的教育则容易让我们忘记他人,甚至不公正地对待他人,自然难以在内心中邀请、信任另一个人。追求卓越必须避免对人类这种情感的破坏和阻碍。这的确意味着,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对人生困苦的理解和感受,陶冶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学会关怀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我中的脆弱性,而不是以此为耻或为惧;多多关心软弱和个体化的理想,而不要刻意抱守缺少包容的宏大的理想。这将使我们更有力量,更自由和谐,因为这里充满了爱、信任和守望。

(五)追求卓越需要勇于担当

追求卓越需要培养社会担当意识,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中追求与实践卓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理想就饱含着强烈的家国责任,《大学》的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皆为一种志存高远的宏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一代的寄语中讲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要勇于担当,奋力开拓。”[注] 《习总书记对青年的那些寄语》,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04/c_127753958.htm. 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写道:“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责任和家国天下是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的更广阔、更大舞台,“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注] 《同人民一起!习近平为青年指明人生大道》,http://politics.com.cn/n1/2018/0724/c1001-30167309.html. 。这些重要的讲话为追求卓越指引了航向。

勇于社会担当,就是要摆脱追求卓越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的狭隘取向,克服“精致的利己主义”,将社会和民族的责任与梦想作为自我实现之义务。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我要为之承担责任。事实上,每一代青年学生都要为自己的社会未来承担责任。这是教育追求卓越更大的价值。今天,在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这显得十分迫切,亦非常适切。

勇于社会担当,就是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和大智慧。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和大智慧,就会有大担当、有家国天下的大情怀,才不会拘泥于那些“蝇头苟利”之中,也才会真正关心“我们生活在一起,共同拥有世界”之存在境遇,实现自我超越。

Educational Malaises of Searching Excellence and Their Solution

Cao Yongguo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Abstract :When we pursue excellence, we should reflect on what excellence is and what excellence means, we should seriously face what great thinkers had criticized on seeking excellence. The moral worries of pursuing excellence consist in that we instruct students with a special criterion and rank them with such criterion. Such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creases the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utilitarianism and instrumentalism of education, shapes a soul with prejudice and arrogancy. Based on a rational thought, education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 needs to develop diversified teachings, form a modest soul of a student, 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a person first, and acknowledge and accept one’s deficiencies.

Key words :excellence; malaise; homogeneous;Utilitarianism;complexity

作者简介: 曹永国(1977-),男,陕西乾县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359(2019)03-0149-08

收稿日期: 2018-12-11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9.03.021

[责任编校 彭筱祎]

标签:;  ;  ;  ;  ;  ;  

“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