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爽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NIHSS评分: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安全可靠。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塞
缺血性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致残率和致塞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塞、降低患者致残率是临床上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正确用药是有效治疗的关键,资料显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缺血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近年来采取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35例,均经临床确诊并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冠心病11例,合并糖尿病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46-79岁,平均(63.2±5.7)岁,对照组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64.2±4.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合并症、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3d内新发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在6-22分之间[2];排除标准:严重意识障碍者,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者,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及恶性肿瘤者,心源性栓塞者。
1.3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治疗方法: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北京乐普药业生产,国药准字 H20123115),首次剂量为300mg,之后每日75mg,1次/d,同时联合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浙江万邦药物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13023726),首次剂量75-300mg,之后每日75mg(片剂只有25mg/片、50mg/片、100mg/片,建议改为75或100mg),连续治疗三周后,改为单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次/日,治疗90d。
1.3.2 对照组治疗方法: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连续用药90d。
两组患者治疗均于发病后24h内开始,同时,均同时静脉滴注丹参川穹嗪(贵州益佰兴业制药生产,国药准字 H52025909)10ml改善循环,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天方药业生产,国药准字 H41025001)0.75g改善脑功能。对于B超提示患有粥样硬化斑块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河南天方药业生产,国药准字 H20051984)20mg以稳定斑块,每晚一次;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给予口服叶酸片(常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 H20003143)5mgtid和甲钴胺(江苏德源药业生产,国药准字 H20080478)0.5mgtid治疗。并针对伴有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进行血压、血糖控制。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依据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相关判定标准进行[1]:治愈: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91%-100%;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增加或降低少于1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 ±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808.0±2.74.0±3.3*
对照组558.1±3.16.2±2.1*
t0.1994.370
p>0.05<0.01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n)显效(n)进步(n)无效(n)总有效率(%)
观察组8031 25 18 6 92.5
对照组5518 16 9 12 78.2
x?5.782
p<0.05
3讨论
脑梗塞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后病情急剧扩大,常常有上肢或面部偏瘫、失语、昏迷、共济失调等表现。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局部性脑缺血后,其机体内自由基水平上升,从而攻击细胞膜上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最终致使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或死亡[3]。脑梗塞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因此,治疗上要以改善患者脑部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和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为基本原则。
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患者。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类药物,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生成,从而对血小板聚集反应产生阻滞作用,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几率。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同时,资料显示,阿司匹林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具有抗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其能有效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氢氯吡格雷是一种受体拮抗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不但能防止血小板受体与二磷酸腺苷结合,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产生作用,而且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阿司匹林相比,氢氯吡格雷不但能够抑制ADP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而且对血小板聚集还具有一定的解聚功能[5]。此外,氢氯吡格雷还能与红细胞膜结合,对低渗溶液中红细胞的溶解倾向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王亚娟研究[6]发现,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塞,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并对其聚集起到一定的解聚功能,而且也能成功抑制血栓的形成及扩展,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并有效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要引用文献来说明)。张明安[7]研究发现,二药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且明显降低患者血浆的粘度和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张震南[8]研究结果显示,二药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单用氢氯吡格雷组患者的76.7%。黄三明[9]研究结果显示,二药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常芳[10]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不但能有效阻止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且能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展,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二药联合应用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NIHSS评分明显降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文献报道观点。(这里要多引用几篇类似文章,只有黄三明这一篇太少)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辰,关雪莲,侯丽淳,等.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梗塞危险因素调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2):22-23.
[2]肖群,刘守山.用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9(3):208-209.
[3]王芳.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4(6):232-233.
[4]李晓华.江潇菊.宁新丽,等.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的对比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83-85.
[5]张艳.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80-181.
[6]王亚娟.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8):1341-1342.
[7]张明安.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3):117.
[8]张震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46.
[9]黄三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2):25-26.
[10]常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5,9(13):158-159.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2013FJ3139),湘西自治州科技局本部课题(2014年)。作者简介:向小爽(1977-),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及退行性疾病
论文作者:向小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格雷论文; 脑梗塞论文; 疗效论文; 血小板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