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 目的 探究静脉保护护理模式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的静脉留置针患儿为例,共纳入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取静脉保护护理模式,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提供静脉保护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舒适度,进而提高护理配合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患儿;静脉保护护理;舒适度;静脉炎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67-01
静脉留置针,是常用一种输液方法,具有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因此,被广泛用于儿科临床,但相关并发症较多,如静脉炎,最为常见,因此,积极做好静脉留置针患儿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本文以静脉留置针患者为例,向其施行静脉保护护理干预,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为例,共纳入80例,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均为2个月-6岁患儿,排除精神障碍、先天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本次研究内容,并指导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1:19,年龄为2个月-5岁。研究组40例,男女比例22:18,年龄3个月-6岁。经比较,得知两组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提示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向家属介绍置管目的及重要性,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更换无菌敷料,确保穿刺部位处于干燥、无菌、整洁状态,以防发生感染,与此同时,妥善固定静脉留置针,减少肢体活动,避免脱管/堵塞。
观察组则采取静脉保护护理干预,如下:①待穿刺成功,在针柄下方垫一无菌棉球,以防皮肤受压,与此同时,选用合适大小无菌敷贴平整的贴在静脉留置针上方,与皮肤紧密贴合,然后使用弹力绷带对其进行保护,注意保持弹力绷带松紧度适宜,以提高患儿舒适度;②在静脉留置针的整个留置过程中,及时识别早期并发症症状,如局部组织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立即拔管,并对症处理;③在患儿夜晚睡前、清晨清醒时,使用碘伏对其穿刺点进行规范消毒,注意保持消毒范围为8cm左右,另外,在输液前,消毒肝素帽,并每周更换一次肝素帽;④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湿热毛巾对患儿穿刺点上方距离20 cm处进行热敷,加以保持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组织的清洁度,避免发生感染、渗液、脱管等异常情况;⑤待输液结束,取5mL生理盐水+125U肝素混合液,以脉冲式将其注入血管内,以达到冲管目的,注意的是在混合液余lmL左右时,立即关闭夹子,而后拔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并对两组护理后的静脉炎发生率进行统计。
舒适度评分判断标准:利用Kolcaba简化的舒适状况表对患儿舒适度状态予以评价,共三个等级,即高度舒适、中度舒适、低度舒适,分别为90分及以上、89-60分、≤59分 )。
静脉炎评定标准:①I度,穿刺部位局部疼痛、红肿等,未见到静脉索样改变、硬结;②II度,穿刺局部疼痛、红肿,可见静脉局部条索样改变,无硬结;③Ⅲ度,穿刺部位明显疼痛,伴红肿,可见静脉条索样改变,有硬结。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1.0为处理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评分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舒适度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增高,且研究组最优(P<0.05),见表1。
2.1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发生I度、II度静脉炎各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5例I度静脉炎、4例II度静脉炎、1例Ⅲ度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也称为导管针、留置针,是当前儿科临床常用的一种输液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则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护理不当,则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其中静脉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且静脉无弹性,甚至伴发全身症状,直接增加患儿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不适感。在此基础上,临床研究学者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液体输入浓度较高,或是输入较强刺激性药物,或是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等,均会增加静脉炎发生风险;②在输液时,护理人员未按照护理流程提供护理操作,直接造成局部静脉损伤,最终形成静脉炎[2-3]。由此了解到,积极做好静脉留置针患儿临床护理工作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组患者采取静脉保护护理干预,结果发现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无菌原则为患儿提供一系列静脉保护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儿放松身心,维持机体舒适状态,提高治疗及各项护理配合度,以达到预防静脉炎目的。
综上,对静脉留置针患儿提供静脉保护护理干预,对其舒适度的提升及静脉炎发生率的降低取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丽.预防性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干预[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4):411-412.
[2]柴方圆,刘书宇,胡春欢,等.细节护理对改善静脉留置针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11):161-163.
[3]杜青爱,马春利.静脉保护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舒适度及静脉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200-201.
论文作者:杨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静脉论文; 静脉炎论文; 患儿论文; 舒适度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