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CT/MR 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分析60例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合理的护理对策。碘对比剂外渗与病者年龄、其它疾病、合作性、导管留置的位置、导管与流速配置等因素相关。护理对策为重视对病者的评价和宣讲,提高护士操作技能,使导管型号与碘对比剂注射速率的选择工作能做好,以最大化减少碘对比剂外渗发生次数。
【关键词】CT;碘;对比剂外渗;护理对策
CT(Computed Tomography),主要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共同围绕人体的某一位置作接二连三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呈像质量高等特点,它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结合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
自从X射线发现之后,在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的多种疾病。CT增强检查是经过静脉注入大剂量碘对比剂来增强病变部位和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发现病变和定性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碘对比剂外渗时情况较轻时则局部出现疼痛和肿胀等症状,重则来说能让组织坏死与肢体功能出现障碍。因此碘对比剂外渗是CT增强检查不可以被忽视的护理问题[1]。2015年4月至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15000例,发生碘对比剂外渗60例,现依据碘对比剂外渗的经常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60.7±4.5)岁,其中≥60岁30例
1.2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注射方法
高压注射器型号为MALLINCKRODT optivantage TM,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结合病者的检查要求、血管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一般成人用20至22G、儿童采用22G。医务人员为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提前15分钟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碘对比剂注入剂量成人1.5至2ml/千克、儿童1.0至1.5ml/千克,注射速度成人2至4ml/秒,儿童1至2ml/秒[2]。
1.3碘对比剂外渗处理
碘对比剂外渗量小于20毫升的病者,局部外涂喜辽妥软膏并且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2至3次/天;碘对比剂外渗量大于或等于20毫升的患者,抬高患肢需高于心脏水平,局部外涂喜辽妥软膏并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3至4次/天,并加强观察,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情况、温度变化、弹性状况、有无淤血情况和患侧手指活动情况与感觉情况。病者肿胀缓解后行手腕活动3次/天,10至15分钟/次,以促进患肢恢复,并排人电话询问或上门随访[3]。
2结果
60例患者中,碘对比剂外渗量小于20毫升有40例,肿胀消退时间8至24小时;碘对比剂外渗量20至50毫升有10例,肿胀消退时间36至48小时;碘对比剂外渗量大于50毫升有10例,肿胀消退时间48至72小时[4]。
3碘对比剂外渗原因分析
3.1患者年龄
小于10岁的患儿静脉细小又比较脆弱而且不容易触到,增加了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大于60岁的老年人血管内膜粗厚、粗糙,管腔狭窄,管壁较硬、弹性不好、富有脆性,在高压快速注射碘对比剂时血管的承受力较低,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和液体渗漏情况。本组有6.12%的病者为幼儿与老年人,发生外渗1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全身性因素
是指病者本身就有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情况。病者全身性疾病的存在致使血管弹性降低、淋巴和/或静脉血液回流发和改变,长期服用药物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的承受力大大下降,穿刺难度相应增加,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情况。本组因患者合并全身性疾病发生外渗10例。
3.3患者合作能力差
是指病者配合能力不强。因为病者对置入留置针的真正目的以及存在风险的概率缺乏足够的了解,或由于疾病致使发生了不同的想法,不能有效配合护理治疗,发生留置针移位情况、滑脱情况或刺破血管情况,本组发生2例。
3.4选择的血管细
留置针留置在手背或前臂小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时液流>血流,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稀释药物受影响而容易导致对比剂外渗。本组在手背或前臂小静脉预埋留置针,发生对比剂外渗7例。
4护理对策
4.1重视对患者的评价和宣讲
评估病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情况,必要时按要求给他们采取镇静处理,减少检查中的出现不安全因素的状况,本组有3例脑出血患者因为情绪不稳定,致使导管部分滑脱,按要求给以镇静、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完成检查。对清醒患者增强检查工作和检查过程当中的阐述,如脱去穿着过多、过紧的衣服以及合理摆放穿刺侧肢体等,以此提高合作能力。
4.2提高操作技术
静脉穿刺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医疗护士的临床经验怎样、心理素质如何、操作手法是否娴熟、穿刺针及患者的血管条件如何都能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几率。医疗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操作要求,认真观察血管条件,宜选择较于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以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为最好的穿刺点,对穿刺的位置、进针的角度和力度进行全面快速的计划评价,力求一次过关,必要时请麻醉科医生加以会诊,进行静脉置管术。本组2例ICU病房的多发伤病者,四肢水肿比较明显,在右肘正中静脉留置20G留置针,高压注射时发生碘对比剂外渗,请麻醉科医生行股静脉置管后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4.3导管与流速的匹配
按病者的血管充盈度与承受性,根据这些情况业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与高压注射速率,既能达到诊断目的又能使碘对比剂成功注射为目标,一般成人用18至20G、儿童用20至22G,留置针置穿刺后从四方面评估导管作用,一是抽血,顺利抽到回血,这说明导管留在血管内;二是冲,导管连接高压注射器,用等渗盐水20毫升,以3至5ml/秒的流速测试,注射压力一般小于60psi;三是摸,注射时操作人员触摸局部可感觉到液体沿血管向心性流动,局部没有硬结和肿胀;四是问,询问病者有没有胀痛感。由于CT增强检查在高压注射15秒后球管开始爆光,医疗护士应利用这15秒的时间,观察导管通畅状况、静脉耐受状况,假如有外渗马上停止注射,使静脉伤害减少到最低度。本组3例留置22G留置针,在球管开始爆光前约6至8秒发生外渗,马上停止注射,并重新穿刺,适当合理降低流速后顺利完成检查工作[5]。
5.讨论
CT增强检查时碘对比剂外渗并不是只有唯一的因素引发,而是很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病者的配合度、年龄情况、全身性疾病有无、导管留置地方、导管和流速匹配等因素。加强与患者沟通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静脉穿刺位置,注重导管型号和注射速率的选择,提高护士操作技能,对有效减少碘对比剂外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程莉芬,王晓弥,陈琴蓝.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12,10:966-967.
[2]石虹,张凤梅.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及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7:237-238.
[3]江翠霞. 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7:87.
[4]廖伟华,李莲英,马雪莲. 化疗后病人在行CT增强检查时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14,17:1597-1598.
[5]刘亚萍,王姣姣. 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中国现代医生,2010,34:164-165.
论文作者:王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静脉论文; 外渗论文; 导管论文; 血管论文; 情况论文; 对策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