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用于妊高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4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B组为29.73%,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剖宫产率为8.11%,B组为27.03%,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新生儿的Apgar(阿氏)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妊高症患者行临床护理可改善其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妊高症;并发症;新生儿结局
妊高症是临床产科的高发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胎盘严重缺血或前列腺素缺乏相关。其高发于孕20周或产后2周,患者表现出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头痛、蛋白尿与水肿等症状[1]。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全身抽搐或是昏迷等后果。其并发症较多,对母婴安全均有影响。临床中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4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临床护理干预用于妊高症患者中的效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4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中,年龄范围是23-48岁,平均(25.14±1.35)岁;孕周范围是31-37周,平均(35.24±0.51)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2例。B组中,年龄范围是24-49岁,平均(25.27±1.41)岁;孕周范围是33-39周,平均(35.54±0.42)周;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1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定期随访和注意事项告知等。A组给予全面护理,具体为:
1.2.1 饮食指导
评估患者的血压与水肿等症状,并了解其饮食偏好,以制定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可多进食鱼、奶、肉、蔬菜与水果等食物,避免血压升高。叮嘱患者坚持少量多餐,禁止暴饮暴食。
1.2.2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与胎儿体征,定期评估患者的血压、呼吸与尿量,观察其有无腹痛或阴道流血等症状。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若有眼花或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分析胎心发育、羊水和胎动情况,评估其宫内情况,确定分娩方案。
1.2.3 用药指导
妊高症患者的常用药为镇静药、降压药和解痉药等,主要为硫酸镁药物,其用量应在膝腱反射基础上确定,方式为肌肉注射。用药的标准尿量为30ml/h以上,呼吸为60次/min以上。若有发射降低或中毒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科学处理。降压药多为冬眠合剂,应控制其药量,防止影响胎儿呼吸。临床中多通过速尿、双氢克尿塞与甘露醇等注射促进排尿,并记录其用药2h出入量,以调整用药方案。
1.2.4 分娩期间护理
指导其进行脉搏、血压和宫缩等自我监测,为分娩难度较大患者行会阴侧切术治疗,或用吸引器帮助分娩。分娩后常规使用缩宫素,并包扎腹带,监测其阴道出血与血压情况,缝合软产道、胎膜与胎盘。产后评估患者的尿量与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切口清洁,给予剖宫产患者镇痛处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难产、子痫与先兆子痫等分娩并发症情况;记录其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Apgar评分用(x±s)表示,行t检验,分娩并发症与剖宫产率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分娩并发症情况
A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B组为29.73%,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分娩并发症情况[n(%)]
2.2 对比剖宫产率
A组的剖宫产率为8.11%(3/37),B组为27.03%(10/37),对比差异显著(x2=4.395,P=0.036)。
2.3 对比Apgar评分
A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24±1.15)分,B组为(7.05±1.41)分,对比差异显著(t=7.321,P=0.000)。
3讨论
妊高症的主要病因是患者机体小动脉痉挛,其症状隐匿,且病情进展快,若治疗延误则会导致心衰等不良事件[2]。临床中多通过药物治疗+临床护理纠正患者病情,临床护理中,饮食指导可提高患者的饮食结构合理性,使其血压得到控制。生命体征监测可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并能指导分娩方案的科学选择[3]。用药指导可提高硫酸镁等药物的使用规范性,减少并发症。分娩护理则能够保证分娩安全,改善新生儿结局[4]。结果为:A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10.81%)低于B组(29.73%)(P<0.05);剖宫产率(8.11%)低于B组(27.03%)(P<0.05);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B组(P<0.05)。与孙成兰[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临床护理可改善妊高症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毛荣霞,马晓梅,禚丽梅.妊高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4):146.
[2]傅晓燕.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7):118,125.
[3]王蕾,王颂,崔颖,等.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及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5):21,40.
[4]王延辉,贺彩萍.妊高症产妇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9):319-320.
[5]孙成兰.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18):354-355.
论文作者:周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新生儿论文; 差异论文; 血压论文; 效果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