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应付行为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让我头疼的事情是学生们缺乏纪律,……上课打闹,交头接耳,无所顾忌……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动物管理员,而不是一名教师。”(Dunham,1992)
这是一位中学老师的谈话。显然他对学生的行为不能应付自如,事实上,这是许多新教师都感到挠头的问题。Bias(1986)认为,学生缺乏纪律之所以使教师产生应激(stree),是由于教师必须承担多种角色,除教师外,他们还是保育员、警察、纪律督导,等等。
在教师培训中,课堂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课堂管理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Duke,1979),如何创设和保持使学生关注于学习(work involvement)的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中心课题。这方面研究得到的一个结论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将良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专注于学习,减少课堂管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Doyle,1986)。Kounin(1970)在其关于课堂秩序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当首先研究如何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而不是如何预防不良行为。Kounin(1970)的观点固然正确,但是在课堂上出现应激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应激事件,在这些应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生的调皮捣乱。这就是说,我们有必要更多的了解,一旦此类事件发生时,应如何处理。在这里,我们对有关教师的应付行为(coping behaviour)的理论和研究简单加以介绍。
1 应激与应付的理论
Lazarus和Folkman(1984)的转换理论(transcational model of stress and coping)是最具影响的描述和评估应激和应付过程的理论。这个理论将应激定义为人与环境的一种特殊关系,当人们认为环境给自己施加沉重负担、超出自己的应付能力、使正常工作受到干扰时,人们就处于应激状态(Lazarus和Folkman,1987)。这个定义的关键之处在于,应激是对人与环境的评估,它并非由环境变化或个人特征单独造成。无疑,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困难,其职业要求(更准确地说,其所认为职业要求)超出其应付能力时,将会处于应激状态。“困难”(problematic events)是转换理论的核心论点,Lazarus和Folkman发现,总体看来,日常生活应激比重大生活事件更能影响身心健康。
应付行为就是人们努力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和谐关系,例如,控制环境,或者忍受和减少这种不和谐(Lazarus和Folkman,1985)。这个定义的特点在于,应付行为有其背景特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人们对应付环境所需能力的评估,一是自己是否具有这种能力。应付行为可以直接表现为调整和改变不和谐的环境,也可以表现为调整自身对环境的情绪反应,前者是针对问题的应付行为(problem-focused coping behavior),后者是针对情绪的应付行为(emotion-focused coping behavior)。针对问题的应付行为包括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权衡各种方法的得失、选择方法并付逐行动;针对情绪的应付行为包括回避问题(avoidance)、大事化小(minimization)、比下有余(positive comparison)等反应方式。一般说来,当人们对环境改变无能为力时,就更可能采取针对情绪的应付方式。虽然说,采取何种应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但相对而言,采取何种针对情绪的应付方式,更多的依赖于人们的性格因素(Folkman、Lazarus、Dunkel-Schetter、Delongs和Gruen,1986)。
Lazarus和Folkman(1984)将应付行为产生的结果区分为三种成分:工作和社会互动的运行(社会机能),生活满意度(精神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每种成分都包含及时效果和长远效果。比如,及时效果包括课堂气氛的变化(社会机能)、心情恶劣(精神状况)、血压增高(身体状况);长远效果包括离开教学岗位(社会机能)、心力交瘁(精神状况)、出现慢性疾病(身体状况),等等。及时效果通常与出现问题、导致应付行为的特定情境有关;长远效果则很少与特定情境有关,而且难以改变。
2 教师的课堂应激与应付行为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应激源(source of stress),其中包括同事关系、工作条件、学生不良行为、薪税、地位等等。本文开始所描述的,是教师最常遇到、最关心的应激源。Admiraal等人(2000)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看作是主要的应激源。依据Blasd(1986)对400名教师的调查分析,来自学生的应激可分为四类:缺乏纪律、冷漠、成绩不佳、逃学。学生缺乏纪律,使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最常遭遇的应激源,其中包括说话粗鲁下流、打架斗殴、大声喧哗、损坏公物、欺骗嘲弄教师,等等。纪律问题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的进行,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大受影响。Veenman(1984)在对新教师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最感焦虑的问题依次是:如何维持课堂秩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因材施教。资深教师虽然也会为课堂秩序犯愁,但新教师对此更感棘手。Veenman认为,新教师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刚开始从事新职,缺乏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经验。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专注于学习,还与教师如何安排教学次序紧密相关。Doyle(1986)研究了各种课堂活动(例如:手工、背诵、讨论、演讲等)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的关系。他发现,由教师引导、统一节奏的活动,比学生自定节奏的活动,更能使学生贯注于工作;另外在活动中,长时间向学生呈现,会降低学生贯注于工作的程度。这些发现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贯注,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安排课堂活动,而不是取决于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
但是,即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得尽善尽美,也不免在课堂上遇到应激事件。因此,探讨各种应付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师掌握行之有效的应付策略,用于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Blase(1986)发现,教师在处理与学生有关的应激事件时,主要采取针对问题的应付方式,换而言之,他们的行为是设法减少或消除外在的应激源,比如,教师在处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事件时,会要求学生离开课堂、斥责学生、发动大家讨论违纪事件,等等;较少的教师会采取针对情绪的应付方式,不直接对应激源施加影响,但同样达到期望的效果,比如,对学生的行为置之不理或妥协让步。但Salo(1995)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反,他发现,教师在处理与教学内容、工作条件、教学安排有关的应激事件时,多采用针对问题的应付方式;而在面对于学生有关的应激情境时,多采用针对情绪的应付方式。
Salo(1995)的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对教师应激反应的频率和挫折感没有影响,他认为,教师的应付行为通常收效不大。但是,其它一些研究表明,针对问题的应付策略,能够受到积极的效果(Chan,1994;Green和Ross,1996;Long和Gessaroli,1989)。例如,Brophy和McCaslin(1992)研究了各种应付行为的效果,发现教师采用“较少干涉、明确指出”的方式(诸如走近或轻抚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使之注意,然后告知他如何作),往往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师采取“不干涉、不指出”的方式(诸如停止讲课、或者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示出不满,但不告知它应当如何作),一般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另外,教师若采用大声斥责、粗暴干预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则效果更差。
3 对有关研究的一点看法
在我国,对于如何应付在课堂上出现的应激事件,虽然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策略,但这些策略往往都是基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有关课堂应付行为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国外在此方面的实证研究,固然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不尽相同,其研究很可能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更何况,国外的许多研究,其结果都是不一致的。
毋庸置疑,教师应付行为的研究,在我国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更具现实意义。屡见报端的教师体罚学生致死致残事件,在学生脸上刻字,罚学生吃苍蝇等,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应付策略的缺乏。而且,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工作压力、工作条件、薪水、地位等方面,较之国外同行,可能更不尽人意,教师应激程度更高。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教师51.23%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小学教师尤甚;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猜疑;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抑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作节奏快,对自己事事求完美而导致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李东颖,2000)。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可能在课堂应激事件发生时采取非理智的应付方式,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何结合我国现状,探索适宜的课堂应付策略,是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另外,Lazarus和Folkman(1984)将应付行为结果区分为社会机能、精神状况、身体状况三种成分,每种成分都包含即时效果和长远效果。但目前的课堂应付行为的研究还未将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加以探讨,这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