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710061
【摘 要】目的:探索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作用。方法:使通过对16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效果比较满意,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合理使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的造成的痛苦、恐惧和家长的焦虑,且保护了血管,方便了给药,减轻了护理人员因穿刺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以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柔韧性好,可随血管的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从而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在儿科已经广泛应用[1]。现将我科使用留置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患者166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儿,其中婴儿69例,幼儿48例,学龄前33例,学龄儿童16例。一次穿刺成功121例,由于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23例,由于穿刺水平导致失败的1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失败的6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25例,上肢静脉32例,下肢静脉9例。保留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平均3天。因导管堵塞拔针的18例,因液体外渗拔针的8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均无感染发生。
1.2方法
对较大儿童通常选择四肢走向较直、相对较粗、有弹性、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浅静脉,对婴幼儿及早产儿除选择四肢血管外,也可选用头皮的正中静脉及双侧的颞浅静脉。头皮静脉置管时,须剃去局部头发。助手固定患儿头部及肢体,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将输液器头皮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排尽管内空气,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8cm×8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右手持针翼,左手去除针套并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然后绷紧皮肤,针头斜面向上,持针翼以15°~30°角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右手持针翼不动,左手持Y型接口,将套管送入血管,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用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点,胶布固定输液管,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予以适当固定四肢;新生儿及婴幼儿回血较缓慢,感觉针已刺入血管但未见回血时,切不可随意退针,需反复抽吸回血或等待片刻,以免因判断失误而造成穿刺失败[2]。
1.3步骤
(1)置管前。对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工作,向家长介绍留置针的优越性,消除患儿及家长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提高穿刺成功率。
(2)留置部位的选择 小儿穿刺多选择四肢,尽可能避免头皮穿刺,以免特殊药液外渗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不良后果,如皮肤坏死,影响小儿毛发生长等。
(3)留置针的固定 穿刺成功只代表成功了一半,而其固定,也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首先要做U型固定,使Y型端高于穿刺部位,这可防止或减少发生血液返流;然后用弹力绷带或弹力帽,以免造成置管脱落或扭曲。
(4)做好留置针规范及时的封冲管工作 小儿活动不受限制,易引发血液返流,造成堵塞;所以要准确配置封管液,取0.2毫升的肝素钠注射液,(肝素钠每支2500u)加入25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即可(10U/ML),且采取正确的脉冲式方法封管。再次,护理人员每次在使用卡子卡管时,要注意移动位置,不要在一处卡,以免一处多次反复卡出现管腔卡断,留置失败,所以这点尤其值得重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及n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体会
(1)注意事项:① 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皮肤消毒时应保证足够的消毒面积及时间,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②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次推注5~10ml生理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③输液时应先输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当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并在输注完毕后给予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同时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④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⑤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3]。
(2)并发症的预防:①导管堵塞。发生堵管时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回抽。预防导管堵塞应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并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②液体渗漏。由于血管选择不适当,技术操作不熟练,患儿不配合,固定不好均可导致。轻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预防液体渗漏除加强业务水平外,还应该妥善固定留置针,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③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常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较硬,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发热症状[4]。预防静脉炎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减慢滴速并有计划的更换血管。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抗炎能力。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停止在此处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也可用25%硫酸镁热湿敷,以增加血液循环。
3总结
总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少患儿痛苦,减少静脉损伤,同时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淑卿,杨继红.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出现问题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9(6):64-66.
[2]王蔚,张卫.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10):123-126.
[3]车美华,宋志平,穆兆兰.套管针静脉留置多次采血的临床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15,11(13):56-59.
[4]郁万菊.留置静脉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使用及护理要点[J].淮海医药,2015,24(5):421-422.
论文作者:徐芳玲,张磊,王荣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静脉论文; 患儿论文; 血管论文; 部位论文; 刺激性论文; 头皮论文; 局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