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本文在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最后根据混凝土裂缝提出相应的治理办法,提出一些预防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具有脆性和收缩性特征,尤其是在与水泥、砂石、粗细骨料进行充分的拌合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进而不断地收缩,产生徐变,如果相关的搅拌时间、力度等参数与设计不符,则会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趋向不足,进而导致建筑混凝土后期使用过程中裂缝现象产生。从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使用特征上分析,主要包含两方面特征:①建筑混凝土结构具有客观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逆的现象,同时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都不会阻挡的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②建筑混凝土裂缝具有可控性。主要表现在建筑混凝土裂缝可以通过关键的影响因素,结合混凝土裂缝发生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对施工的范围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因此,为预防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合理控制施工设计、施工因素等的影响,切实加强和完成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体任务。
1混凝土裂缝防治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裂缝是建筑质量的常见病,它既影响形象外观,又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冻与抗渗能力,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更有甚者,会引发质量事故。在建筑工程中,做好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和因素
2.1温差裂缝
混凝土是由沙子、石子、水泥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这些材料均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施工环境变化时,材料结构也会产生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人力无法用施工技术来掌控的。在温度的影响下,混凝土遇冷收缩、遇热膨胀。如果混凝土温度应力超出其自身抗裂程度,就会产生裂缝现象,也就是温差裂缝。针对此问题,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避开高温天气,并通过防护降温措施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2载荷作用导致的裂缝出现
载荷作用导致的裂缝主要是包括使用和施工两个阶段,由动载荷和静载荷造成的裂缝。通常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有载荷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混凝土拉伸极限值小于混凝土横截面的拉应力,在横截面上出现的扭矩、剪力和弯曲等。这些,在正常范围内的普通载货都可能会引起构件产生裂缝,如施工过程当中吊装、运输、堆放、养护和脱模等,这些都属于载荷造成的混凝土的裂缝出现
2.3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具有最复杂、也最难控制的影响力,因此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能否取得理想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评估,设计出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应对措施。首先应根据气象条件安排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间,避开风力过大和温度极高极低等天气,避免混凝土因水分过度蒸发或承受过高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其次对基础等大体积以及结构长度、表面积和体积比偏大的混凝土结构,要经过严谨的分析论证设计各项工艺参数和浇筑流程,从而为浇筑过程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避免因施工技术问题导致温度和收缩裂缝等缺陷。
3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3.1控制温度
混凝土的制备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为保证混凝土稳定性,应采取措施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控制,例如添加粉煤灰,在控制温度的同时,还能改善其内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温天气下作业时,混凝土受天气影响容易变硬,针对此问题,应采用冷却板来避免裂缝的产生。另外,应重视浇灌振捣、保温养护等方法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作用,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增强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提升其抗裂性能,进而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
3.2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
(1)混凝土的温度差异决定了其运输时间,远距离运输应在1小时内到施工现场,同时,从卸料到泵送浇筑时间一般不超过1.5h,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少。(2)混凝土一般在5h内浇筑完成,不同的2次浇筑一般不大于1.5h,在浇筑过程当中还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没有浮浆、不产生气泡、不下沉。(3)浇筑厚度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振捣,混凝土表面与振捣棒要成约45°的方向进行均匀插点振捣,一个点的振动时间一般20~30s,振动器应当按照浇筑的区域进行分成若干排依次进行振动。(4)浇筑的建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且须尽可能地将时间缩短。(5)混凝土的模板安装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整个模版的稳定平整,同时还要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6)是混凝土的养护分为加热和自然养护两种方式,一般状况下,采用后者比较多。自然养护多在半天之内进行养护,如果混凝土没有达到硬化强度之前,严禁冲击混凝土表面,不得有任何人行走或者拆模板支架。(7)做好混凝土成型后的二次抹压等。
3.3结合施工现场环境与现浇构件特点设计养护计划
养护过程的关键在于为混凝土的物化反应提供最佳条件,使其内部发生匀速的反应并减小内部应力的影响,才能有效避免出现孔隙及裂缝等内外部缺陷。而对于结构形式和体量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状况设计不同的养护和监测措施,才能够有效控制其反应过程和防止出现裂缝。首先在常规的保湿等防护措施之外,应注意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速度以及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观察表面或复杂结构部位是否出现细微裂纹,从而由工程技术人员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养护措施或进行处理。其次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可根据需要在内部布置的散热水管中充水,达到控制温度和降温速度的目的。
3.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保持在相应的距离,例如总损失应<60mm,且应尽量的减小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给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低于混凝土的利用最好先进行相应的实验,选取有效的实验配比,促进和优化相应的材料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混合配比材料的选择一般都是吸收率较大的骨料结构,针对其主要的性状,主要包含有干缩性、骨料的含泥量等,进而在一定的混合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的是粗骨料,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浆的用量,进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干缩性。此外,在实际的用料搭配及配比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粉煤灰,这样可以起到降低水化热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相关混凝土结构能够自行进行收缩变形,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结语
总的来说,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和安全。所以,我国建筑行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在原材料、建筑图纸、周围环境和材料比例上加强管理,监管部门还需要提高监管力度,保证混凝土施工达到对应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刘贺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222.
[2]张友军.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12):159-161.
[3]顾恒卫.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30.
[4]夏立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5(2):156-157.
论文作者:曹立,程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论文; 载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