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喜欢社交,可以社交_亲子成长论文

让孩子们喜欢社交,可以社交_亲子成长论文

让孩子爱交往,会交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让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也容易适应新环境。然而,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就会爱交往,会交往。

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一起玩是毫无意义的消磨时间。所以,当孩子想出去找小朋友玩时,家长就会找出一些理由阻拦,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其实,孩子在一起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学习合作、互助、轮流、分享,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在新环境中表现得轻松愉快,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对新环境和陌生人的排斥。这样,孩子对新环境和新结识的人也会是适应和喜爱的。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邀请孩子在幼儿园、社区结识的小朋友或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嫌吵、怕乱、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拒绝让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家长对来家里做客的孩子要表现得热情、温和,除非孩子做出什么破坏性或伤害性的举动,否则不要干涉或制止孩子的游戏,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自由的交往环境。

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

孩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喜欢在一起游戏,但在游戏时却常常会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局面,或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因此,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出去玩总是闹矛盾、受委曲,还不如让孩子在家自己玩,有的家长甚至直接介入到孩子中间去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变得不合群。其实,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给他们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教导孩子礼貌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遇人主动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应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应说“没关系”。

其次,要教给孩子主动交往的方法。如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小食品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跟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和小朋友拉一拉手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等。

最后,要培养孩子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幼儿年龄小,可能不明白友爱、帮助、合作等词汇的含义,所以,家长不要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后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合作、谦让,而应在平时通过图书、画册、电视,或在孩子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友爱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家长还可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有两个小朋友,可只有一个玩具怎么办”,“小朋友打你时,应该怎么办”,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个人一起玩”,“我抓住他的手跟他讲道理”等。

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

幼儿心理发展初期考虑问题易受“自我中心”特点支配,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现象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是,目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几个大人关怀、照顾的惟一对象,助长了“以我为主”的心理定势,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现霸道、自私、不会协商等问题。因此,家长要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感到自己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这样,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认识到自己不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懂得共处与合作。

怎样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呢?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部分家务,如擦桌子、浇花、洗自己的小手绢等,以促进其责任意识的形成。家长也不要把所有好吃的、好用的都留给孩子,要培养孩子与家人共同分享的习惯。不要在孩子撒娇或哭闹的情况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不是想要就可以得到的。此外,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他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如能在爸爸休息时不去打扰,在妈妈累的时候帮助妈妈捶一捶背。这样,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也会表现得负责任、有爱心、懂协商、会分享。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平等对待孩子,如某些事情要和孩子商量解决,给孩子更多参与和选择的机会,要让孩子敢于在父母和成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此外,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孩子不仅通过家长的直接教导接受社会规范,更通过观察家长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的言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所以,家长在平时应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标签:;  ;  ;  

让孩子们喜欢社交,可以社交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